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二年五月初一,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正式即位,即年改元建炎。就在赵构登基第二个月就爆发一场贪腐大案,而且涉及到了宰相。
南宋开国伊始,朝臣和百姓都期盼新皇帝能领导群臣,赶跑女真人迎回二帝,恢复大宋河山。但显然赵构没有这个能力和本事,在赵构看来,女真人是惹不起的,跑路永远是第一位的。当然,抗金的样子还是要做的,起码舆论要做足。就在这个时候,一件贪腐大案爆发了。
事情由建炎元年七月一个老百姓进京上访引发的,来自江宁(今南京)的一个普通百姓向皇帝告御状,控告江宁最高地方行政长官,江宁知府兼江南东路西路经制使翁彦国贪腐。可以说,如果没有极大委屈和压榨,当地老百姓真的不会去进京上访的。一个江南的老百姓千里迢迢跑到应天府告御状,足见事情小不了。也可以说明事情肯定是真实的,老百姓是不会冤枉江宁知府翁彦国的。
至于告状的内容很简单,就是翁彦国贪污,具体来说就是这位翁彦国在任期间贪污腐化,横征暴敛,江宁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江宁府号称天高三尺,因为江宁府地皮都被刮了三尺,看到御史台转递上来的报告,赵构越看脸色越难看,因为这个翁彦国是自己的嫡系,有从龙之功的翁彦国的江宁知府的职务也是他任命的。
翁彦国在靖康之变的时候在寿春当知县。靖康之变爆发之后,张邦昌在在金国人的挟持下成立了傀儡政权,还曾经派人去招降过翁彦国。因为二人是同科进士,但翁彦国对此立场很坚定,坚决不做叛国之臣,但他知道无法抵御金国的进攻,于是带着老婆孩子找到了还在草创阶段的赵构,对此赵构十分高兴。
所以,赵构就在登基的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二,就派翁彦国去江宁修江宁行宫,让翁彦国南唐故都的基础上修皇宫,第一是作为南宋的皇宫,第二就是为了自己以后南逃做准备。能让翁彦国做这个事情,足见赵构对翁彦国的信任,这也是一个油水很足的差事。能让翁彦国做最大的包工头,也就是让翁彦国发财。因为这是建皇宫,不是给江宁府修衙门,所以赵构让户部一一次性给了翁彦国拨款了十万缗,相当于十万两白银,以当时南宋的财政状况,赵构真的勒紧裤腰带拿出这十万两白银。
但翁彦国辜负了赵构的期望。借着这个由头开始了贪污,为何要贪,这个真没有理由,谁也不嫌银子咬手,银子这玩意真的是越多越好。但问题在于,早年的翁彦国并不贪,为何现在贪,很大程度在于自己年纪大了,就算自己不花银子,但无论如何也得给子女留一笔安家费。也许是经过了靖康之变已经看透了,什么都是假的,就银子是真的。
就这样,翁彦国伙同两浙转运判官吴昉很快就将十万缗花的一分不剩。随后翁彦国就向赵构打财务报告,因物价上涨,工人工资提高,安置费上涨,你的十万缗财政资金已经告罄,你让户部再拨款,就是说这点钱不够我贪。这个财务申请报告被宰相李纲看到了,在没有得到赵构同意的情况下,李纲让户部再次下拨财政经费40万缗,毕竟皇帝的颜面就是大宋的颜面。
李纲把银子发放之后才向赵构做了汇报,要说赵构不心疼银子那是假的,于是就对李纲表示:“因陋就简,不事华壮。”意思就是现在国家很困难,不要搞得这么富丽堂皇,太破费了。银子得花在刀刃上。但在李纲了几番劝慰之下只好作罢,再说银子都发出去了,还能追回来?而李纲如此扶持和纵容翁彦国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现在提及李纲都知道他是南宋初年的主战派,李纲出生于北宋末年一个军官家庭。李纲的父亲李夔曾担任京西南路安抚使兼知邓州,成为军中大佬,相当于军区司令。可是武将在大宋官位再高,也被人瞧不起。因此李夔就让儿子走科举之路。于是李纲安心读书,在29岁考中进士,徽宗时期做到了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按照正常的仕途走向,李纲未必能做到宰相。
