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女特务被杀焚尸,生前留下离奇线索,一块冬瓜糖暴露特务网

肥脸哥侃事 2024-06-12 22:24:04

在1949年1月10日,那场轰动全球的淮海战役终于落下帷幕,历经了整整65天的激烈鏖战。这场战役过后,人民解放军几乎全面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地区,为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安宁奠定了坚实基础。

扬州城的百姓喜悦满怀,互相奔走传递着喜讯,共同欢庆这美好的时刻。

扬州城内的国民党军警惊慌失措,纷纷急忙安排家属撤离,奔向江南的避难之地。与此同时,潜伏在扬州的特务组织也在紧张地进行着最后的任务部署,试图在混乱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些昔日的国民党败军之将,连同那些被国民党特务别有用心地释放出来的刑事重犯,共同将扬州城内外搅得乌烟瘴气,混乱不堪。

在1949年1月25日那个寒风凛冽的深夜,解放军英勇地穿越了北门,踏上了新马路的征程,宣告了扬州的解放。这一时刻,标志着扬州人民从此翻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此时,农历腊月二十七日悄然而至,家家户户纷纷将精心准备的爆竹取出,置于门前,期待着新年的到来。门前红旗飘飘,象征着喜庆与吉祥,人们欢聚一堂,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共同庆祝这美好的时刻。

在东关街的深处,王先生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与邻居们共享着欢乐的时光。然而,在这欢乐的氛围中,却无人能够预见到,一场惨烈的灾难即将降临到这个温馨的家庭。

【01】

1949年盛夏六月,扬州市内多个派出所相继收到了莫须有的匿名举报信,内容多为不实之词。

这些举报信件混杂在匿名群众的来信中,字迹各异,显然出自不同人之手,而信封与信纸也各具特色,毫无相似之处。

信中所提及的被举报者确有其人,多数情况下,举报者都是基于近亲曾涉足中统、军统特务的过往而发起。这些举报往往真假难辨,错综复杂。当派出所或公安局派遣专人深入调查时,耗费了大量时间与人力资源,然而最终查明,群众并无过错,实乃无辜受害。

令人费解的是,我们始终无法追溯这些举报信的源头究竟在何方,然而,面对群众的举报,民警们绝不可能因此而对其置之不理。

关于此事,我们将其交付给了刚刚从福建调任至此的扬州军管会公安部马凌寒同志,由其负责处理。

马凌寒,原华东野战军侦查连的资深指导员,近期才调至此地,尚未确定归属治安科或是刑警队,便匆匆接到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市公安局目前正处于繁忙状态,无法抽调人手投入到对虚假举报的调查工作中,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马凌寒心知肚明,自己在战场上练就的本事,若要运用于城市的敌特调查中,仍需磨砺与历练。这种转变并不轻松,他需要时间去适应和熟悉新环境。

马凌寒将各派出所呈送至市公安局的虚假举报信汇聚一堂,毅然决然地在公安局安营扎寨,逐封审视,怀揣着从这一堆堆字句间探寻出些许共通之处的希冀。

扬州城刚刚迎来解放的曙光,民众们历经战火洗礼,终得安宁生活,然其心中犹存余悸。在撰写举报信时,他们多选择以匿名形式,以免再次卷入纷扰之中。

对于那些未曾识字的普通民众而言,他们往往会寻求那些擅长书写的先生来帮忙。这些先生会在街头设立一个小摊,除了为人测字解谜,也提供代人写信的服务。

马凌寒仔细翻阅了所有的信件,发现尽管信件内容显得亲切随意,但字迹却异常工整优美,这不禁让他猜测,这些信件很可能是出自测字先生之手。

马凌寒怀揣着这十几封珍贵的信件,踏上了在派出所附近寻找测字先生的征程。他希望能从这位先生的智慧中,找到关于信件中蕴含的某种秘密或启示。

自解放以来,公安局与派出所的举报信件络绎不绝,其中绝大多数聚焦于那些惯于欺诈与拐骗的街头混混,以及横行霸道、打家劫舍的流氓地痞。然而,在诸多举报中,直接点名某人为特务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对于测字先生而言,这些举报人的出现无疑会在他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一笔。

