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在新闻业的角色日益增加,这不仅让记者和编辑们思考如何运用这项技术,还让他们考虑如何向公众透明地披露AI的使用。堪萨斯大学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公众认为AI参与了新闻制作,他们对新闻的信任度就会下降,哪怕他们并不完全明白AI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研究发现,即使公众对AI在新闻创作中的应用持负面态度,他们仍然意识到AI的存在。但研究者指出,理解AI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对新闻有所贡献,对公众来说可能很复杂。如何以公众能够理解的方式披露这些信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威廉艾伦怀特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副教授Alyssa Appelman说:“新闻业越来越重视AI,这是记者和教育工作者正在讨论的话题。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公众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我们希望深入了解媒体署名的看法及其影响,或者说,人们对AI生成新闻的看法。”
Appelman和同事Steve Bien-Aimé领导了一项实验,他们向参与者展示了一篇关于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新闻报道,并随机分配了五种不同的署名方式:专职作家撰写、专职作家使用AI工具撰写、专职作家在AI协助下撰写、专职作家与AI合作撰写,以及完全由AI撰写。所有文章内容都是相同的。
研究结果发表在两篇论文中,这些论文由堪萨斯大学的Appelman和Bien-Aimé,以及利哈伊大学的Haiyan Jia和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的Mu Wu共同撰写。
一篇论文关注了读者如何理解AI署名的文章。研究人员在读者阅读文章后进行了调查,询问他们对署名的理解,以及他们是否同意一些衡量媒体素养和对AI态度的陈述。结果显示,无论署名如何,参与者对AI的看法各不相同。大多数人认为人类是主要贡献者,而一些人则认为AI可能被用作研究助手或撰写初稿。
结果显示,参与者对AI能做什么有所了解,并且认为它是由人类引导的。然而,不同的署名条件让人们对AI的具体贡献有不同的解释。当署名中提到AI的贡献时,它会对读者对来源和作者可信度的看法产生负面影响。即使署名是“由专职作家撰写”,读者也会将其解读为至少部分内容是由AI撰写的,因为故事中没有人类的名字。
作者指出,读者使用意义建构作为一种解释AI贡献的技巧,这是一种利用已知信息来理解不熟悉情况的方法。
Appelman说:“人们对AI的含义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当我们不清楚AI的作用时,人们就会填补他们认为AI作用的空白。”
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他们认为AI对新闻报道有何贡献,他们对新闻可信度的看法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第二篇研究论文探讨了对人类认知如何影响感知到的AI贡献与可信度判断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承认AI可以提高透明度,读者认为人类对新闻的贡献提高了可信度。
无论参与者收到哪种署名条件,他们都会报告他们认为AI参与了文章创作的比例。他们给出的比例越高,他们对其可信度的判断就越低。即使是那些读到“由专职作家撰写”的人也表示,他们觉得AI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创作。
Bien-Aimé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AI还是人类,而在于他们认为人类做了多少工作。这表明我们需要明确。我们认为记者在我们的领域做出了很多假设,认为消费者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但他们通常不知道。”
研究结果表明,在新闻业等传统上由人类完成的领域,人们更相信人类的贡献。作者表示,当这一领域被AI等技术取代时,它会影响人们对可信度的看法,而对于传统上非人类的事物,例如YouTube根据人们之前的观看情况推荐视频,情况可能不会发生变化。
虽然读者倾向于认为人工撰写的新闻更可信,这可以理解为积极的一面,但记者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明白,他们需要清楚地披露他们如何使用或是否使用AI。透明度是一种良好做法,今年早些时候的丑闻就证明了这一点。据称,《体育画报》发表了AI生成的文章,但这些文章却被当作是人工撰写的。然而,研究人员认为,仅仅说明使用了AI可能还不足以让人们理解它做了什么,如果他们觉得AI的贡献比人类更大,可能会对可信度产生负面影响。
有关感知作者身份和人性的研究结果发表在《计算机与人类行为:人工智能》杂志上。
作者表示,这两篇期刊文章表明,进一步的研究应该继续探索读者如何看待AI对新闻业的贡献,他们还表示,新闻业作为一个领域可以从披露此类实践的方式的改进中受益。Appelman和Bien-Aimé研究了读者对各种新闻实践的理解,发现读者通常无法以与记者意图一致的方式理解某些披露(例如更正、署名、道德培训或使用AI)的含义。
Bien-Aimé说:“我们研究框架的一部分一直是评估读者是否知道记者的工作,我们希望继续更好地了解人们如何看待记者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