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的乌克兰视角

史评 2024-08-26 17:17:51

上个月莫迪刚访俄到莫斯科见普京,这个月莫迪又跑到基辅见泽连斯基,外界在猜测:莫迪在一盘什么样的棋。从俄乌冲突之前的情景看,其实印度和乌克兰的交集并不多,他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要远远大于和基辅之间的关系,至于说印度是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保持平衡,这恐怕是看扁印度,拔高乌克兰了。

访问乌克兰,莫迪要平衡的不是俄乌,而是俄罗斯和乌克兰

如果单纯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较量,按照印度的性格和印度的国家利益,他会毫不犹豫地支持莫斯科,这一点从印度在1979年阿富汗战争中的态度就能够看出。而这次莫迪之所以要到访基辅,并不是乌克兰的实力有多强足以让印度在俄乌两国保持平衡,主要的关键点是乌克兰背后的西方。换句话讲,如果说印度想保持外交平衡的话,并不是要在俄乌两国之间保持平衡,而是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保持平衡。上个月莫迪访俄,并“熊抱”普京引发了西方内部的非议,拜登政府对莫迪很是抱怨,而这次莫迪到访基辅主要是为了平衡上个月出访俄罗斯所带来的影响。

值得注意到的是,在这次莫迪的基辅行程中,印度和乌克兰可谓各取所需,乌克兰希望在全球南方国家举行第二次和平峰会,而印度成为首选国家。下面就来看一下莫迪的基辅之行。

(一)莫迪去基辅所谓何事?

经过一段时间的舆论酝酿,日前莫迪开启了基辅之行,这次莫迪的基辅之行备受关注,这被认为是苏联解体后印度总理首次到访乌克兰,莫迪自然也可以说是乌克兰建国以来首次到访基辅的印度总理。

对比印度总理频频访俄,俄印两国领导人频频会晤,从这一点也能够看出在印度的心中,俄乌两国究竟哪一个价值更大、地位更高。或许还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因为俄乌冲突的话,可能就不会有莫迪的基辅之行。

莫迪上个月刚刚在莫斯科见了普京,这被外界认为是一个重要信号:与之前相比,俄军的战场情况有了改观,而且在战场上占据一定的优势,看到战场局势趋于稳定、明朗后,莫迪开始到访俄罗斯见普京。如果说是在去年这个时间点,莫迪绝不会前往莫斯科,因为当时乌克兰正在进行反攻,俄军凭借“苏洛维金防线”防守,战局非常不明朗,谁也无法预测乌军究竟能否突破“苏洛维金防线”,一路打到亚速海。

7月份,莫迪刚刚访俄见了普京,这让西方和乌克兰很不满

到了8月份,莫迪开始跑到乌克兰见泽连斯基,而且还很早地对媒体提前放话,大家都很奇怪,莫迪这是在走什么样的外交棋路。

莫迪刚刚到达基辅时,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做了这么一个报道:预计莫迪此行将讨论经济关系以及国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同时还将和泽连斯基讨论结束俄乌冲突这一有争议的话题。莫迪在访问前表示,“战场上无法解决问题,”并补充说,印度支持“尽快通过对话和外交恢复和平与稳定”。

目前尚不清楚莫迪是否能成为一名有效的“协议撮合者”,因为乌克兰许多人认为他与普京的关系很密切。

半岛电视台记者亚历克斯·加托普洛斯在基辅报道说,印度将不得不在西方和俄罗斯之间“走钢丝”。印度是俄罗斯武器的最大买家,他的绝大多数军事装备都是俄罗斯制造的,因此,印度不可能疏远俄罗斯。此外,在美国和欧洲国家试图通过制裁限制俄罗斯能源部门进入全球市场之际,印度一直在采购俄罗斯的廉价石油。

就在7月份,莫迪和普京同意到2030年将双边贸易额增加到1000亿美元,增加投资,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并使用本国货币规避制裁。此次会晤引起了泽连斯基的强烈批评,而这次莫迪再次到访乌克兰,主要目的是将自己推向调解人的位置。半岛电视台的记者表示:“这是否会成功,我们将在未来几天揭晓。”

