在付出时把握好分寸

顺马石头 2025-02-05 22:34:35

经常参与慈善活动的人会有这样的体会,有些受助者并不会感激帮助者。从社会援助的层面来看,慈善家给弱势群体提供大量的物资帮助和扶持,会致使部分受助者产生依赖心理,而且不珍惜这些援助物资。他们把援助视为应得之物,而非善意的赠予。当援助有所波动或者减少时,他们可能会抱怨,甚至会心生怨恨。

这对普通慈善家来说,内心无疑是一种沉重的伤害,而这种伤害的背后也体现出受助者不珍视已获得之物这一人性的弱点。只有一类慈善家不会受此影响,那就是有信仰、对造物主心怀感恩之情的慈善家,因为他们从经典中早就了解到了人性的这一弱点,他们不但不指望别人的感谢,而且不让受助者知道他们的身份。

所以,当我们受到伤害时,要客观地分析原因。一方面,要意识到人性的弱点可能在对方的身上发挥了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审视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我们不能因为人性而停止行善,要学会在付出时把握好分寸。在与他人建立关系时,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其他关系,都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造物主象征着一种公正永恒的存在。对造物主的崇敬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寄托,当我们把过多的情感和依赖放在某个人身上时,就如同将自己的信仰基础建立在流沙之上。仁慈主说:“有信仰的人们啊!你们不要责备受施的人和损害他,而使你们的施舍变为无效,犹如为沽名而施舍财产。”(2:264)

文/马石头,图/穆永馥

0 阅读:0
顺马石头

顺马石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