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意飞机制造厂 与意大利合作建立的大型航空飞机制造厂,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航空工程技术,其生产机械设备、工艺流程、生产技术、生产设备均为国际一流,其建筑规模之大,为当时国内所罕见;修理技术当时处于中国甚至亚洲领先水平,与上海虹桥航空工厂、杭州飞机制造公司并列为当时的中国三大飞机制造厂;曾与清华大学共建当时亚洲最大的风洞;近代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和机场建设的重要实物见证,在近代中国工业建筑史、近代航空科学研究史及近代机场建设史等领域都具有独特的技术价值。 中央南昌飞机制造厂旧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江西师大社区(家委会)北京西路437号。建于1935年,分别由厂房旧址、大棚车间旧址、飞机库旧址和指挥塔楼旧址组成。厂房旧址坐北朝南,钢混框架结构,面宽31米,进深36米,占地面积约1180平方米。大棚车间旧址面宽29米,进深43米,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20世纪50年代以来,师生露天活动均在此举行,“师大红场”因红色水泥地面而得名。飞机库旧址坐西朝东,建于1935年,钢混框架结构,面宽28米,进深43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后改建为大礼堂,几度修葺,沿用至今,学校重大活动均在此举行。指挥塔楼旧址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四层,另附地下层,面阔19米,进深22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中意飞机修造厂屡次遭到日寇轰炸,其中有一枚重磅炸弹就落在指挥塔楼东北翼平顶,洞穿四层楼板直入地下室爆炸,但塔楼的根基未损。1950年2月,修复了塔楼当作办公楼,沿用至今。对研究了解我市民国期间航空工业发展史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