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
《封神》早在2019年就杀青了,原定档2020年。
却因故一再延期,如今,终于上映了。
看片之前,不敢期待太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国产神话大片经常是雷声大,失望更大。
比如2016年的《封神传奇》,5个亿砸进去,豆瓣评分3分。
然而这一次,不一样了。
《封神第一部》的观感是超出预期的。
名副其实的大制作、大阵容。
也绝不是华而不实的花架子。
能够感受到主创团队的用心程度。
除了宏阔巨制的观感,布景陈设,服道化,细节的打磨,毫不含糊。
众多人物的出场,多条剧情线的铺陈,杂而不乱。
讲真,作为系列的第一部,能把纷乱的线头理顺,众多的角色交代清楚,
有条不紊,平顺稳妥地推进,已是不易。
快节奏中又不乏激动人心的大场面,调动情绪浪潮渐至高峰,又能平稳回落。
令人对这个系列的后续不由充满了期待。
这将是一个崭新的独放异彩的封神世界。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少年姬发,他眼中的殷寿,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他高大威猛,骁勇善战,身先士卒,
他有智慧有谋略,带领殷商王家勇士,
骑战马跨越刀山火海,扫平冀州叛军。
姬发崇拜殷寿,渴望成为殷寿那样的大英雄。
那日,商王子殷启妖孽附身发疯弑父,又扑向殷寿的时候,姬发冲向前去,刺杀了殷启。
杀商王子是死罪,但殷寿出面说道,殷启弑父弑君,姬发杀殷启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姬发眼中,殷寿是父亲般的存在。
少年一腔热血,单纯赤诚,
外人看他是典型的“认贼作父”。
而他身在局中,只信自己看到的。
姬发看到的殷寿,是殷寿想要他看到的样子。
少年信一个人,则是万分信任,光彩处还加滤镜,不光彩之处,则处处找补。
所以,姬发信殷寿在众人面前许诺的筑祭台自焚以化解天谴。
他向殷寿告发了父亲姬昌召集四大伯候的造反之举。
龙德殿上,姬发的世界观价值观经历了一次山崩地裂。
殷寿逼迫四位质子杀了自己的父亲后取而代之。
看着一位接一位父亲的倒下,姬发从小树立起来的人伦道德价值观遭受着狂轰滥炸。
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如此不真实,心中的大厦轰然倒塌。
就算经历这样的时刻,姬发还是愿意相信,殷寿的暴虐是被狐妖所惑,
正如殷郊信任他的父亲一般。
直到殷寿杀伯邑考,做成肉饼给姬昌吃下,
直到殷寿食言,逼他取父亲首级,
直到比干挖心,狐妖现原形,
直到挚友殷郊被斩首示众,
姬发暴起,杀殷寿,完成了一次心理意义上以及行动上的“弑父”。
少年的成长历程,伴随着天真,愚昧,痛彻,推翻,颠覆。
精神之父的轰然倒塌,亲手杀死那曾经崇拜的偶像。
姬发完成了他艰难而痛切的精神蜕变。
《封神第一部》,弑父的主题过于耀眼地耸立其中。
殷寿弑父,是为谋权篡位。
不但自己弑父篡位,还鼓励他培养的质子们弑父上位。
姬发“弑父”,是在精神上摆脱殷寿的PUA,从认贼作父的英雄崇拜中清醒过来,成长为真正的自己的过程。
殷寿总是拿苏全孝的故事来说事,对质子强调:你的父亲不要你了,我才是你们的父亲。
西伯侯姬昌却对儿子姬发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成为你自己。
无论是认贼作父,还是弑父弑君,这些殷商勇士们,都在积极探索着这个哲学问题——我是谁?
弑父的过程,是精神祛魅的过程,是少年们走向成熟,踏上英雄之旅的过程。
能不能为你再跳一支舞?