在马凌寒经过三天细致入微的排查后,最终得出的结论令他大为震惊:前来求助于测字先生撰写举报信的,并非单独一人,而是由至少五名男女组成的群体。他们的身形各异,显然并非通过乔装打扮所能混淆的。

这群人皆是陌生的面孔,据那位测字先生所言,自他们离去后,便再无踪影可寻。

换言之,这些人可能不远万里地赶来,向测字先生寻求书信的帮助,并随即将其投入最近的邮筒,然而他们的居所却绝不在此附近。

这些特务的狡猾程度,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他们的手段之高明,让人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心机与谋略。

尽管过程曲折,但马凌寒终究寻觅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在与一位测字先生交谈之际,旁边的小菜贩突然插话道:“啊,那个写举报信的女人,我有印象!”

马凌寒示意他细细叙述,详尽道来。

【02】

这位名叫陈阿根的菜商,自幼便拥有超常的听觉能力,这可不是他故意偷听人墙角的成果。然而,这份与众不同的能力却也给他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困扰。

陈阿根回忆起那个前来举报的女子,她在写信时显得心不在焉,不时左顾右盼,仿佛心事重重。离去时,她脚步匆忙,一不留神就将他的菜篮子踢翻在地,不少鲜嫩的蔬菜因此被踩得稀烂。

她衣着朴素,犹如典型的乡村妇女,这位菜市场的商贩却急匆匆地拉住她,迫切地向她索要赔偿。

真是出乎意料,她竟然如此爽快地赔偿了损失,完全没有进行任何讨价还价,真是让人佩服她的果断与诚信。

菜贩子的目光不经意间在她身上多逗留了两秒,他看见她轻盈地登上了一辆黄包车,轻声对车夫说道:“去城里的东关街。”

陈阿根心中不禁生出了疑惑,她长途跋涉至此,难道仅仅是为了撰写一封举报信来揭露特务的行径?

然而,想到揭露那位大特务的行动蕴含着不小的风险,他便不再过多纠结此事。

马凌寒转而向测字先生和陈阿根描述起那个女子的容貌特征:身高应在一米六上下,年纪大约三十七八,体态略显丰腴,肤色稍深,手指短而饱满,颇具富贵之相。更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鼻翼旁长着一颗醒目的黑痣。而从手指的细腻程度来看,陈阿根推测她很可能并非出身贫寒之家。

马凌寒携带着这些宝贵的线索,重返市公安局的办公大楼。他心怀决定,打算将此事汇报给上级,并请求调派两三位同事,与他一同前往东关街进行深入的查访。

刚到局里,他便意外获悉了一则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巧合得让他心生寒意——东关街一户民居突发火灾,火势蔓延中,女主人唐毓不幸遇难,身陷火海之中。

东关街上,户与户紧密相连,这场熊熊烈火不仅摧毁了王家,更不幸地波及了王家的一户邻居。幸运的是,邻居家只有厨房受到了火势的侵袭,其余部分尚能保全。

唐毓之死充满了离奇色彩,她并非因火势蔓延而丧生,而是先遭人利刃穿心,随后凶手纵火焚烧王家,意图掩盖罪行。

当公安机关对王家进行搜查时,出乎意料地在其中发现了一部电台设备。

关于这部电台的归属,目前尚存疑虑。它究竟是唐毓所有,还是有人蓄意栽赃陷害王家而放置于此,我们尚无法确定。

马凌寒一听到这句话,脑海中仿佛有根弦被拨动:“这位唐毓,是否体形稍显丰腴,鼻翼旁边还点缀着一颗黑痣呢?”

