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追玉米肥要及时,供应养分长得好,高产有望哈哈笑
在四川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玉米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承载着众多农户的希望与期待。每年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施肥的时机和方式都关乎着最终的产量。
从数据的统计来看,合理施肥能够让玉米的产量提升近30%。然而,很多农户在施肥这件事情上,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于追肥的时间把握不准。
我们先来看不重视及时追肥的情况。在一些地区,农户往往在播种时一次性施足基肥,然后就很少再对玉米进行施肥补充。这样的做法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养分逐渐耗尽的情况。比如,玉米在拔节期到抽穗期,对氮的需求量急剧增加。如果不及时补充氮肥,玉米的叶片会逐渐发黄,茎秆变得细弱,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会大幅下降。这种情况下,玉米的产量自然会大打折扣。据相关调查显示,未经及时追肥的玉米地块,亩产量往往只能达到 400 - 500 公斤左右。
再看那些重视及时追肥的农户。他们的玉米生长态势则截然不同。比如在一次对金堂县部分玉米种植地的考察中,专家们发现,及时进行追肥的农户,他们的玉米植株长得更加茁壮。其叶片油绿发亮,宽度可达 20 - 25 厘米,而未追肥的叶片宽度仅有 10 - 15 厘米。在玉米抽穗期,及时追肥的玉米穗粒数明显增多,平均每穗粒数可达 500 - 600 粒,而未追肥的玉米穗粒数大多在 300 - 400 粒之间。这就使得及时追肥的地块,玉米亩产量能够达到 700 - 800 公斤,相比那些未进行及时追肥的地块,产量提升显著。
为什么要及时给玉米追肥呢?这是因为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在苗期,玉米需要的养分量相对较少,主要以氮肥为主,能够促进幼苗的生长。但当玉米进入拔节期后,生长速度加快,对养分的需求量大幅增加。此时,除了氮肥,还需要磷、钾等元素来促进茎秆的生长和果穗的形成。
从根系的吸收能力来看,玉米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有一个高峰期,在这个高峰期,如果能及时补充养分,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据实验数据,根系处于最佳状态时,肥料的利用率能提高 20% - 30%。而不及时追肥,根系的活力下降,肥料利用率会大幅降低,造成肥料的浪费。
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追肥呢?一般来说,在玉米拔节期就要开始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用量可达到 20 - 30 公斤。到了大喇叭口期,此时玉米对养分的需求达到了高峰,要及时追施氮肥、钾肥等复合肥,每亩用量可在 30 - 40 公斤。这样的追肥策略,能够确保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
在实际操作中,施肥的方式也很重要。传统的撒施方式,肥料施在土壤表面,容易被雨水冲走或者挥发,利用率较低。而采用条施或者穴施的方式,能够将肥料准确地施在玉米根系的附近,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比如在宣汉县的一些示范基地,采用穴施的方式,玉米的产量比撒施肥料的地块提高了 15% - 20%。
另外,施肥之后,及时的灌溉也是至关重要的。灌溉能够让肥料更好地溶解,被玉米根系吸收。据研究,在施肥后 2 - 3 天内进行灌溉,肥料的利用率能提高 10% - 15%。
对于四川的玉米产区来说,及时追肥是实现玉米高产的关键环节。只有抓住追肥的最佳时机,采取科学的施肥方式和灌溉措施,才能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让玉米长得更加茁壮,最终实现高产的丰收目标。农户们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播种和收获,更要在玉米的生长期间精心照料,特别是重视追肥这个重要环节。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的施肥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推广,四川的玉米产量将会不断提高,为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都牢记,追肥及时,玉米高产有望,在丰收的喜悦中哈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