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罕见的“双春”年,也就是有两个“立春”,时间分别为:2023年2月4日农历正月十四和2024年2月4日腊月廿五。
两个“立春”,一个在年头,一个在年尾,首尾相顾,是很美好的寓意。老祖宗说:“大疫不过三”,确实是这样的,三年时间一到,新冠疫情就逐渐淡去了。
压抑了三年时间,很多有志青年都带着满腔热情投入到了2023年的奋斗中,相信一定可以大展宏图,收获满满。
“立春”这个节气到来,也就意味着万物复苏的春天开始了,而寒冷的冬季也就离我们远去。
在农耕时代,老祖宗为了更好的进行农业生产,经过千百年的缜密观察和总结,终于诞生了“二十四节气”。从此以后,所有人都按照这些特殊的时间节点进行播种,维护,收割,直到如今,依然适用。
今年的第一个“立春”马上就要到了,为阳历的2月4日,农历的正月十四,正好在元宵节的前一天。“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
“立春”的到来,也就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大地会脱去银装素裹的白色大衣,换上生机盎然的绿色套装。
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春打五九尾,家家迈不开腿”,意思就是说:如果“立春”在“五九”的尾巴上,那么则意味着这一年的年景不太好,因为家里人都饿得迈不开步子了。
关于“五九”,是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一般“三九、四九”时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这种计算方法是从“冬至”节气开始,每九天算一个时间节点,一直数九次,所以也叫“数九九”。到“五九”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一年当中最冷的时间段已经过去。只要把这“九九”数完,呈现在大家眼前的世界,也就焕然一新了。
从历法上看,2023年的“五九”开始的时间是在阳历的1月27日,也就是农历的正月初六。结束的时间在阳历的2月4日,农历的正月十四,这一天也恰好是“立春”节气。
也就是说,2023年的“立春”是在“五九尾”。接下来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就是“六九”的开始。
按照老祖宗留下来的俗语进行推算,那么在农业生产上,算不得是一个好年景。可能存在“倒春寒”和“秋老虎”,春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过于寒冷的话,则会导致庄稼无法为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秋老虎”带来的酷热极端天气,又会带来干旱,庄稼在最后阶段会面临无水可喝的境地,也就无法结出颗粒饱满的粮食来。
农民伯伯们没有了粮食收获,家中不能储备过冬的粮食,也就会出现“家家迈不开腿”的情况。
结语在漫长的农耕文明中,老祖宗把“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演绎得淋漓尽致。为了繁衍生息,有限的智慧可谓发挥到了极致,天文地理齐上阵,“二十四节气”这样复杂的成果能够成功诞生,这就是对老祖宗过人智慧的最有力证明。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留存下来的俗语也不一定还全部适用于当今社会。毕竟全球气候变暖,就会对老祖宗的预测造成重大困扰。
加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种植粮食不再是“看天吃饭”了,所以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我们要弘扬的是祖辈们那种迎难而上的精神,而不是全部盲目的笃信。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用户10xxx95
春打六九头,黄豆涨死牛。春打六九万物生,黄豆大丰收。春打五九末,稻谷一把壳。牛马年好种田,就怕鸡猴那二年。鸡猴年容易旱涝,不保收。
ZHL
春打六九头谁没听过?和五九尾有区别吗?但是没听说过春打五九尾。
用户15xxx34 回复 02-04 04:30
六九第一天就是六九头
踏月色而来
立春了,真正迈进癸卯年,卯东方木,冲克西方兑,酉金,希望不是血雨腥风的一年。阿弥陀佛[得瑟]
用户10xxx63
大豆 牛羊今年会很贵的
深秋知涼
立春这一天下雨🌧️
响铛铛
估计是新冠接二连三的来袭,家家户户都逃在家里。
未来已来
不看天!干死你!直接让你绝收吃干草!真假如大旱三年,吃饭就是问题了!
黄建恒
瞎扯淡!在现代农业科技的护佑下,古农谚好多都失效了,不应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