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哲学中的人是没国界,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的“人”也是无国界的,因此,文学作品是艺术,艺术作品用于揭露,不用于歌颂无可厚非,艺术作品只能欣赏,不容批评! 我就呵呵了!我要问,“文学作品”,你咋就那么霸道呢! 西方说科学无国界,全球化、地球村,商业自由贸易,科学技术自由竞争,结果,华为的芯片代工业务说禁就给禁了! 郑强教授说得好,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科学的拥有者有国界! 抽象的“人”真的无国界吗? 我不知道,那些认为“自己普世的人”,张嘴就是“普世调调的人”,这种人,你这是哪来的优越感? 有人说,普世是超越人类社会的价值观! 我要问的是,连上帝都是有国度的,都不是超越意识形态而存在的,你所谓的普世何以就能超越人类社会存在? 普世真要能如此存在,那么,拥有普世价值的人,是不是比上帝还要超凡脱俗? 高喊普世的那群人,这是谁给你们的优越感? 是谁给你的权利普世地看待众生,怜悯他们,指引他们,感召他们? 在我看来,普世的舔狗们,你们真是病得不轻! 毛爷爷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关于文艺工作者的讲话说得好,文学作品首先是服务大众的,文学工作者是人民中的一员,文学工作者是革命者中的一员…… 如果哪位文学工作者觉得自己普世,其视角高高在上俯视人民,那么,他与孔乙己标榜“茴字有四种写法”没有两样…… 文学作品,揭露阴暗一定伴随对阴暗产生的批判,批判一定是为了歌颂阳光迎接光明的序曲…… 由此看,文学作品实质上都是歌颂,为何这样说: 罗曼罗兰说过这样的话,世上只有⼀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活。 如果罗曼罗兰的这句话成,那么描写人民、服务与人民的文学作品一定是歌颂这些“勇敢的英雄主义”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