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因关税立国,今挥舞关税大棒,终将因关税而衰落

十三妖 2025-02-05 16:08:15

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挥舞起关税大棒,要加征关税,这一举动,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国际社会动荡。近些年,美国多次挥舞关税大棒,时不时发动贸易战,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减少贸易逆差。

回顾美国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美国的诞生和发展,和关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它是因关税而建国。但如今美国却在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以关税为武器,不顾国际法肆意妄为。

历史是个轮回,美国,因关税建国,今挥舞关税大棒,未来必将因关税而衰落,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呢?请诸君随我细细分析。

关税建国

美国最初是英国在北美的十三州殖民地,18世纪之初,美国尚未建国之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出口货物中,85%流向了英国,93%运往欧洲大陆,96%销往西印度群岛。与此同时,进口货物里,68%来自英国,84%来自欧洲大陆,96%来自西印度群岛。在各殖民地之间的沿海贸易,也基本被新英格兰、纽约和费城的商人垄断。从数字上来看,北美十三州看起来一片繁荣,对吧?但实际上,这里面隐藏着巨大的问题。

18世纪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依然主要围着几大欧洲列强在运转,列强从殖民地获取廉价的原材料,转身加工成工业成品高价卖出,赚取高额差价,殖民地想要与其他国家交易则会遭到宗主国的制裁,如此模式下殖民地与列强英国之间始终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为了弥补贸易逆差,殖民地商人只能从英国商人那里赊账购买货物,并且还要支付5%的利息,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殖民地的财富不断缩水。

1651年英国颁布第一个《航海条例》,条例规定运往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经过英国港口转运,英国可以在本土对这些货物征收关税。关税最终都会加进商品价格里,再加上转运运输成本,货物到了殖民地,价格高得离谱,自然抑制了殖民地人民的购买力。英国通过这种方式,从殖民地人民那里攫取了大量金银。

除了《航海条例》,英国还出台了一系列贸易政策,严重限制了殖民地的工业发展。英国不允许殖民地发展制造业,只把殖民地当作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比如,殖民地生产的羊毛、棉花等原材料,必须低价卖给英国,而英国制造的纺织品等商品,却高价卖给殖民地。这就好比一个人,辛辛苦苦种出粮食,却只能低价卖给别人,然后再高价买回来别人加工好的食品,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别人白白剥削。

这种不公平的贸易政策,让北美人民对英国越来越不满。公元1764年,英国颁布《糖税法》,对殖民地进口的糖和其他奢侈品征收高额关税,这直接影响了殖民地的经济利益。1765年,英国又出台《印花税法》,规定殖民地所使用的每一份印刷品,包括报纸、文件、卡片等,都要买一张英国的印花,也就是要缴纳印花税。这可把殖民地人民给惹毛了,他们拒绝支付印花税,还发起了抵制英国商品的运动。有些愤怒的殖民者甚至攻击英国的邮局,以此表达他们的不满。

在这些反抗行动中,最著名的当属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倾销茶叶,获得了在殖民地的茶叶专卖权,这损害了殖民地商人的利益。12月16日,一群波士顿市民乔装成印第安人,登上了停靠在港口的英国商船,将船上价值约1.8万英镑的342箱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这一事件就像一颗火星,点燃了北美人民反抗英国统治的怒火,成为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关税立国

1776年,美国终于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可独立后的美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怎么发展经济,让这个新生的国家强大起来呢?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通过关税来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保护国内的工业。

当时美国的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和英国等欧洲强国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如果不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工业,让欧洲的廉价商品大量涌入,美国的工业根本就没有发展的机会。而关税,就像是一道保护墙,可以阻挡外国商品的冲击,给美国工业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1789年,美国第一部关税法出台了。这部法律规定了81种商品的具体征税类别,采用从价征收的方式,税率范围为7.5%至15%,对于未列出的商品,则统一按5%的税率征税,总体平均税率为8.5%。虽然这个税率在现在看来不算高,但在当时,它已经体现出了美国保护本国制造业的意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政府逐渐意识到,要想让本国工业真正发展壮大,这点关税还不够。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美国不断提高关税率。1816年,美国将关税平均税率提高到了20%以上;1828年,又进一步提高到了45%左右。这些高关税政策,就像给美国的工业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让它们在国内市场上有了和外国商品竞争的资本。