在获得明确的答复后,马凌寒立即召集团队,围绕那封举报信的深入调查以及今日新获取的线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一听到这个唐毓可能是个女特务的消息,在场的同志们都感到十分震惊,简直难以置信。

马凌寒初至扬州,对王家的种种事迹尚一无所知。当同志们耐心地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叙述给他听后,他的脸上也不禁露出了同样惊讶的神情。

唐毓的伴侣王戎超,身为一名药商,却并非泛泛之辈。自抗战烽火燃起之际,他便与中共地下党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联,共同书写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

王戎超,这位年过五旬的志士,自抗战烽火燃起之日起,便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危险的隐秘战线中,默默地为新四军输送着紧缺的救治药物。他以生命为赌注,坚守着那份对民族解放事业的执着与忠诚。

在1943年,黄佩容,这位看似柔弱的女子,为了掩护四名地下党员安全撤离,毅然决然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从而成为了地下党同志心中永远的恩人。

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王戎超始终坚守初心,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便在经济困境中,他也未曾动摇过自己的信念和决心。

在1947年,经过他人的引荐,他与现今的伴侣唐毓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唐毓,原籍江西萍乡,其父母多年来在扬州辛勤经营生意,然而命运多舛,1946年,两位老人因病相继辞世,留下了无尽的哀思与遗憾。

唐毓,身为家中的唯一千金,虽青春年少,却肩负着振兴家族酱油厂的重任。与王戎超喜结连理后,王戎超依旧忙碌于西药生意,无暇顾及家中琐事。于是,唐毓便邀请表弟童有才前来协助,而自己则在家中悉心照料着王戎超与黄佩容的子女,默默付出,无怨无悔。

在王家三子女中,年纪最小的那位已踏入小学的门槛,开始了求知的旅程。至于唐毓与王戎超这对夫妻,他们的相处之道犹如宾主相待,既无争执亦无吵闹,但也并未展现出过多的恩爱缠绵。

然而,唐毓对这三个孩子怀有深厚的喜爱之情,以至于她从未产生过拥有自己孩子的念头。尽管其中年纪最大的孩子已经跟随父亲投身工作,但他们仍旧自然而然地称呼唐毓为“妈妈”,这份亲情,已然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

这唐毓,怎会是一名特务呢?这简直难以置信!

【03】

市公安局特别成立了一支专案小组,马凌寒经过连续三天的深入剖析举报信内容,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被组织指定为小组长,领衔负责此案。徐力和宋云山两名精英刑警亦加入专案组,他们将与马凌寒携手合作,共同展开此次深入调查。

唐毓的遗体已然化为灰烬,周遭的景象更是凌乱不堪,满目疮痍。

由于邻居们纷纷前来协助灭火,大量的水源和频繁的人流脚印,使得我们难以搜寻到凶手留下的任何蛛丝马迹。

马凌寒首先找到了王戎超进行调查,只见王戎超外表上勉强维持着镇定,然而细看之下,他的脸色显得尤为憔悴,鬓边的发丝也已染上了岁月的霜白。

他如此陈述:“关于小毓的事宜,我和我的孩子们均一无所知。倘若她确系反动派的特务,并将电台藏匿于我宅中,那么我亦难辞其咎,未能及时察觉。我们愿意无条件地配合组织的调查工作。”

实际上,王戎超鲜少归家,特别是自解放之后,组织上更是为他安排了一连串的繁重工作,以至于他常常两三天都未曾踏入家门半步。而王戎超的长子亦是忙碌异常,家中几乎难以觅其踪影,对于唐毓所持有的这台电台,他更是感到难以理解。

组织对王戎超依然保持着高度的信赖。想当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王戎超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救助地下党的危险任务中,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如今,我们身处和平安定的时代,他自然没有继续冒险的必要。

那么,唐毓是否就是特务组织精心布局在王戎超身边的棋子呢?王戎超此前所接触到的众多机密信息,唐毓究竟知晓了多少?又是否将其中的部分泄露了出去?这些疑问,如同重重迷雾,笼罩在两人的关系之上。

经过公安局慎重考虑并上报后,最终决定暂时中止王戎超及其长子的职务,为确保王家人的安全无虞,特别将他们秘密安排至一处幽静的小院,并派遣专人负责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

