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活了31岁,在文学创作道路上只走了10年。
这10年的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在颠沛流离与枪炮硝烟中度过的,可她却为我们留下了100万字的文学作品,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作为一个女性,她屡次遇到渣男,两次未婚先孕,多次被抛弃。
她就是著名女作家萧红。
1911年6月1日,在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的大宅里,一个小女孩呱呱坠地了。祖父给她起名张乃莹,后来又起学名张秀环。
她是后来名满天下的天才女作家萧红。
萧红虽然生在地主家庭,吃穿不愁,极爱她的祖父还经常带着她在自家的后花园玩耍。
可是她幼年丧母,父亲很快娶了继母,继母又很快生了儿子。本来就重男轻女的父亲,更加不待见她了。所以幼年的萧红是极度缺乏父母关爱的。
萧红还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把她许配给了当地的另一个地主家,未婚夫叫汪恩甲。
到了快成婚的年龄,读过书的萧红不满意父亲强加给自己的包办婚姻,又被已婚的表哥陆哲舜表白了爱慕之情。
在表哥的怂恿及爱情的诱惑下,她跟着表哥去了北京,入女子师范附中读书。
在北京,萧红曾经历了一段短暂的幸福时光。但很快,他们带出来的钱就花光了,表哥迫于经济压力也回归了家庭。
无法谋生的萧红也回到了哈尔滨,在大街上流浪了一段时间后,萧红居然遇到了自己的逃婚对象汪恩甲,二人开始同居。
汪恩甲的哥哥汪恩澄痛恨萧红逃婚之举让汪家丢尽了脸面,就代替弟弟解除了与萧红的婚约。萧红不服,一纸诉状告到法院,可是法院并没有支持她的主张。
先是私奔逃婚,后又打官司主张权益,萧红的举动让张家在当地丢尽了脸面,她被父亲软禁在乡下的老家阿城。
被关在老家的萧红再次找到机会逃了出来,找到了汪恩甲。两个人在哈尔滨的东兴顺旅馆再次同居。
当两个人在旅馆的房费已经累积到600多元,萧红怀孕数月的肚子已经挺起来时,汪恩甲却不辞而别。
旅店老板勒令萧红尽快还清费用,否则就要把她送到妓院抵债。
困境中,萧红给《国际协报》的主编写信求助。那位主编还算热心,就派了手下的编辑萧军前去探望萧红,并顺便送些书报给她。
当萧军赶到旅馆,见到了身怀六甲但仍在写作、画画的萧红后,两个热爱文学的青年人促膝交谈了好久,越谈越投机,越谈越彼此欣赏。
尽管如此,可萧军只是一个穷编辑兼小作家,也没有能力替萧红付房费,她只能继续住在旅馆的杂物间,靠写作打发时间。
后来,松花江发大水,洪水涌进了城市街道,人们都急着逃难,旅店老板也逃走了。萧军雇了一条船,趁乱把萧红解救了出来,两人开始同居。
后来萧红生下了一个孩子,因无力抚养,很快送了人。
1933年,萧军萧红共同创造的小说散文集《跋涉》自费出版。这本书主要反映了日伪统治下底层人民的苦难,所以引发了广大读者的共鸣,也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注意。
为了躲避迫害,萧军萧红转移到了青岛。在青岛期间,萧红创造出了她特别著名的那部作品《生死场》。
小说写出来之后,刚开始并没有地方发表。萧军和萧红给身在上海的鲁迅写信,问他收不收文稿。鲁迅给他们写了回信。
在鲁迅的鼓励下,萧军萧红来到了上海。鲁迅除了给二萧提供了经济上的援助之外,还给萧红的《生死场》、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分别写了序言。
在鲁迅的大力扶植下,1935年《生死场》在上海容光书局出版,随即引起了很大的社会轰动,从而奠定了萧红在文坛上的地位。
萧红成名本来是件好事,而且萧军在萧红成名之路上有一定的助推之功,但萧红的成名却让萧军却有点不服甚至嫉妒。除了语言上的挖苦和打压,他还家暴萧红。
家暴之外,萧军还在外面沾花惹草。这让萧红非常的痛苦。
为此,萧红独自到了日本,想安心创作。但在日本期间,她又一封接一封地给萧军写信,半年之后又回了国。
1937年8月,上海沦陷之后,萧军萧红逃亡到了武汉。
在武汉时,端木蕻良来投奔萧军。三人在同一个屋檐下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萧红对端木蕻良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
端木蕻良比萧军更认可更欣赏萧红的文学才华,而且他性格内敛,有书卷气。
后来,萧红和萧军正式分手。怀着萧军孩子的萧红与端木蕻良举行了婚礼。
作为萧红的丈夫,端木蕻良也一直被人骂为负心汉,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武汉也陷入战火后,夫妻二人想逃往重庆,但他们费尽周折只买到了一张去重庆的船票,而端木蕻良扔下怀孕7个月的萧红独自走了。
等萧红历尽千辛万苦在重庆与端木蕻良重逢时,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一个孕妇,在战乱中独自出行一个多月,是多么辛酸又危险的事情呀。
后来萧红生下了萧军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很快就夭折了。
再后来,萧红与端木蕻良又从重庆逃亡到香港。
在香港时,居住环境简陋,经济上又很拮据,日夜写作的萧红得了肺结核,不停地咳嗽,咯血。
端木蕻良冒着炮火和硝烟,把萧红送往医院后,被一个庸医误诊为喉瘤,还割开了气管,致使萧红无法进食。
这个时候,端木蕻良外出为萧红寻医问药,结果一直到44天后才回来。
这是端木蕻良被骂负心的第二个原因。
而彼时在病榻前照顾萧红的,是萧红弟弟的同学骆宾基。
据说,后来有记者问过端木蕻良这两件事,端木蕻良只是流泪痛哭,并没有做出正面回答。也许,在战乱环境下,他有不得已的苦衷吧。
而且端木蕻良在萧红去世后独身18年,并一直保留着她的头发,可见其用情至深。
萧红在香港病倒之前,在每天的枪炮声中,本来身体就虚弱的她还创作了长篇小说《马伯乐》。
而她那部被茅盾盛赞为“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也是在香港创作的。
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天才女作家萧红在香港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