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的西夏人 在蒙古对西夏的第四次灭国战役中,由于先前西夏拒绝派军随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和西夏背弃协约与蒙古的死敌金国交好,积怨使蒙古对西夏展开了报复。 所过之处,屠杀平民,劫掠财物和焚毁房屋。肃州军民拒不投降,后被屠城,仅106户因和蒙古部将肃州党项人昔里钎部有亲缘关系得以幸免。 成吉思汗养子察罕是甘州人,他的族人生活在甘州. 察罕从太祖攻西夏,破肃州,大军进抵甘州。守甘州的是察罕父亲曲也怯律,察罕亲笔致书父亲,劝他归降。守城副将阿绰等三十六人,合谋杀害曲也怯律,拼死守城。城破,铁木真欲将城内军全部坑杀,因察罕劝说,只杀了三十六人。 蒙军进攻灵州,西夏以十万大军援救,为铁木真所败。 七月,成窑思汗在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西江得重病,立下遗嘱:死后暂秘不发丧,夏主献城投降时,将他与中兴府内所有兵民全部杀掉。 蒙古军围困西夏首都中兴府半年,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精锐殆尽,又逢强震的绝境下,夏王派使请降,希望保全全城百姓和自己的性命。 不久,末主睨率李仲谔、嵬名令公等投降蒙古。蒙古军假意答应,蒙古军队带着末主等行至萨里川,为了防止夏主生变,遂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将末主睨等杀死。建国一百八十九年的西夏王朝终于灭亡。 自此以后,党项族势衰,西夏文失传。 俄国的西夏学者研究黑水城出土文献时,在一部西夏文刻本诗集的背面,看到一首题为《圣威平夷歌》的手抄诗文,发现了成吉思汗的名字。 这部刻本诗集被学者取名为《宫廷诗集》,该诗集出版于西夏仁宗时期。诗集纸张背面是后人手抄的诗歌,成文于元朝时期,其中手抄的《圣威平夷歌》里除了成吉思汗,还记录了元朝国师八思巴 圆寂。 虽然《圣威平夷歌》抄写于元朝,但其内容仍然是站在西夏人角度上评述西夏亡国之恨,将成吉思汗称为“地狱魔鬼铁匠泽”,“铁匠”就是“铁木真”,“泽”相当于一个昵称(俄国学者将“泽”译为“雷”,认为是男人的象征)。诗文中还发泄了一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苦闷。 —— 仰视上方天独青 呼告上天天不助 俯瞰下方地独青 依靠大地地不护 地狱魔鬼铁匠泽 无处躲避无处逃 -- 满满的都是绝望之情,可以感觉到作者“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苦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