在马凌寒的初步接触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唐毓的表弟——童有才。

意料之中,童有才的身影已然消失无踪。

童有才,原籍江西萍乡,初至扬州之时,此地尚未迎来解放的曙光。据酱油厂的员工们深情回忆,这位童有才先生为人极是亲切随和,能与我们广大劳动人民紧密交融,宛如一家人般和睦共处。

他总是以自己的贫寒背景为谈资,无论是容貌还是衣着都显得平凡无奇。

国民党特务常有的风貌便是这般,他们历经层层严苛的锤炼,表面上看似热情健谈,实则能力和相貌皆非出类拔萃。然而,他们总能巧妙地让普通人对其深信不疑,这便是他们的厉害之处。

步入童有才的居所,发现他的衣物与财物均留在了此地,似乎未曾有过离去的迹象。

经过马凌寒与小徐、小宋的细致商讨,他们得出结论:此人的去向无外乎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他遭遇了与唐毓相似的命运,不幸被人暗杀;另一种可能性则是,他正是杀害唐毓的罪魁祸首,目前因畏罪而潜逃在外。

童有才的家中显得有些杂乱无章,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门锁还是窗户都保持着完好无损的状态。

当警察们正在童有才家中忙碌地搜寻着更多有价值的线索时,童有才突然之间返回了家中。

马凌寒等人对此深感惊讶,没有任何迟疑,立刻将一脸茫然的童有才带离了现场。

经过与童有才的深入交流,专案组了解到,唐毓的本名并非我们所知的唐毓,而是另有其名,唤作于连珠。

童有才澄清说,他此行是前往淮安洽谈商务事宜,选择乘船直达淮安,手头的船票便是明证。同时,他也提到了同行的几位商业伙伴,他们都可以为他此次商务之旅作证。

在童有才的描述中,他所提及的几位饭店老板在当地已小有名声,寻觅他们的踪迹也并不费吹灰之力。

马凌寒吩咐小宋立即与当地公安取得联系,而电话的迅速回拨也昭示着事情进展的迅速。

童有才确实踏上了淮安的土地,不惜花费重金宴请诸多商界巨头共享佳肴,然而遗憾的是,尽管盛情款待,却未能达成任何一笔交易的意向。

童有才坦诚地表示自己并非细致之人,来自乡村的他能力平平,接手酱油厂后深感力不从心。他只能努力凝聚人心,尽可能争取几位技艺高超的大师傅的支持,平日里也竭尽所能善待他们,以求维持酱油厂的稳定运转。

对于唐毓的决策,我内心充满了困惑。她似乎已经放弃了曾经的追求,每日沉浸于家庭琐事中,宛如一位全职的家庭主妇。然而,她的内心真实想法究竟如何,我却无从得知。

童有才提及了一个细节,这让马凌寒心中涌起一阵微妙的触动。这次,马凌寒怀揣着些许忐忑的心情,邀请了几位饭庄老板共赴盛宴,他内心其实并无十足把握能够顺利达成商业合作。然而,唐毓却云淡风轻地表示,即便谈判未能如愿以偿,也并无大碍,毕竟此次相聚,更多的是为了彼此加深印象,混个脸熟而已。

此外,唐毓特意提醒一向粗心的童有才,此次务必妥善保管好船票,她另有安排。

童有才如今所珍藏的船票,便是有力的凭证,证明了在唐毓不幸离世的那个时刻,他并未身处扬州之地。

【04】

唐毓似乎特意为表弟童有才铺设了一条退路,凭借着无可挑剔的不在场证明以及家中一干二净、毫无特务迹象的线索,马凌寒终究无法找到确凿证据,只得无奈点头,允许童有才重获自由。

此刻,先前一直与王家人交涉的同事小崔已回归,他刚一回到,便立刻与专案组展开了无缝对接。

在王家四口人的叙述中,唐毓的生活细节被描绘得细致入微,而她潜藏得如此巧妙,几乎让人无法察觉她的破绽。

然而,正是王先生的小儿子王思远不经意间提及的一件事情,为小崔带来了一线难以觉察的线索。

王思远提及:“母亲并不热衷于甜食,但偶尔外出,她仍会购入一包冬瓜糖。我与姐姐对此并无兴趣,母亲则说,这是哥哥钟爱的口味。然而,我们却从未目睹哥哥品尝过。”

小崔对王家的四口人进行了询问,经过仔细询问,他确认了他们都没有品尝过冬瓜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王家的长子。

小崔迅速地捕捉到了这一重要信息,并果断地将其记录了下来。

小崔向王思远探询道:“小远啊,你可否知道冬瓜糖究竟是在哪家匠心独运地制作出来的呢?”

