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最热闹的事儿,莫过于零跑B10的出现。12.98万就能买到激光雷达?这简直是颠覆性的价格!不少人直接惊呼:真香!但也有人泼冷水:这怕不是个“智商税”吧?激光雷达真的值这个价吗?零跑这波操作,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先说说这让人又爱又恨的激光雷达。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汽车的“眼睛”,比单纯的摄像头更能看清复杂路况,特别是雨雾天气,激光雷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有了它,自动驾驶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 但问题是,激光雷达一直以来都价格高昂,是自动驾驶的“拦路虎”。这才导致很多车企,哪怕是新势力,都还在犹豫要不要大规模使用。
而零跑,它直接把激光雷达的价格打到了12.98万,这瞬间就让很多人都懵了。要知道,之前同级别的车型,要装上激光雷达,那价格至少得贵个几万甚至十几万。这一下子,零跑B10就成了性价比最高的激光雷达车型,直接把竞争对手们给打了个措手不及。
但,这便宜,真的香吗?这就要细说了。首先,我们得承认,零跑B10的这个价格的确很有竞争力。48小时订单破三万辆,这数据足以说明,消费者们对这个价格是很买账的。 然而,这三万多订单背后,究竟有多少是冲着激光雷达去的,这还真不好说。毕竟,12.98万这个价格,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可能很多人只是单纯觉得车便宜,而不是真的特别需要激光雷达。
其次,零跑B10的激光雷达功能,和市面上主流的城区NOA(城市导航辅助驾驶)还不一样。它用的是CNAP通勤智能领航,说白了就是先学习你的日常通勤路线,然后自动规划路线行驶。这和可以应对各种复杂路况的城区NOA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所以,别一听激光雷达就觉得是全自动驾驶,咱们得擦亮眼睛。
然后,就是这车的其他配置了。说实话,除了激光雷达,零跑B10的其他配置算不上惊艳。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160kW,续航里程510km或600km,这些参数在同级别车型中,只能说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这就让人怀疑,零跑是不是把大部分成本都压在了激光雷达上,而牺牲了其他配置?
再者,零跑B10使用的可是高通8650智驾芯片,算力只有100TOPS。虽然现在端到端大模型有所进展,理论上100TOPS也能满足城区智能驾驶需求,但实际效果如何,这还得打个问号。毕竟,这玩意儿,对软件算法、数据积累、传感器融合等等都有极高的要求。零跑在这方面的技术积累,能不能支撑得起这套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这才是关键问题。毕竟,自动驾驶这玩意儿,出了问题可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零跑B10这次的策略,其实挺冒险的。它赌的就是消费者对低价激光雷达的渴望。它用低价吸引了大量的关注和订单,但这之后,能不能靠技术实力和服务把这些用户牢牢抓住,这才是最终的考验。
当然,咱们也不能一棒子打死。12.98万的价格,的确有效地降低了激光雷达的门槛。这对于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而且,零跑还承诺通过OTA升级,实现全域城市自动驾驶。如果真能做到,那这波操作就相当牛了。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零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积累,相比头部玩家还是有一定差距的。OTA升级能不能实现目标,能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未知数。 消费者们,可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擦亮眼睛,理性看待。毕竟,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再来看一些数据。根据公开信息,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88万辆,同比增长93.4%。 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正逐渐成为消费者选购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因素。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汽车市场,将是智能化和自动化的竞争。 零跑B10的出现,显然是想要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
但零跑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头部车企的技术实力雄厚,拥有更成熟的自动驾驶技术和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新兴车企也在不断涌现,竞争日益激烈。 零跑能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杀出一条血路,取决于它能否真正解决技术瓶颈,并提供过硬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仅仅依靠低价策略。
总结一下,零跑B10的12.98万激光雷达,是真香还是智商税?目前来看,还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这取决于消费者对性价比和自动驾驶技术的权衡,也取决于零跑能否兑现其技术承诺。 与其说这是一种大胆的冒险,不如说这是一种积极的探索。 但这探索能否成功,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消费者们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被低价冲昏了头脑,要仔细权衡自己的需求,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而对于零跑而言,它能否成功,则将取决于它在技术创新和服务体验上的持续投入和努力,能否真正用技术说话,而不是仅仅靠营销噱头。 三万多订单的背后,是巨大的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未来的市场走势,将会为我们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