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潮来袭!这个行业,规模长了,从业者却很难受!

人言财经 2024-06-29 12:09:13

01

中国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1万亿元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又一历史性时刻!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达到31.24万亿元,环比增长1.51%,首次突破31万亿元大关。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的强劲表现,两者合计规模增长超过5500亿元。与此同时,由于基础市场走弱,股票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在5月份出现了超960亿元的缩水。

从各类基金的表现来看,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成为规模增长的主要推动力。5月份,债券基金份额和规模分别增长4.68%和5.26%,连续四个月保持正增长,并刷新历史新高。货币基金份额和规模也分别增长1.75%,这也可以看当下市场对低风险产品的需求增加。

另一方面,股票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受到市场调整的影响,规模分别下跌1.28%和1.49%。尽管如此,抄底资金通过指数基金等产品继续进入股市,推动股票基金份额环比增长0.91%。

此外,QDII基金在海外市场上涨的背景下,虽然份额环比下降3.77%,但净值上涨带动规模微增0.07%,达到4798.92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言叔看来,市场风险偏好的下降和银行存款利率的持续走低是低风险产品规模增长的重要原因。随着居民财富的积累,财富管理需求的增长是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快速增长的根本因素。

02

规模增了,但从业人员日子并没有更好

如果从公募基金行业的规模来看,确实出现了显著增长,但这种增长并没有让从业人员的日子好起来。

这种现行有点像当下的二手房市场,一边二手房在疯狂降价,另一边因为二手房的价格大幅下滑,部分刚需客开始入场,二手房的成交开始起来了。

在公募基金行业也存在同样的情况,随着不少基金申购费率的降低,基金的规模也随之扩大。

近期,基金行业掀起了新一轮的降费潮,其中一些基金产品的费率降幅显著,甚至出现了“两折”的申购费率。

这一轮降费不仅力度大,而且波及范围广泛,包括主动权益类基金、固收类基金和货币类基金。

为什么各大基金要这么做呢?

在言叔看来,这么做主要是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同时顺应监管要求,对于规模较小的基金而言,降费也是扩大规模、避免清盘的一种策略。

例如,工银瑞信基金近期宣布,将工银红利优享基金的管理费率从1.0%降至0.6%,此前该基金已在去年5月进行过一次降费。

长城基金更是将长城久益灵活配置混合的管理费率从1.20%大幅降至0.40%,C类基金份额销售服务费年费率从0.60%降至0.20%,A类基金份额的申购费率在不同申购金额区间也出现了显著降低,最高降幅达到80%。

降费的背后,是基金公司在市场竞争加剧和股票市场回调的背景下,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基金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也迫使基金公司在费率上做出调整。监管层也在推动基金行业进行费率机制改革,鼓励基金管理人和其他行业机构合理降低费率。

就好像卖二手房一样,很多业主想要二手房加快卖出去,就只能降价,这对卖房的人来说,降得越厉害,可能亏得更多。

正因如此,降费对不少基金公司的营收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

2023年的财报显示,多数公募基金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排名前十的公募中,下滑最多的是汇添富基金,净利润同比减少了32%,其次是工银瑞信,同比减少27.48%,交银施罗德净利润同比也减少了24%。

在言叔看来,降费政策的实施,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对基金公司的收入造成影响,但从长远来看,提升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任和获得感,提高基金的中长期业绩表现,才是基金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

03

已有公募基金开始退薪了

近期,公募基金行业薪酬调整引发广泛关注。

据《财经》报报道,某央企旗下公募基金已开始执行薪酬退回政策,成为业内首家落实限薪措施的公司。

此消息一出,立即在行业内引起震动,多位受访的公募基金人士对此三缄其口,不愿多谈。

在言叔的朋友圈,也关注到了类似的消息。

目前,公募基金行业尚未有明确的退薪标准,此次退薪行动缺乏既有规则参照。

尽管如此,金融业其他领域,如商业银行,已有追回薪酬的常态化政策。

2021年,银保监会曾发布指导意见,允许银行保险机构追回违规发放的薪酬。然而,证监会虽在2022年提出督促基金管理人严格执行薪酬递延制度,但针对公募基金的违规责任人员奖金追索扣回制度的具体指导意见尚未出台。

据了解,公募基金行业内部对于薪酬退回的具体操作和标准并不统一。此前,监管层鼓励基金管理公司探索多样化的长期激励约束机制,以实现员工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的一致性。

今年,公募基金行业已有157位基金经理离任,其中包括一些管理规模超百亿的明星基金经理和绩优基金经理。

在言叔看来,这些高管们的离职可能与薪酬调整和严监管趋势有关。随着薪酬的大幅调整,这些基金经理们有的回归研究员岗位,有的转投外资公募,还有的转向私募或家族办公室。

0 阅读:1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