在徽钦二帝被俘之后,李纲赵构登基,建立南宋朝廷。赵构登基后,随即任命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次相),后来又让他担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首相)。南宋朝廷内部主和派力量非常强大,作为主战派的李纲虽然是首相,可他在朝中根基不牢,因此他需要有自己的人,必须属于自己的政治班底额心腹力量。而翁彦国就成为李纲拉拢的对象,因为翁彦国是李纲亲弟弟李维的老丈人,又是封疆大吏。自然地成为李纲可以依赖的臂助和拉拢的对象。因此,即使李纲明知翁彦国不是个好鸟,却依然为他打掩护。
但问题是这次翁彦国闹的太不像话了,贪皇帝的银子也就算了,因为老百姓跑来跟赵构说:翁彦国拿你的银子不当回事儿,你管不管?最关键的是,翁彦国和吴昉这两个人太贪婪了,又把黑手伸贪老百姓的银子,而且已经贪到了肆无忌惮,豪不要脸的地步。
赵构看完由都察院递交上来的报告,顿时气得要死,于是在七月二十八日,赵构下旨:翁彦国和吴昉两个贪官就地免职,家产抄没,另选他人重新在江宁修建皇宫并抚慰老百姓。李纲对此毫无办法,一个连皇上的银子都敢的人,这是谁也不敢去求情的。事情就怎么巧,赵构的诏书还没有发出去呢,消息传来,年老的翁彦国病死于任上。
赵构的诏书必须先发到尚书省,等到宰相用印之后,再发到江宁府。由于此时翁彦国已死,李纲心想,人都死了,在背上这么一个处分不值得。本着人死为大的原则,于是悄悄地修改了赵构的诏书,把涉及到翁彦国的地方都给改了,严厉处分吴昉,翁彦国则不予处罚,从而让翁彦国的子孙能享受到国家的相关优抚待遇。意思就是,吴昉你一个人就当一次背锅侠吧。
诏书一公布,朝堂上下一片哗然,没想到你李纲自诩忠义,清廉自守,居然还能干出篡改诏书的的事情。但李纲毕竟是首相,在没有明白赵构意图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在装聋作哑。就在此时,一个叫朱胜的中书舍人上书弹劾李纲。意思就是此事翁彦国的主犯,吴昉是个从犯。现在不处理翁彦国,反而处理吴昉,不应该啊。史载:“舍渠魁而责支党,臣愚所未谕也”。
这里要说的是朱胜非是主战派代表之一,和李纲属于一个战壕的人,因为翁彦国这破事,主战派已经开始出现严重分裂。事已至此,李纲也不能继续包庇翁彦国,只好按赵构的原意,重惩已死的翁彦国。至此,南宋建立第一贪腐大案,落下帷幕。
可是此案的影响远远没有结束。这事把赵构恶心坏了:这些个主战大臣,天天说自己忠君报国,抗金救宋,清正廉洁,可到头来你不一样贪污受贿,徇私枉法?更让赵构气愤的是,李纲身为宰相,居然敢篡改自己的诏书。于是借李纲擅改诏书为由,于八月十八日,赵构将李纲罢相。而后李纲一贬再贬,直到绍兴十年正月十五日,李纲病逝,年57岁。
其实,李纲能力是相当的不错,是主战派宰相中,军事能力最突出的一个。但这个结局是谁也没有想到。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小咸鱼
寡人寡人,孤家寡人,任何人都不可信,一旦下台被拿捏,比老百姓都不如,所以方法只有一个,不是自己意愿的、不听话的、让自己利益受损的,能力再大也是杀无赦,岳飞就是例子
用户14xxx58
李纲糊涂!
尘埃
五百滩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