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上山上春晚,深圳是闪亮的赛博朋克之城

幽默面 2025-02-06 15:20:36

在深圳,每28.5秒,就有一部智能手机被生产制造出来;每6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每60秒,约有0.5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作者:今纶

2月5日,农历正月初八,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主题聚焦“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会多次提到深圳。在谈及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趋势,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战略之举、关键之为时,大会提到了深圳企业华为——华为以领先的数字技术赋能千行百业。

在谈及广东“家底”时,大会再次提及深圳,指出广东的配套足够强,广州的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深圳的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佛山的智能家电、东莞的智能终端各具优势又相互协同,一二三产业、大中小企业、上下游链条、产供销环节高度耦合。

从科技角度来说,深圳确实是闪亮的赛博朋克之城。

“赛博”是什么意思?

这个词来源于“Cyber”,通常与网络空间、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领域相关。

01 科技力量与市场紧密关联

大家都知道深圳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城”:2024年,深圳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93.53万辆,问鼎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城。

除了电动化,还有智能化:

2024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增加值1023.72亿元,同比增长38.8%,跻身为城市又一个千亿级产业。

如果说中国新能源车有可能出类似Cybertruck这种产品,我看好深圳,毕竟,产业厚植,已经有较好的基础:

目前,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企业超过2700家。

▲坪山湾区智能网联试验场

同时,深圳还有一顶桂冠值得一提:

作为中国“工业第一城”,深圳2024年经济“成绩单”显示,2024年深圳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蝉联全国“双第一”。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1.5万亿元、占GDP比重接近45%。

深圳的赛博朋克味道固然很浓,但最关键的是:

深圳的科技力量是与市场、营收、利润、外贸、就业紧密关联的,简而言之,深圳的科技力量就是深圳财政收入的重要创造者,这是深圳的特点之一。

科技之于深圳,是底座,是驱动力,是为城市财政做出巨大贡献的印钞机,是实实在在的城市经济的重要贡献者。

从外贸数据可以看到科技含量之重:

2024年,深圳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迈上4万亿元台阶:机电产品出口2万亿元,增长12.1%,占同期深圳出口总值的71%。生物医疗、低空经济等相关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5.1%,占全国同类商品出口的比重近2成。

由于AI、大数据应用和半导体项目推进,核心部件设备进口快速增长。2024年,深圳进口机电产品1.35万亿元,增长21.5%。

02 深圳已成“世界无人机第一城”

科技创新对深圳的重要性聊完之后,我更希望聊聊一些垂直行业和细节,主要是“上天上山上春晚”,这个“三上”也透露了深圳科技发展的一些新趋势。

“上天”当然是指低空经济。

深圳的低空经济已经快进到落地赚钱的阶段,而且正在全方面快速渗透到城市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前,全球知名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发制造商德国Lilium宣布中国总部落地深圳,广州亿航、上海峰飞等国内eVTOL龙头也纷纷进驻深圳。

据深圳市无人机产业协会统计,深圳已集聚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相关企业规模数量居全国第一。

在深圳,如果你在公园锻炼完毕,可以用手机点一个外卖,无人机直接就把美食空投到附近。

不仅仅是空投美食,海鲜、血液、珠宝、黄金、电子元器件、生活物品都可以空运,根据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深圳实现无人机载货飞行77.6万架次、开通无人机航线250条、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

深圳的天空已经成了繁忙的运输通道,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什么叫赛博之城?人在公园坐,美食天上来。

南山的公司下一个零件订单,福田的公司很快用无人机送到,永远不会迟到,因为空中不塞车。

深圳的天空正在演绎新的科技故事和财富故事,这些故事如此真实,是因为深圳有强大的低空经济产业支撑。

2023年,深圳低空经济年产值已超过900亿元,同比增长20%。根据行业普遍预期,到2025年,深圳市低空经济产值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深圳已经初步形成了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低空经济集聚产业链企业1700余家,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约占全球70%,工业级无人机约占全球50%。