不过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莫迪可以在推动双方谈判方面发挥作用。泽连斯基的顾问波多利亚克表示,莫迪访问基辅意义重大,因为印度“确实对俄罗斯有一定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去年美国一名国会议员也曾表示:大家如果想结束俄乌冲突,找人对普京施加影响力的话,被忽略的印度是一个选择,他对俄罗斯有着影响力。

在乌克兰看来。莫迪对普京真的有一定的影响力

难道莫迪这次是为调停俄乌冲突而来?俄乌冲突爆发后,一些国家跃跃欲试,试图调解这场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土耳其,埃尔多安对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甚至在之前泽连斯基访问土耳其时,当着他的面表示土耳其想重启俄乌之间的和平谈判。“小国大外交”的典型代表卡塔尔近期也在发力,试图在调停俄乌冲突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发挥一定的作用。

莫迪在结束基辅行程后,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又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解析莫迪到访基辅的目的。该文章是这么说的:莫迪对乌克兰的访问具有重大意义和重要性,特别是考虑到乌克兰自2022年2月以来多次批评印度的“中立”立场,以及基辅庆祝“国旗日”的背景下。

为了强调这次访问的重要性及其时机的象征意义,只要了解自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来,印度高级领导人就没有访问过基辅就足够了,而且双方之间的关系有些紧张,乌克兰于1996年向巴基斯坦提供320辆苏式主战坦克。

在俄乌冲突过程中,新德里拒绝加入西方和全球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特别是与能源部门、军事生产和通过银行进行金融交易有关的制裁,基辅经常因为印度的“中立”立场对其展开抨击,但印度不为所动,因为对印度而言,自己原本和乌克兰就没有太多的利益交集,不支持俄罗斯,保持中立已经不错了。

尽管基辅经常抨击印度的立场,但他也认识到更加意识到印度的重要性,自己过去想通过不断抨击让印度改变“中立”立场可能是一个错误的认知。前外交官和历史学家罗曼·贝斯默特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南亚地区有希望的接触点,但它并不是乌克兰外交政策的优先事项,乌克兰过去的外交重点始终是发展与西方的关系。所以印度舞台就这样留给了俄罗斯。印度的亲莫斯科情绪很强烈,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苏联时代。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俄罗斯向印度提供了约65%的武器采购,包括飞机、直升机、潜艇和军舰,而如今,俄罗斯向印度供应了约40%的石油需求。

在武器领域,印度确实依赖俄罗斯,这是过去几十年的结果

这位历史学家认为:乌克兰也有前苏联遗留的军工基础,莫迪认为乌克兰是天然的合作伙伴,但过去十年来,许多事情破坏了双边关系,特别是在乌克兰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合作。从2023年后,乌克兰开始采取新措施弥补自己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外交投入不足,其中印度是一个战略重点。今年3月份,库列巴到访基辅就是一个例证。

考虑到战前两国贸易额不超过30亿美元,而战时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达到了约650亿美元,为了印度与俄罗斯的经济利益,新德里不会以牺牲与俄罗斯人眼中的“敌人”基辅建立关系为代价。

(二)莫迪需要在美俄之间走“平衡钢丝”

半岛电视台认为,莫迪此访的目的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即使与俄罗斯的“更密切”关系仍然存在,表明印度的立场并不完全偏向俄罗斯,以找到平衡并安抚西方。在此背景下,乌克兰和西方观察人士认为,印度实际上正在朝着减少对莫斯科的军事依赖的方向发展,因为俄乌冲突暴露了俄罗斯装备在实战中质量的薄弱。

其二,俄乌和平进程被搁置,考虑到之前印度并没有为此提出明确的和平计划,这次莫迪的基辅之行并不是要在俄乌两国间做调解,最有可能的目标是传递信息,印度和乌克兰的官员已经暗示过这一点。

其实第一点倒是很容易理解,与其说莫迪想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寻求、保持平衡,倒不如说他想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俄乌冲突让美国和俄罗斯彻底走到了绝对对立的地步,不过考虑到印度在美国印太战略中的重要性,美国对印度在俄乌冲突过程中大量采购俄罗斯原油的做法忍了下来。

不过印度也不想疏离美国,尽管印度非常依赖俄式武器,但现在印度确实正在改变这一趋势,俄式武器在乌克兰战场的表现确实不佳,但印度想完全摆脱俄式武器同样也不可能,因为这是印度半个多世纪的结果。因此印度只能极力在美俄两国间保持平衡,这是现实利益的抉择。