王思远轻轻点了点头,表示他已然知晓。

回溯往昔,唐毓曾数次陪伴王思远一同选购冬瓜糖,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回忆。

这位专注于制作冬瓜糖的手工艺人名叫李振环,乃是这家历史悠久的店铺中,由资深老师傅悉心教导的得意门生。

经过公安局的迅速行动,我们成功获取了关于李振环的详细档案。李振环,原籍泗县,现年29岁。他的档案记载,他的父母都是勤劳的农民,但早年不幸离世。由于家境极度贫困,他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繁华的扬州城,希望能找到一份能够谋生的手艺,以维持生计。

年迈的制糖师傅已步入耄耋之年,他一生无儿无女,如今收养了李振环,也算是在晚年寻觅了一个能陪伴他走过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义子,期盼着有朝一日能有人为他送终。

这位老师傅断然不可能是特务,他的听力已经明显衰退,别说要他去刺杀一个国民党特务了,恐怕就连从这条街走到另一条街,他也得依靠旁人的搀扶才能勉强行走。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推测,李振环与唐毓之间的唯一联系途径,便是通过销售冬瓜糖这一行为来实现的呢?

小宋以卖冬瓜糖的商贩形象示人,特意踏足李振环经营的小铺,选购了几块冬瓜糖。

小宋虽年纪轻轻,却也在军营里磨砺过两年,他的眼光颇为独到。一眼望去,他便能断定李振环绝非等闲之辈,显然是经过长期刻苦训练的练家子。李振环的身形矫健,气质非凡,显然这离不开他日复一日、坚持不懈的锻炼。

同时,与小徐保持联络的泗县方面也传来了消息,经过核实,李振环所提供的老家地址并不存在姓李的父母双亡的情况,且村里也没有在外谋生的29岁青年。这一发现让我们对他的真实身份产生了更多的疑问。

看似特务组织在构建人员背景时力求完美,但似乎并未能做到无懈可击。

鉴于李振环有可能展开强烈反抗,马凌寒为确保行动顺利,特向组织申请增援,调集多名刑警协同作战。为确保抓捕行动万无一失,他还特意挑选了两名精通武术的刑警加入行动队伍,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如同马凌寒的预见一般,当李振环瞥见民警踏入糖铺的那一刻,心中已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甚至试图挣扎反抗。

他确实身怀一些拳脚技艺,若只是面对两三个刑警,恐怕难以成为他的对手。然而,在逮捕行动之前,专案组已经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规划。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他们终于成功地将他逮捕归案,虽然其中一名同志在行动中不幸受了轻伤,但整个行动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审讯室内,李振环坚决否认了所有指控,然而,随即呈上的确凿证据却让他哑口无言。经过搜查,警方在李振环的住所中发现了两把美式军用匕首和一把手枪,这些铁证如山,使得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经过法医的细致鉴定,这把匕首的制造批次、所使用材料以及设计造型,与在唐毓胸部发现的匕首完全一致,充分证实二者为同一批次生产。

李振环仍旧一副满不在乎的神情,他淡淡地开口:“我不过是热爱武术和军械,从乡间淘来的匕首和枪支罢了。你不能单凭一把杀人的匕首与我收藏的相似,就妄图定罪于我。”

马凌寒冷冷地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容置疑的自信:“既然已经捉拿归案,你还怕我们搜寻不到更加确凿的证据吗?”

