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战争法国共需赔付德国本息合计59亿法郎,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折合当时的中国白银大概是7.87亿两,考虑到此时的白银远比20年后值钱(通货膨胀和白银开采量逐步增加),也就是说,普法战争法国赔了德国四倍于马关条约的赔款,而法国用了三年就还清了。 作为对比,马关条约清朝共需赔付2.315亿两,完全靠借德、法、俄银行的钱还清。 庚子赔款超过9亿两,一直还到抗战爆发。 其实当时的法国国库并没有太多钱,有也早被德国人抢走了,之所以这么快还清,是因为法国高度发达的金融体系。当时的法国政府总共发行了年利率5%、总额50亿法郎的爱国公债,而法国普通民众显示出了崇高的爱国热情,每次发行都抢购一空,让法国得以在短时间内还清赔款。 客观而言,近代中国赔的钱不算多,如果当时的清廷有完善的银行金融体系,这点赔款到不了伤筋动骨的地步。 举个小例子。 第二次布尔战争发生在1899年10月11日,到1902年5月31日结束,为期三年。这场战争是英国同布尔人(南非土生荷兰人)为争夺金矿爆发的一场大规模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了对付只有44万人口的布尔人,英国先后投入了45万军队,军费开支2.5亿英镑。 2.5亿英镑是个什么概念,如果按当时的国际汇率计算,2.5亿英镑折合20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不吃不喝23年的收入。 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庚子赔款、马关赔款,清政府坚持不发国债、不建银行的策略,也经不起任何一场现代战争的消耗,必然会因为没有钱打仗而失败。 图为布尔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