狐妖不再是狐媚惑主。
女人不再为历史背锅。
封神系列中,这一处的改编,是观念的创新,是神来之笔。
来自成汤子孙的一滴血,把封印了五百年的妖狐唤醒。
她柔弱无骨,爬地而行。
她穿过众人,径直走向他,虚弱倒地。
她舔舐他的伤口,看透他的野心,要助他成为天下的王。
纣王与妲己,不是妖孽降世,魅主祸商,而是狼狈为奸,双向奔赴。
妲己一双狐狸眼睛看人间,独有一种新奇视角。
甚至,她爱惜人类的身体。
姜王后死谏,欲自戕,妲己叹道,这么美好的身体,毁掉多可惜。
一个狐妖,要修得人形须得花费上千年,这份怜惜,应是真情实感。
姜王后欲杀狐妖,狐妖反杀之。
影片中的狐妖,让人耳目一新。
导演在以一种更高维的视角在叙事,
既没有刻意营造狐狸之妖异恶毒,也没有特意美化它,
既有狐妖嗜血食人的展示,又有它无辜清澈漠然的眼神。
颇有一种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意味。
殷寿、妲己与伯邑考三人共奏的音乐舞曲,
伯邑考吹笛,殷寿击鼓,妲己翩然起舞。
笛声清越,鼓声壮烈,舞姿曼妙,艳丽无双。
这一曲高雅舞乐,悲怆恣意,美妙蚀骨,一种古典主义的美感扑面而来。
殷寿玩得尽兴,却仍未能改变伯邑考的死局。
更显这一段凄美舞曲的悲壮与热烈。
盛开之后,就是对生命的残害与凋零。
妲己着一身红衣,舞动,大笑,像一朵妖艳的罂-粟花,像不谙世事的狐狸少女。
结尾的第一个彩蛋,苏妲己着红衣绕过城墙,穿过断井颓垣,
走过尸体横陈一片狼藉,找到已经断气的纣王殷寿。
舔-舐他的伤口,这一次,徒劳无果。
狐妖现出原形,损自身精气以复原伤口,换来殷寿复活。
这个彩蛋堪称神来之笔,一把点亮了影片宏大壮阔平铺直叙的单一色调。
可以用法术吗?
相比于人世纷争的残酷与悲怆,姜子牙、哪吒与杨戬的神仙三人组倒自带一股喜剧风。
黄渤饰演的姜子牙,主动请缨,领封神榜下凡,接触封神榜的那一刻起,他就会失去修炼四十年的法术与长生不老之术。
姜子牙体恤苍生,不惜自己的修为。
到了凡间,法力全失的他,常常忘记这一茬,这就产生了一种戏谑的喜剧效果。
黄渤的喜剧天赋,延续到了姜子牙身上,造就了一个不免诙谐喜感的姜子牙形象。
与经典之作中姜子牙的正统严肃形象,大相径庭,反而别有一种趣味。
没想到哪吒是个这么虎的小子,再加上话不多一出手就够狠的二郎神,
在凡间,一开始还束手束脚,一句“可以用法术吗”得到师叔首肯之后,放开了拳脚的神仙打架,略带浮夸风。
果然,从昆仑下凡的神仙三人组,承担了本片的喜剧担当。
不过,因为是第一部,神仙们的出场及戏份都不多。
第一部是朝歌风云,侧重点是在人间,在殷商。
可以期待第二部,会有真正的神仙打架,各显神通。
《封神第一部》可以说是刷新了以往对国产神话片的刻板印象。
它当得起国产史诗级神话大片的名号。
大手笔的投资肉眼可见用在了什么地方。
光是全体演员集体练几个月马术,就可见制作团队的诚意。
骑马射箭征战四方,都是实景拍摄,不用替身,这大大增加了场面的真实感与感染力。
影片中大手笔投入的宏伟征战场面,更是非常抓人眼球,视觉音效之壮阔令人震撼。
《封神第一部》打开了封神新世界的大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期待第二部、第三部更多的精彩。
用户10xxx36
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