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河南年轻人90后不会种地了,我伯伯种的七亩小麦收完卖了三千多块,还不如去城市扫一个月大街。现在粮食真的太便宜了,减去人工、打药、化肥,真的不剩什么,还不如打工挣得多,如果粮食价格上去了大家也愿意种地,毕竟那是祖宗留下来的,但问题是现在只靠种地别说买车买房了,一家人的温饱都是问题,还有很多人吃着我们的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还光明正大的看不起我们。 国家政策的引导,沿海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国家为了避免制造业转移到东南亚、产业空心化,所以沿海要做高端产业,低端制造业要转移到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中部。 河南是中原,是文明的发祥地,看看河南的历史,全国大部分省份都是比不过的,建国后尤其是改革以后,明明是交通枢纽中心地带,好学校好专业好的师资力量都被搬走,而且还被各种限制,剩下的只有老农民和穷,几十年下来成功把一代人培养成农民工,还不受国人待见。 耕地红线必须要保是肯定的,但过去河南确实被限制的挺惨的,河南人也是中国人民,被这么对待心里肯定有怨气的,一亿多人,不是小数目,他们的需求不可能一直被无视,被处分的那些领导在政策确实是违规了,在大局上确实对不住整体利益了,但对于河南百姓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绝对是被称颂的,刀没砍在自己身上,当然不知道会有多疼,就好比我小时候看的一篇文章,一位父亲在饥荒年代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至于饿死,就用脚故意踢公社的玉米堆,会有一些玉米飞钻进鞋子里,然后下班回家后再把这零星的几粒玉米洗干净磨碎煮汤喂孩子,最后孩子活过了那场饥荒,从大局上,他确实行为有错损害了集体利益,,但从私情上,他的孩子却十分感念父亲恩情,利益角度不一样,外人可以随意批判,人家当事人自然也能尽情“点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