看到马凌寒如此从容不迫,小徐和小宋不禁暗自揣摩,他必定是胸有成竹,心中已有对策。

然而,当马凌寒离开审讯室时,他坚定地说道:“别无他法,我们只能继续深入他的人际网络,追寻更多的线索。这张特务的大网已经撒下,我相信我们定能捕捉到李振环的另一个联络人。”

恰在此时,公安局的警卫处前来寻访马凌寒,告知他有人正在等候相见。

当马凌寒步出公安局的大门时,他的目光即刻捕捉到了童有才的身影。只见童有才孤身一人站在门外,手中捧着一件衣物,静静地等待着。

童有才的双眼布满了血丝,他焦急地从远处大声呼喊:“马警官,请留步!我这里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我姐姐她……她其实是想要自首的!”

【05】

专案组离去后,童有才脑海里闪过一个片段。他出差前夕,唐毓曾特地到访酱油厂,悄无声息地为他修补了一件破损的衣物,整个过程并无多余言语。

唐毓深知童有才的习性,他行事略显随性,每每外出公差总是懒于打理衣物,直至归来后方才将其堆积如山,一并清洗。

在准备洗衣的刹那,童有才的思绪突然飘向了唐毓带给他的那份暖意。他情不自禁地多凝视了几眼唐毓精心缝补的地方,却不料,这其中竟隐藏着一些微妙的秘密。

唐毓在衣物的深处精心藏匿了一张薄如蝉翼的纸张,这张纸,却是她为表弟精心准备的遗书,字里行间,满是她这些年压抑在心底的辛酸与苦楚。

在唐毓的信笺抵达李振环手中的那一刻,李振环深知,自己的隐瞒已然无法继续维系。

实际上,唐毓是李振环的上级领导,两人保持着单独而紧密的沟通渠道。

李振环对她视作亲如手足的姐姐,他深受军统思想的浸染,对那位行事果决、潜伏技艺几乎无懈可击的唐毓怀揣着深深的敬仰之情。

这次,他们被指派的任务是破坏新政府的稳定运行,企图通过编造虚假的举报信件来消耗新公安部门的警力资源,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振环与唐毓原本小心翼翼地执行着这项任务,然而,未曾料到,他们的行动竟被中统安插的特务所洞悉。这些特务竟然采取了相同的手段,派出多人撰写举报信,意图将他们的行动曝光。

中统与军统之间一直存在分歧,有时甚至会在内部争斗中不惜一切代价,展现出强烈的竞争态势。

这次中统竟然采取了如此匪夷所思的举措,既打乱了唐毓原本低调行事的策略,也让上级对她大规模暴露的行为大为不满,对她严厉斥责,指责她办事不力。同时,这一举动也给中共领导下的新公安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他们头疼不已,对如何应对这一局面感到无从下手。

经历此次事件,唐毓对于这种毫无希望的潜伏任务已然心灰意冷,对于上级的否定与辱骂,他表现得异常漠然,这种态度的转变让李振环敏锐地察觉到了潜在的危机。

在唐毓的来信中,她坦然道,对于王先生,她并无半分情感上的牵连,两人之间不过是一场虚情假意的过场。然而,她对那三个孩子却怀有深深的关怀与爱意,这份真心是无需质疑的。

当初,军统机构慧眼识珠,选派她潜藏在王先生身旁,所倚仗的正是王先生在社会上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声望。

唐毓出身于中药材世家,其父兄亦涉足此道。在一次相亲中,她分享了自己童年的趣闻轶事,这些轻松的回忆使得她与王先生交谈甚欢,彼此间有了更深的了解和共鸣。

唐毓自幼便失去了母亲的庇护,全靠年迈的父亲一人含辛茹苦地抚养长大。每当看到眼前的三个孩子,他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自己的童年,那份孤独与坚韧交织的过往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扬州解放后,她深知军统为她打造的身份如同空中楼阁,难以长久,只要稍有深入调查,必然露出马脚。

她的父母并非酱油厂的真正主人,那个酱油厂实则是军统扬州站副站长的私人产业。若非为了她能将这个身份扮演到底,军统或许在撤离扬州之际就已将其摧毁。

然而,关于唐毓的身世背景,调查人员却从未深究过。毕竟,她的三个孩子都是烈士之后,而她的丈夫更是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商人。面对唐毓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外界对她的忠诚与善良从未产生过半分疑虑。

每当她凝视着客厅中悬挂的黄佩容画像,内心深处总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感,仿佛能感受到黄佩容在无声无息中为她守护着一切。

在深夜的寂静中,她凝视着那幅画像,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不禁轻声低语:“你能否宽恕我所犯下的所有过错?”

