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冰求鲤真的是完全出于孝道吗? 卧冰求鲤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 这个故事说的是,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注意,是继母,而且对他不好。 王祥因此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了,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捉住鲤鱼回家供奉继母。 我们在分析这个故事前,首先要分析一下人物特征,这个王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他是个官三代。 王祥的爷爷曾经做过青州刺史,相当于现在半个山东省的省长,偏偏他爹王融不争气,不爱当官,就想做个普通的土豪,所以小时候王祥的家境虽然可以,但并没有太过富贵。 东汉末年的人才选拔制度叫察举制度,察举表的标准是以“德”为主,科目有孝廉、孝廉方正、至孝、敦厚等科;还有以“文法”为主的有明法科;其他的还有以“才能”为主的有尤异、治剧、勇猛知兵法、明阴阳灾异、有道等科。 但所有的科目,都以“德行”为先,在学问上则以“儒学”为主。 也就是说,在那个时代,不是考试选拔,而是以德为标准选拔。 但是“德”这种东西是很难量化的,你说你品德高,我还说我高呢,反正没法衡量,谁服谁呢? 所以,要想让大家承认你的德高,就必须做出一些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做出一些常人所不能做得事情,才能服众人心。 所以,王祥才会光着屁股到冰上化冻,你敢比我惨? 其实想吃鱼,有很多办法的,去集市上卖,用锤子在冰上凿个洞钓鱼,都是不错的办法,没必要光着屁股去化冻的。 而最后,王祥的官场生涯还是很不错的。 曹丕那会儿,他是徐州别驾;曹髦那会儿,他被封为关内侯;司马昭杀曹髦,他哭了几声,晋升司空;司马炎登基,晋升太保,进封睢陵公,府中允许设置七官。 古往今来,活着还能得到如此高位的大臣,可能比皇帝的数量都要少。 而他官仕三朝,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忠孝的表现。 所以说,时间是检验一个人本质的最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