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拖了五年半之后,第一批美国制造的38辆M1A2T“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在12月16日凌晨“悄悄”运抵台北港,同期运达的还有4辆M88A2装甲抢修车。
(运抵台岛的M1A2T主战坦克)
所谓“悄悄”不过是民进党当局掩人耳目的说法,实际上这批坦克卸载和运输的照片在当天白天已经传遍了互联网,并且引起了一些岛民的欢呼。
这是台军30年来首次接收新坦克,台媒甚至直呼“见证历史”,把这些“艾布拉姆斯”吹成了地表最强战车。不过在我看来,“艾布拉姆斯”强不强两说,它很可能是台军接收的最后一种新坦克了。
M1A2T比起台军目前的主力装备、早该进博物馆的M60A3 TTS和CM-11“勇虎”这两种主战坦克,战斗力毫无疑问有了质的飞跃。美国还将在2025年交付42辆,在2026年再交付最后28辆。
(这批坦克的运输故意搞得神神秘秘)
这批坦克的采购合同是在2019年7月被美国政府批准的,总金额高达20亿美元(约405亿元新台币),共采购108辆M1A2T主战坦克、搭配14辆M88A1装甲维修车以及32辆运输车。
如果把合同总价平均到每辆坦克上,那么这些“艾布拉姆斯”的单价就达到了1800万美元,这样的可以说又创造了世界纪录,非常符合台当局给美国缴纳“保护费”的“人设”。
据台军称,这批坦克将被用来“保卫”台北,目前新坦克都被运至新竹湖口的台陆军装训部,后续将被部署在桃园、新竹等地,靠近桃园机场、火力发电厂等重要基础设施附近。
“艾布拉姆斯”作为台陆军最核心的装甲兵器,未来将主要用于在台岛北部进行反登陆作战,这是台军所谓“滨海决胜、滩岸歼敌”整体防卫构想的一部分。
(第一批到货的M1A2T主战坦克)
问题是,台军现在对这套战术能否奏效都没有信心,美国的一些智库和美军高层也认为“艾布拉姆斯”这样的重型坦克根本不适合打巷战。几年前台军就认为手中的“勇虎”坦克已经彻底过时,甚至无法对抗解放军装备105毫米炮的05式两栖突击车,经过评估认为需要采购500辆新坦克进行替换,但台军时任“参谋总长”李喜明认为重型坦克压根不适合岛内地形,只同意采购108辆。
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台岛内的桥梁能够通过60吨以上坦克的屈指可数,而M1A2T的战斗总重达到了仅64吨。这些桥梁的位置,解放军很可能已经侦察得一清二楚,在战时会在第一时间摧毁,阻止台军坦克进入滩头阵地。
基于这样的担忧,台军压根就没打算在台岛南北大范围运输笨重的“艾布拉姆斯”,只打算在台北附近使用,计划当作反登陆最后的“重锤”使用,有几分滩头杀手锏的意思。
(运输状态的M1A2T,可以看到安装了车长遥控武器站)
如果用“艾布拉姆斯”来打巷战,可以参考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在加沙地带的表现:面对缺乏反坦克导弹、大部分情况下只能使用RPG火箭筒,甚至“人肉输送”爆炸物的哈马斯武装,梅卡瓦依然被大量摧毁,那么台军的“艾布拉姆斯”打算怎么对付解放军的无数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
如果用“艾布拉姆斯”来反登陆,像“勇虎”一样充当移动炮台使用,又怎么活过解放军登陆前的导弹+航弹+炮弹的“洗地”?靠装甲硬扛吗?
连一些台媒都说,光靠“艾布拉姆斯”在海滩上搞反冲击,恐怕体现不了什么优势,应该与“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共同使用才有效果。
更何况,美军卖给台湾的M1A2T在性能上也谈不上多先进,要知道“艾布拉姆斯”和“艾布拉姆斯”之间性能可能天差地别。M1A2T号称达到了美军最新升级的M1A2C同等水平,结果却是在服役近20年的M1A2 SEP v 2的基础上做了缩水。
(在莫斯科公开展出的M1A1S残骸)
根据美国通用动力公司透露的规格,M1A2T实际上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型“艾布拉姆斯”坦克,旨在充分利用M1A1“艾布拉姆斯综合管理”的子部件来为外国用户提供一种低成本的M1A2方案,没有美国原装的FBCB2或JBC-P战场管理系统,用台军自研发的“锐指”系统替代。
此外,M1A2T并没有配备美军自用版本的贫铀装甲,台军也没拿到美军自用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而是提供了出口型 KEW-A1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打不穿解放军99A主战坦克的前装甲。作为2024年升级的坦克,M1A2T也没有主动防御系统,更不具备最新无人机防御措施。
从俄乌冲突的战例来看,没有什么西方主战坦克不可能被摧毁。俄罗斯已经把被摧毁和缴获的“艾布拉姆斯”拉到莫斯科去开展览了。解放军必然对台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准备了充足的应对手段。
面对解放军的攻势,台军根本不可能有取胜的希望,台军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多挺一段时间,指望美军“空降神兵”。但俄乌冲突表明,美军面对核大国压根不会直接下场,
岛内民意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对美军所谓协防的信心在2022年后大幅下降,从2021年度的65%降到了2024年11月的29.8%。区区108辆“艾布拉姆斯”的到来,根本无法扭转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