唐毓内心深处的信念在无声无息中逐渐动摇,直至彻底崩塌,然而这一切的变化,他未曾向身边的任何人透露过半分。

然而,她那种看似波澜不惊的态度,却无形中让她的上级感受到了一股潜在的危机感。

他们果断地切断了唐毓与原先上线之间的所有联系,同时迅速安排了另一位上线与李振环取得联系,并下达了明确的指令——要求李振环务必采取行动,消除唐毓这个潜在的威胁,以防止她前往自首,从而确保整个组织的安全与隐秘。

唐毓是个极具智慧的女子,她深谙此刻的任何抉择都仿佛踏入了一条不归之路。在无法与上线取得联系的时刻,她已然明了,自己已然成为了被遗弃的棋子。

这次她购买冬瓜糖之际,李振环仍是一副懵懂的样子,声称有老友找到了他,并嘱托他必须发送一则电报。然而,只有唐毓那里才拥有电台设备,因此他必须亲自前往唐毓家一趟来完成这项任务。

唐毓深知自己的命运已至尽头,然而她并未表露任何声色,反而巧妙地掩饰了内心的恐慌。她故作镇定地约李振环在两天后的深夜,于王家相见,仿佛一切如常,不露半点破绽。

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王先生的大姐迎来了她的六十岁寿辰。为了庆祝这一重要的时刻,王先生一家决定前往瓜州共度三天的欢乐时光。

唐毓因感到身体不适,临时决定留在家中休养一日,待次日再前往瓜州与众人会合。

王先生内心颇感奇异,然而多年的相处让他们早已习惯了一种礼貌而疏远的相处模式,真正的交心对话几乎未曾有过。因此,王先生虽然有些不解,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尊重唐毓的决定,只是不忘叮嘱她,明日务必让司机陪同前往瓜州。

李振环今日踏入王家大门,目的直指唐毓。面对李振环的攻势,唐毓竟未做出多少抵抗,仿佛早已预料到自己的命运。然而,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际,他提出了一个遗愿,恳切地希望李振环能将他火化,让他的灵魂得以解脱。

唐毓内心深处其实怀有这样一个念头:倘若王家的居所不复存在,那么王家众人必将得到组织的妥善安排,转移到一处安全之所,免受任何风险与危险。

为了确保邻居拥有充足的撤离时间,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蛰伏于角落的客房中,与李振环进行对峙。这样,当李振环纵火焚烧房屋时,火势不会立刻猛烈蔓延,为他们争取了宝贵的逃生时机。

谈及表弟的事宜,唐毓亦早已为其做好了周密的规划。

在信的结尾处,唐毓深情地写道:“她是否会原谅我?我衷心期盼她能够真正释怀,给予我宽恕。”

或许,这便是她对着未曾谋面的黄佩容倾诉的心声吧。

李振环在阅罢唐毓的来信后,内心涌起了对唐毓背叛的深深憎恶,他的愤怒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口中不断发出刺耳的骂声。他向马凌寒得意洋洋地揭露了杀害唐毓的整个过程,言辞中充满了对唐毓的诅咒和恶意,整个人仿佛被愤怒和疯狂所吞噬,变得异常可怕。

第二年,李振环因罪行被判处极刑,唐毓则在信中披露了她所知的扬州特务联络站的详情。随后,专案组根据这些线索,成功逮捕了八名特务,为社会安全清除了一大隐患。

王家父子与童有才历经了离别的痛苦之后,终于恢复了平凡而宁静的生活。他们的心中或许还留有不舍与哀伤,但生活终究要继续,他们也逐渐适应了这种平淡的日子。

1 阅读:62

肥脸哥侃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