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贵阳火车站K112次列车整装出发,这是一趟由18名共青团员参与值乘的列车,因此,它被称为“共青团号”列车。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完成此次春运值乘任务,贵阳南车站精心挑选了18名平均年龄不到25岁的新入路青年职工,他们身着统一的铁路制服,胸前佩戴着鲜艳光亮的团徽,笔直站立在车厢门口,脸庞上洋溢着青春与朝气,热情周到地服务着南来北往的旅客们。

站台上,孩子们的欢笑声、旅客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段温馨又感动的交响曲。每一位旅客的脸上,都写满了对家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眼神中既有不舍,更有坚定。

当看到车站工作人员搀扶着一名旅客走下扶梯时,站在就近车厢服务的青年职工罗焱马上注意到了这名特殊的旅客,他立即上前,接过列车长手中的行李,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说道:“您好,我是K112次‘共青团号’列车的乘务员,我来引导您上车”。
这是一名双目失明的旅客,罗焱小心翼翼地搀扶着他一步一步走向车厢座位,并细心地将行李放好在行李架上。为了保证这名旅客能更好地享受旅程,罗焱还耐心地为他介绍了列车上的设施和服务,并告诉他有任何需要都可以随时呼叫自己。


9时8分许,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列车缓缓启动,车窗内外,是挥手告别的场景和渐行渐远的城市。车厢内,“共青团号”列车的青年乘务员正在开始他们节后第一趟值乘任务。
“大叔,请问您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吗?有什么我可以帮您?”正在18号车厢内巡视的青年职工张乙栋询问道。“我肚子疼得厉害。”看到这名旅客脸色通红、冒汗,张乙栋立马一边通知列车长,一边安抚该名旅客情绪。经过一些处置后,列车长联系了下一个车站,列车到站停稳后,张乙栋迅速协助列车长将患者扶下车并交给车站工作人员和120医护人员。在场的旅客们纷纷为列车长和张乙栋鼓掌点赞,张乙栋也微笑着,继续他的工作。

夜色渐浓,车厢内的灯光柔和而温馨,许多旅客已沉入梦乡,但“共青团号”的青年职工们依旧坚守岗位,定时定点检查着每一节车厢,及时清理打扫卫生,给旅客营造一个温馨、干净的乘车环境。
2月5日12时55分,列车缓缓驶入上海松江站,旅客们纷纷背起行囊,满脸微笑地下了车。他们虽然不知道这些乘务员的名字,但他们深深感受到了“共青团号”列车带来的温暖与关怀。这些青年乘务员,用自己的热情与细致周到,为每一位旅客带来了温馨舒适的旅行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左春林
编辑 班浪
二审 王纯亮
三审 杜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