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是能硬堆出来吗?有时真未必。没有那么几个天才的带领,真是搞不出来, 如果没有福特汽车在T型车和通用的巨大产量,美国就不能在四年内,从无到有,成为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坦克生产商;如果没有DC-9早就开辟了横跨大西洋的航线,也不会有战时的野马战斗机所向无敌; 如果没有容克-52这种丑陋的空中火车头,也不会有纳粹之鹰Me-109。 相反,苏联拥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度最大的坦克和战斗机生产力,但民用航空和汽车工业和整体技术,就始终差了欧美至少一代以上。欧美技术发明几乎完全出自民间私营企业,原因就在于自负盈亏的私营企业是控制成本的最有效的工具,因为,它是成本管理的社会;对应是官僚主义和不计成本。 正府大大投资科研的时期是战争,战争是唤醒技术发明的动力,而不是战争推动了技术发明。 美国在第一次二次大战,在冷战和星球大战中的军用技术进步,是美国最能控制成本的,最符合进化论规律的社会所具有技术沉淀的结果。 相反,战争消耗了社会的潜力,阻碍了社会开发新技术的能力和市场的需求,长期战争的社会将出现技术和生产的退化,以避免整个社会的灭绝。构成对战争所需的技术的基础,是民用技术满足了战争技术在战时的需要。 然而咱们的宣传给反过来了,声称砸钱出成果,所有的都是先有军事技术再有民用技术。 赫鲁晓夫声称原子弹可以永久保护苏联,很安心地到美国旅游,声称“美苏和平的竞争”,“苏联大妈的手胜过美国的榨汁机”。但是,几乎可以忽略工人成本的苏联,一枚洲际导弹成本是500万卢布(约1000万美元)。 而美国用外包的方式,让几万家美国企业组合完成,采购成本一枚只是100万美元(美国的工资水平要占成本一半), 而且,形成大量的营利机会,进一步形成税收, 技术攻关的进步可以立刻应用到民用产品。就这样, 相对于苏联,几乎是零成本投入的军事竞赛中,苏联有着无限先进性的那个主义惨败,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星球大战,低油价战略都充分体现了这种市场威力胜过雄兵亿万的道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