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头颅风波 在二战后的若干年,一具具阵亡于美国马里亚纳群岛的日军骸骨相继被送回日本安葬。可是,超过一半送回日本的遗骨是没有头部的。经过追查,人们发现这些消失的头颅是被当时击毙他们的美军割下,作为战利品。 割下敌军阵亡士兵的整个头部作为纪念品,主要是因为美国许多人当时觉得日本人与他们相比,可能是次一等的人种。当时的美国媒体会以“黄种人”称呼日本人,并觉得日本人不及美国人聪明。最后,由于珍珠港事件,美国的反日情绪更为严重。 被击毙的日本军人,都会遭到美军的搜身,口袋和背囊翻遍,将军刺、头盔、军衔标识、身份牌、戒指、书信、钢笔、照片、香烟、打火机等搜刮一空,甚至敲掉金牙、割下耳朵和手指,有的就直接割了头颅制成骷髅。在割下他们的头颅之后,美军会拿这些头颅去煲煮,以去掉软组织,留下干净的头骨。这些战利品并不只是用来自己欣赏,有些士兵把这些头骨邮寄给自己心爱的人,有些士兵更会用头骨装饰军营,甚至做成指示牌。最终,美军禁止这些“战利品”离开军营。根据《日内瓦公约》的规定,这些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话虽如此,这种行为依然贯穿了整个二战时期。 在二战时,或许美国一开始没有打算参与战争,直到日军偷袭珍珠港。而此事件更让美国人觉得日本人是彻头彻尾的恶魔。更因为这些内在的偏见,当时参与战争的美国人都以为国复仇的心态去处理甚至铲除日本士兵。所以在美国士兵看来,割下敌军的头颅作为纪念品也没什么不妥。以头颅作为纪念品屡见不鲜,甚至是士兵们较为喜爱的做法,战死日军的其他身体部位也未能幸免,手臂骨、牙齿、耳朵及鼻子等都是常被取用的“材料”,加工后制成首饰及烟灰缸等摆设。 在珍珠港事件及世界大战白热化的时候,美国的代表曾经用日军士兵的手臂骨制成拆信刀送给罗斯福总统。这份礼物点燃了日本的一股反美情绪。罗斯福总统最后下令必须将这块骨头送回日本妥善安葬,这场风波才正式平息。而战争过后,部分头颅纪念品及相关的制成品都相继被送回日本。直到最近10年,这些头颅与其主人终于合体,而战死的亡魂也差不多可以全部安息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