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隽、卓伯棠、田启文来了,这个大湾区电影产业峰会很有料!

南方都市报 2023-03-29 15:09:06

由广东省电影局指导、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主办的“2023广东电影年会暨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峰会”于3月28日、29日在广州增城举行。峰会吸引了省内外130多家电影行业企业共300多人参加。

适逢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成立十周年,本届年会以“大湾区·大未来”为主题。峰会聚集了文隽、卓伯棠、田启文、蔡安安等粤港澳电影人为湾区电影发展出谋划策,旨在提振湾区电影业界士气斗志、营造湾区电影行业良好氛围、推动湾区电影业界合作交流、促进湾区电影行业融合发展。

在本届峰会上,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作主旨讲话。广东省电影局主要负责人、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香港电影发展局主席王英伟分别致辞。粤港澳三地电影主管部门、大湾区9+2城市电影协会、省电影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代表以及粤港澳电影界特邀嘉宾等出席会议。

此外,作为本届峰会的重头戏之一,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与粤港澳大湾区14家兄弟协会和制作机构共同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业联盟倡议书》。此次协议的签署,意味着粤港澳未来的合作将更加紧密、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在“共商、共建、共享”大理念的引领下,整合各自平台资源,互依互补、融合发展。同时,在本届峰会上还签署了两项大湾区重点合作项目。

电影产业今年有哪些新气象?

引进片上映窗口期缩减、票价趋理性、电影主题创作成标配

随着电影市场的放开,今年电影产业出现了不少新气象。

原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研究所所长、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

原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研究所所长、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表示,据他观察,目前电影市场潜力巨大,主要数据指标有望较快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另外,他还观察到今年电影产业在备案立项数量、类型方面发生了新变化。“今年以来电影产业发生了不少新气象,比如电影备案立项数下降明显,但活力犹在,而且合拍片立项数据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从春节档票价来看,价格更为理性了,这也是电影行业良性发展的体现;三是进口片数量比去年同期有提升,窗口期也缩短了,基本能同期上映;此外你可以看到电影主题创作成为标配,配合重大节庆的能力更加提升,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硬菜’。”

刘汉文还认为,现在的电影文化更加丰富,电影传播与电影文化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更能提升电影国际传播效能。彰显中国电影新面貌、新趋向,是时代赋予中国电影人的历史使命。他提出行业应该形成与中国式现代化更加匹配的创作生产能力,让传播效能更精准。

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发言人田启文。

今年,不少电影人也开始重新思考大湾区电影发展的定位和路径。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发言人田启文说自己一直在思考大湾区电影的定位、方向和优势,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我想,大湾区电影应该以粤语为中心走出去,把岭南文化带出去,这是方向和定位。另外,我们的优势就在于,第一,广东天气稳定,这是吸引电影人的一个点;第二,广东和港澳同胞‘同声同气’,可以减少很多障碍;第三,大湾区是以粤语为中心的城市,我们可以做岭南文化、做港澳文化,把这些推广到大湾区里去发展。此外,我要大胆讲,政策需要有延续性。其实电影人都知道,哪里有政策有支持,我们就去哪里拍,但不要三天两头就换一个政策,这样会减弱投资者、人才、有心人在大湾区发展的吸引力。有了延续性,我们更要谈人才,人才又离不开像影视基地、产业这样的‘养分’。”

具体操作文隽、卓伯棠等有话说

湾区电影发展靠“人才、创意与剧本”

针对如何培养湾区电影人才,不少专家学者围绕着人才、创意、剧本等元素提出建议。香港著名影人文隽、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校长卓伯棠、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艺术研究院院长陶冶等嘉宾则在论坛上提出了他们更具体的观点。

香港著名影人文隽。

文隽开玩笑地建议大家“不用去读电影学院”,跟自己学写几个剧本更有效果,“成功的捷径是和成功的人合作,但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找靠谱的人合作,先把门槛降低了。大湾区有很多方面可以去发展。我们都知道要人才、要创意、要剧本,但从哪里去找这些人才?其实我们电影圈读书回来都是不成才的,王家卫本人也是读到二年级就不读了,觉得在学校教书的老师都是在外面混得不好才回学校里教书,哈哈。大家不要去香港读电影,去跟老师写一两个剧本,包你成才。另外我认为,我们不是要到北京去找明星,而是湾区要有个好项目,让他们从北京跑到南方、跑到广州来愿意拍这个片,这才是我们有底气的东西。”

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校长卓伯棠。

听完文隽的“建议”,香港浸会大学电影学院校长卓伯棠有些着急,上台就提出“一定要来电影学院读书”。“千万不要说电影不是文化,电影也是文化,文化是一定要跟学术、学校相结合的,没有学校、学术硕士和博士,文化要怎样去传承呢?”

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艺术研究院院长陶冶。

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艺术研究院院长陶冶也从电影人才的院校培养细节上入手,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出,目前广东高等电影教育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局面”,电影行业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数量上显著不足,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尚缺,这也直接导致了高水平在地化研究型人才储备不足。

从解决方法上,他观察到,目前广东省内高校办学改革的典型案例,至少在专业电影学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三个维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路径上,除了高校,他建议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广东电影行业协会等各方,相关政府部门牵头形成全省统一人才培养及相关交流联动机制也非常重要;而“广东出品、港澳加盟创作”的作品创作模式也应该继续推行。

新形势下影院端如何调整和发展?

主动出击,让科技赋能院线

影院作为直接对接观众的端口,又有哪些新变化?论坛上,众多影院代表、业界人士亦围绕影院设备,展示了CINITY高新技术、LED大屏、智能音响、虚拟拍摄等前沿的影音科技,探讨了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电影与影院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在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中山电影产业协会会长郑永同、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睿、珠江影业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笪剑、广州金国际电影城有限公司大湾区影视营运中心总监麦国伟、深圳影院联合会副会长陈文智等业界人士,围绕产业现状、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一场精彩的观点碰撞。

论坛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针对大湾区影院、电影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观影趋势,林睿指出影院除了做好自己的服务,还需要认真观察市场,谨慎做营收的分析,考虑硬件的投入和影院设备建设的成本,做好影院投资的市场分析。郑永同认为影院应该主动出击,充分利用自媒体做好影院的宣传。笪剑则表示,推动电影的发展有两个赋能。“第一是科技赋能电影发展,影院通过科技赋能,更多的让消费者走进影院,感受视听盛宴;第二是内容赋能,影院应考虑如何让影院的场景、档期更丰富,以此来激发观众的观影意愿、丰富影院的互动性,养成消费者在影院消费的习惯。”

论坛最后,各嘉宾也就影院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发表了观点。陈文智表示影院应该自我创新、自我革命、跳出影院,一定要有创新和革命精神。麦国伟也表示影院发展一定要求变、多进行尝试,让消费者来到影城有更多的体验。

采写:南都记者林文琪实习生陈嘉翰色珍卓玲

图片:受访方提供

0 阅读:10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