现在美国和印度是相互需求,对于印度采购俄罗斯能源,美国忍了

至于说第二点,莫迪只是在俄乌两国间传递信息。事实上俄乌冲突的“调停人”非常不好做,因为双方的立场差距太大,而且这场冲突所涉及的也并不单单只是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当事人,别忘了,乌克兰背后还有西方。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之前曾试图扮演“和平使者”调停俄乌冲突,结果惹来了西方内部的埋怨,欧洲议会甚至拒绝他的演讲,可见这根本就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在莫迪看来,他根本没有必须在调停俄乌冲突的问题上耗费太大的精力,因为和欧洲相比,这场冲突还未完全触及印度的根本利益。印度能做的就是在传话的基础上做一个规劝。根据路透社的报道称,莫迪在基辅曾敦促泽连斯基坐下来与俄罗斯进行会谈,以结束这场冲突,他还表示愿意作为朋友帮助实现和平。但至于说泽连斯基听不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莫迪出访前,台湾《上报》曾从地缘政治视角分析莫迪的基辅之行,它形容印度是在走平衡钢丝。这篇文章是这么说的: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印度有如一路走钢索。两年多来,它力求在维持与俄罗斯长期交谊以及支持《联合国宪章》之间取得平衡:《联合国宪章》规定了国界的不可侵犯性,以及在国际关系中禁止使用武力等原则。

印度不愿疏远克里姆林宫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印度的武器大多数都来自俄罗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印度向美国、法国、以色列和其他西方国家采购越来越多的国防物资,俄式武器在印度国防中比例将持续下降。但就目前而言,它还很难脱离过去的影响:印度86%的军事装备源自俄罗斯,备用零件和后续的升级仍然很重要。

在此同时,由于西方制裁,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关系进一步加深:由于油价折扣深具吸引力,印度进口的俄罗斯原油总价值已从2021年的24亿美元,跃升为2023年的465亿美元。俄罗斯成为印度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国,西方国家意识到印度采购俄罗斯的打折油气可以避免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也悄悄默许这项安排。

此外,俄罗斯是中亚的重要合作伙伴,而印度正在中亚地区与前苏联国家合作扩大贸易伙伴关系,并因应安全挑战。

在乌克兰问题上,印度一直避免抨击俄罗斯,他力求保持中立

在此背景下,印度一直拒绝批评俄罗斯,并在联合国投下弃权票。值得注意的是,莫迪访问莫斯科之后发表的印俄联合声明中提及发生在“乌克兰周边”而非“乌克兰境内”的冲突,这意味着印度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俄罗斯的领土主张。

但印度也一直小心翼翼地拒绝替俄罗斯的军事行动背书。2022年和2023年,莫迪拒绝前往莫斯科参加双边峰会。2022年9月,在上合组织峰会上,他公开告诉普京,当前已“不是战争时代”。

美国政府虽然接受印度的平衡路线,但却针对莫迪的莫斯科行向印度政府表达失望之情。这显示,尽管过去数十年,美国一直在拉拢印度,但俄印关系可能会在美印关系之间留下裂痕。

印度发言人在回应美国的“失望”时,重申印度的战略自主权。但美国驻印度大使却加码表示,“在冲突时期,不存在战略自主权”,并敦促印度不要把美印关系视为理所当然。

美国官员最近的这些言论,应该会让印度政府停下来仔细思考。美国拜登政府越来越强化其印太联盟关系,已不仅限于与印度、澳洲和日本组成的招牌“四方联盟”,他也在尝试拉拢其他盟友组建地区小集团。

这就意味着美国继续拥抱印度这个选项的吸引力已经下滑,如此一来的话,未来在很多问题上,美国恐怕很难再容忍印度。

莫迪在外交战略上走“平衡钢丝”,尤其是要在美俄之间保持平衡

但对印度而言,和美国保持密切关系却很重要,因为这不仅涉及到未来的武器采购,还包括经济方面的合作,而这是俄罗斯给不了印度的。

但印度无法承受完全失去俄罗斯的代价,所以印度能做的就是平衡。不得不说,对印度而言,美俄之间的“钢丝”可不好走。

0 阅读:24

史评

简介: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