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子殇情慈母泪,梦里乡关望归帆。此身何系根源竟,万里愁思盈客船。”这是一首古人关于寻根问祖的诗句。对于中国人来说,知道自己从何而来、祖先何在,是人生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命题。所以,很多古老的家族都会有族谱的存在,后辈供奉族谱,像是供奉自己的来处。然而,战争、疾病、变迁,都不是渺小的人所能左右的,很多人在离散中遗失了自己家族关于先辈的记载。

尽管如此,不管过了多少年,后辈依然会坚定的从茫茫人海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根枝系。姓氏是标识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起源于上古,不仅是中国传统宗族观念的外在表征,深深植根于社会伦常秩序,更是记录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繁衍生息与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从伏羲开始,中国姓氏就开始了漫长的演绎,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姓氏有10000多个,如今仍在使用的有3000多个。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想要寻根问祖的人们而言,去哪里才能找到心中想要的那个姓氏密码呢?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珠玑古巷的那些事。虽然说,在我国,可以供大家外出游玩,遛娃拍照打卡,寻根问祖的地方有很多。但是,珠玑古巷地处粤赣交界处,它被称为广东第一巷。不仅如此,而且,还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超过10万人会来这里寻根问祖!

珠玑古巷,它的具体位置是在韶关市南雄市珠玑镇珠玑村。唐时为驿站,北宋时已经成为沙角镇。它既是中原人移居岭南的重要聚居地,也是珠江三角洲居民的发祥地和海外无数华侨的祖居。珠玑古巷原名敬宗巷,为避讳唐敬宗谥号,改名珠玑巷,沿用至今。除此之外,珠玑古巷还是中国三大寻根地之一。珠玑古巷的占地面积约 58.75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为 16 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为42.75公顷。

这里有二路三街四巷,即沙水路、敬宗路、珠玑街、棋盘街、马仔街,洙泗巷、黄茅巷和铁炉巷。珠玑古巷主街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00多米,巷道宽4米多,用鹅卵石铺砌而成,基本保持了原有的空间格局和环境氛围。珠玑古巷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现存1处省文保单位为珠玑石塔(贵妃塔);3处县文保单位,分别为珠玑古巷门楼(南门楼)、珠玑楼(中门楼)、珠玑街门楼(北门楼);4处未分级的不可移动文物。

它们分别为刘氏宗祠、雷氏祖居、谢氏围楼、九眼泉,历史传统建筑面积约95000平方米,以及千年古榕树、古巷道(南粤古驿道本体)等众多文物古迹。珠玑巷在历史长河中衍生出有众多名人事迹,如张九龄、张昌、萧统、胡妃、苏轼等,也留下许多广为流传诗篇、歌谣,保留着丰富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龙船歌”、“珠玑巷人南迁传说”、“双龙舞双狮”、“九十九节龙”、“青草狮”、“萧统太子的祭祀”等,其中“龙船歌”“珠玑巷人南迁传说”两项荣获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广东韶关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想要趁着周末或者其它空闲时间,外出游玩,遛娃拍照打卡,欣赏和感受一与广东韶关这座城市有关的那些美好。
还是说,对于粤赣交界处,每年超过10万人回来寻根问祖!广东第一巷情有独钟。藏于粤赣交界处的珠玑古巷,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并且值得去逛逛的地方。在这里,需要温馨提示一下,珠玑古巷门票40元,开放时间:07:00-18:00。如果大家对这个地方感兴趣的话,可以先收藏一下。等以后有时间了,再出发。带着她(他),或者亲朋好友一起,好好的拥抱和感受一下,珠玑古巷所带给大家的这些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和历史记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