深圳实际上已经成为“世界无人机第一城”,而这有助于深圳成为“中国低空经济第一城”。

深圳的无人机上天,遨游高空,深圳的低空经济一路飞奔,靠的是实力,赚的不仅是人气,还有钞票。

03 “飞毛腿”撬动银发经济

至于“上山”则与最近一条刷爆的短视频有关。

视频中,一名游客健步如飞地攀登泰山,他身着的登山助力机器人类似科幻电影中“机械装甲”的神器,有点“飞毛腿”的意思。

这款登山助力机器人由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和泰山文旅集团共同开发。

我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一款产品?因为这又是深圳企业敏锐市场触角和超强执行力的表现。

未来毫无疑问是一个老龄化加速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老年人旅游人数逐渐上升的社会,什么叫趋势?这就叫趋势。

深圳的多数中小企业草根气息浓厚,对市场有自己的观察和认知,当它们决定杀入某一个赛道时,虽然也有不少失败案例,但一旦成功就会引领潮流。

再讲两个。

据《科技日报》报道,赛米加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专门针对老年痴呆疾病患者开发出了安心扣。

它内置多个传感器,可以实现高精度立体定位,显示佩戴者实时活动轨迹,还能够识别其活动状态,比如跑步、走路、上下楼梯、乘车等。如果佩戴者走失,亲属可以通过安心扣的紧急寻找功能寻找走失人员。

深圳市铂承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则研发出AI长者看护器,包括智能摄像头、生命体征监测仪、智能跌倒监测仪、一键SOS呼叫器等设备。这些设备被装在老人家中不同房间内,如客厅、卫生间等,为他们提供远程看护、紧急求助等服务。

银发经济的市场有多大呢?

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已达到约7万亿元,占GDP的6%,预计到2035年将激增至30万亿元,占GDP的10%。

深圳人正在用科技产品撬动这个大市场,而且产品很新颖,很容易引发媒体关注,这是深圳人的本领之一。

04 机器人提供春节情绪价值

深圳的科技产品“上春晚”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不仅仅是上春晚,还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机器狗在深圳市区和市民一起欢度春节。

先说春晚的科技方面“含深量”:

深圳企业洲明科技深度参与了多个重点节目的数字内容制作、舞台美术设计与核心技术支持。

深圳大漠大智控技术有限公司以3000架无人机助阵央视春晚重庆分会场。

在深圳市区,其实也满满都是科技春节气息,据“深视新闻”报道:

在南山荷兰花卉小镇上,机器狗“换”上醒狮套装,跟随鼓点扭动四肢;

在爱国路花市,AI科技智能机械臂执笔为市民游客写起春联,笔画间充满科技范儿;

在深圳市工业展览馆,来自逐际动力的机器人正在“把守”新春打卡点,与观众亲密互动;

众擎机器人研发的人形机器人PM01穿戴警用装备,跟随特警走上街头巡逻,为市民带来满满的“安全感”。

机器人和市民一起过春节,机器人提供春节情绪价值,甚至提供写春联这种实在的服务,这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少有的,深圳的科技感确实相对领先。

天上有无人机送外卖、海鲜,地下有机器人跳舞、写春联,深圳人正在享受新的科技乐趣。

05 深圳研发投入关键数据居首位

“上天上山上春晚”的深圳为何在科技赛道上大放异彩?

和投入有关,和选择有关,也和城市拼搏气质有关。

从研发投入看,数据显示,2023年深圳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2236.61亿元,增长18.9%,连续9年实现两位数增长,R&D经费投入强度6.46%,首次实现总量和强度居全国大中城市双第二。

另一方面,深圳2023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中企业研发投入占93.3%、总量居全国城市首位。

再说说选择:

2022年1月12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披露了《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相关内容。规划围绕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及20大产业集群、8大未来产业规划,明确了“20+8"技术主攻方向。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电子信息、数字与时尚、高端制造装备、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医药与健康、海洋产业。

方向对了,投入在全国又能占到靠前位置,骨子里充满创新基因和创业拼搏精神的深圳人就有本事创造一个个新的奇迹:

2024年,深圳296家企业入选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深圳新增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城市第一,有效期内专精特新“小巨人”总量1025家,位居全国城市第二。

▲位于坪山的拉普拉斯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深圳,每28.5秒,就有一部智能手机被生产制造出来;每6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每60秒,约有0.5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资金涌入深圳:

2024年1-11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规模居全国前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超8200家,数量位列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2024年全年,深圳新增经营主体56万户,总量超440万户。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深圳从不让人失望,深圳是闪亮的赛博朋克之城。

0 阅读:0
幽默面

幽默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