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二次世界大战渐入尾声的时候,德三军队缺乏坦克的情况已经很明显了,尽管当时德三军事工业一直在努力的为自己的军队提供坦克,但是由于当时生产线上的“虎”、“豹”式坦克过于复杂难以大量生产,所以即使德三军事工业曾经十分卖力的生产,但德三的两“虎”一“豹”坦克的产量加在一起也没有一万辆。
最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三那些性能优秀的坦克被盟国那些看起来性能有些平庸的坦克所淹没,导致德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彻底失败。
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三军事工业曾经设计出来E系列坦克,这种E系列坦克在设计的时候已经充分考虑到性能和生产便利性上的平衡,所以至少在理论上看起来,E系列坦克十分出色并且有前途,可以说,如果这种坦克能够量产并且装备德三军队,即使不能够挽救德三战败的命运,那么也能够为盟军带来不小的麻烦。
但有意思的是,尽管E系列坦克看起来十分有前途,但是它们从来没有正式投产并且装备德三军队,当然,也可以说,是德三自己放弃了E系列坦克的和改变战局的机会,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想在讨论德三放弃E系列坦克的原因之前,我们应当明确一点,那就是德三的E系列坦克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只有人们经常谈起的E50、E75、E90和E100。
实际上,德三军事工业提出的E系列一开始是有E5、E10、E25、E50、E75、E90和E100等多个方案的,这里边的5、10、125等数字都是代表的设计方案中预计的坦克重量,没有别的意思。
可以说,考虑到这几种当时的技术水平E5、E10、E25这些20吨级及其以下的轻型坦克在当时是没有什么发展前途的,即使勉强生产出来,也不过是让盟军坦克兵刷战果而已,这就是这几种E被淘汰或者说被放弃的原因。
至于说E50和E75这几种方案看起来倒是真的有前途,因为50-70吨级坦克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尾声各国坦克的主流重量,所以至少在技术上,实现这种规格的坦克不存在什么技术问题。
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当时德三军队手里的坦克种类已经够多了,无论是德三军事工业生产线还是德三军队的后勤部门,都无法适应再多几种坦克带来的压力,所以德三从规范坦克种类角度来考虑,只能方放弃看起来很有前途的E50和E75。
坦率的说,规范军队手里的坦克种类没什么问题,这无论是对坦克生产企业、坦克生产企业对零部件供应商还是军队的后勤部门来说都是好事,只是,德三在这方面觉醒的太晚了,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来完成这种规范并享受这种规范化带来的好处了!
至于说E90和E100,这两种坦克被放弃倒是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这里边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他们太重了,因为看字面意思就知道,这两种都是100吨级的重型坦克,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妥妥的怪物。
想一想70吨级“虎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遭遇,我们就应当知道比“虎王”坦克更重的坦克在当时没什么前途。这就是这两种坦克被放弃的原因。
其实,100吨级别的坦克德三军事工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不是没制造出来,例如大名鼎鼎的“老鼠”坦克就是,不过“老鼠”坦克可不属于E系列,准确的说是它是E-100坦克的竞争对手,不过对于这种坦克,恐怕最坚决的德三武器拥趸也不会有什么好感,至于说和“老鼠”重量差不多的E90和E100,很难有人会相信它们能够量产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作用。
其实,上面说了那么多,E系列坦克被放弃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就是几句话的事,那就是到了战争后期,由于德三军队战事不利和盟军轰炸机不间断的战略轰炸机,,德三军事工业手里残存的资源已经屈指可数,根本没有时间和力量来实实现E系列坦克的量产。
而等到1945年5月战争一结束,不但是E系列被彻底放弃。
就连已经制造出来的E系列坦克零部件也成了盟军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