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用药指南# 【可恼的焦虑症,可恼的躯体症状,我成了“假面人”!】主诉:医生你好

#用药指南#

【可恼的焦虑症,可恼的躯体症状,我成了“假面人”!】

主诉:医生你好,差不多从2016年开始患病,有躯体化症状,全身大大小小检查做了很多。20年底确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21年底开始出现疑似惊恐症状(头皮发紧、心悸心慌、口干舌燥,濒死感)。去年12月以来工作压力很大并遭遇一定职场PUA,感觉最近对某些爱好兴趣降低,心情持续处于消极状态,厌工想要逃离,并出现一些自杀想法。今天去精神卫生中心问诊,做了检查结果,医生并未给出任何诊断结果,只是开了药物并要求两周后复诊。

提问:求医生帮忙进行诊断,以及我目前纠结需要什么样的介入治疗,感谢。

回答:从检查结果来看,已经比较明确:焦虑、抑郁等症状已经达到了中重度的状况,事实上临床的确诊已经为“重度焦虑症状”。

如您所述,抑郁、焦虑的问题存在,主要是因为生活、工作的压力以及与社会人的相处所致,当然与您本来的性格有一些关系,但目前的环境和窘况确实加剧了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会表现为独处时胡思乱想,明知道这些事情不会发生或者是不好的事情也会控制不住去想,进而沉浸在所思、所想的内容之中。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了,情绪低落且易怒和有孤独感,似乎自己被排斥在正常的圈子之外,这样下去会大大影响到您正常的日常生活。睡眠的问题存在。睡眠尤其不佳,进而影响情绪和白天的学习和生活。

但有一点,这个疾病的治疗药物事实上是为辅的,主要还是依靠心理的调节和祛除心病来加以克服。原则上心理治疗辅以药物治疗,克服之,走出阴霾,拥抱阳光,才是治疗的关键,或者说重中之重。

建议:1、您已经走出了很关键的一步,去了专科医院就诊,评估,已经能够确定病情,但如有条件与医生多多沟通、尽情倾诉、发觉引起情绪变化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更加好了。医院诊疗还是很规范的,检查也是到位的,不要炜疾忌医、不要把自己圈在自我感觉、自我医疗、自我反省的小圈子里,一定要复诊、随访。2、由专科医生开具恰当的药物,(曲唑酮)就是先从改善睡眠开始,能够睡得好什么都好,很多问题就是从睡眠不佳开始的(难以入睡、睡眠短、易醒等),加以了抗焦虑的药物(安非他酮、坦度螺酮),注意缓缓加量、维持稳态、持续较长时间、缓缓减量直至停药。会有些不良反应或者症状的反复,但总体是向好的。3、务必将学习、生活、工作压力放下,痛苦也是一天、开心也是一天,这个病只能靠自己去克服,只靠别人、只靠药物、只靠医生都是不行的。4、如有可能,换一个环境,改变一些日常习惯,多参与社会工作,减少独处的时间,融入社会,并适量锻炼,应该是有好处的。

再问:我之前是明确自己有焦虑症,但是没有考虑过抑郁症,看测试结果显示中度抑郁,所以我现在也是抑郁症了吗?我的原生家庭问题也比较多,会有一些童年的阴影。最近是因为目前我的这份工作忙碌压力大且职场团队关系比较复杂,这个感觉也不是我个人能够改变的。还有之前我查询过植物神经性紊乱,这个跟焦虑症比较类似,是一个病的不同称呼吗?我现在最主要的是疑病非常严重(躯体化症状影响正常生活),第二个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情感发展看不到希望,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并且很羡慕别人的生活甚至嫉妒。但别人外观看我还是觉得我是非常积极乐观的。

再答: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主要还是在临床表现,焦虑症的会出现害怕、紧张、难以控制情绪。抑郁症则为情绪低落、精神不济、悲观。二者都是心理科疾病,但无论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患者最有效的方法还是在日常需保持平稳的心态,情绪不要大起大落,他人给予你的和你给予他人的关心和爱护都是非常关键的,适当的参加户外活动,既能提高免疫力,也可放松心情,饮食尽量以清淡营养为主。

您的情况二者有交替表现,但以焦虑症为主(所以药物治疗方面也是略倾向于焦虑症的表现的),躯体症状非常有损于健康,但躯体反应有时候与药物的不良反应较难区分,但个人的身体机能还是正常的(但往往患者会大大怀疑自己患了“怪病”)。

还是这句话,如前所述,这个病只能靠自己去克服,只靠别人、只靠药物、只靠医生都是不行的。正是觉得您在目前的环境中以“假面”示人,才会建议如有可能换一个环境,请您斟酌!

抛去往事,走出阴霾,拥抱阳光,直面生活,没有什么事情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除非您自己不想过去或者说是纠结于往事,正是一些不堪的经历使您出现了现在的问题,正视目前的窘境,走出去,克服之,有可能自己都会被自己的改变所惊。谨记:面对、接收、飘然、等待!再加两个字:度过!

介绍一本书给您:克莱尔•威克斯《焦虑症的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