关税战争

19世纪中叶,美国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发展起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工厂林立,机器轰鸣;而南方则主要依靠种植园经济,大量使用黑奴劳动,种植棉花、烟草等经济作物。

这种经济结构的差异,导致了南北双方在关税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北方的工业资本家们希望提高关税,这样可以阻挡英国等国廉价工业品的进口,保护自己的产业。而南方的种植园主们却依赖英国市场,他们需要把棉花等原材料出口到英国,再从英国进口廉价的工业品。如果提高关税,英国就会对美国南方的棉花等产品加征关税,这无疑会损害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

除了关税问题,南北双方在原料、市场、劳动力和西部新增土地等方面也存在着矛盾。南方把棉花销往英国,北方就缺乏工业原料;南方进口英国工业品,北方的产品就缺少销售市场;南方大量占用黑奴劳动,北方就缺乏自由劳动力;在西部新增土地上,北方主张禁止奴隶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南方则力图扩展奴隶制度。这些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南北战争的爆发。

1861年,南方的11个州宣布脱离联邦,成立 “美利坚联盟国”,并向北方发动进攻。北方在林肯总统的领导下,奋起反抗。这场战争持续了四年,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南北战争的胜利,不仅维护了美国的国家统一,也为美国的工业化进程扫除了障碍。战后,北方的贸易保护主义的高关税政策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美国开始动用国家力量,用高关税构筑贸易壁垒,保护国内脆弱的工业。

从19世纪中叶到19世纪末,美国的关税政策一直是以保护本国工业为主。在这期间,美国的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1861年美国通过《莫里尔关税法》,将平均税率提升到32%,1890年《麦金莱关税法》又将平均关税推高至49.5%。这些高关税政策,就像催化剂一样,让美国的工业实现了腾飞。

在高关税的保护下,美国的国内市场成为了本国工业的 “避风港”。外国商品很难进入,美国的工业企业可以在国内市场上自由竞争,积累资本,发展技术。

在19世纪末,美国终于超越了英国、德国等老牌工业强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工业国。从一个殖民地,到一个世界工业强国,美国只用了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高关税政策无疑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它为美国工业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国内市场,推动了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让美国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后来居上。

关税大棒

美国在尝到了高关税带来的甜头之后,更是在关税问题上愈发横行。20世纪以来,美国多次挑起关税争端,在国际贸易舞台上,扮演着一个任性的孩子,只要自己觉得不爽,就会拿起关税这根 “大棒”,到处挥舞,搅得全球经济秩序不得安宁。

1930年,美国出台了《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案》,这堪称美国历史上的 “神操作”。当时美国国内经济形势不太好,农产品大量积压,卖不出去。美国政府一拍脑袋,觉得是外国商品的竞争导致了这个问题,于是决定提高关税,把外国商品拒之门外。这一法案将2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平均税率高达59%。这就好比在自家门口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围墙,以为这样就能保护自己的产业。

可结果呢?这道围墙不仅没起到保护作用,反而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贸易灾难。其他国家纷纷表示不满,你美国提高关税,那我也不能吃亏啊。于是,加拿大率先对美国产品征收高达300%的关税,英国、德国、法国等国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全球贸易壁垒迅速树立,国际贸易陷入了停滞。美国的出口额从1929年的54亿美元骤降至1932年的7.8亿美元,下降了85%。工厂开工率从80%跌至不足25%,失业率从1929年的3.2%飙升到1933年的 24.9%,全球贸易总量在1932年仅为1929年的32%。这场贸易战就像一场噩梦,让全球经济陷入了大萧条,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的产品,如纺织品、钢铁、汽车、半导体等,大量涌入美国市场,对美国的相关产业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开始对日本挥舞关税大棒。从20世纪60年代的纺织品摩擦,到20世纪70年代的电视机、钢铁摩擦,再到20世纪80年代的汽车、半导体摩擦,美国对日本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贸易战。1985年,美国更是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打击日本的出口。这一系列的贸易战,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但也对全球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关税反噬下的美国经济

如今的美国,面对着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再次祭出传统手艺,挥舞起关税大棒,试图为美国国内制造业撑起一把 “保护伞”,可没想到,这把伞却成了制造业发展的 “紧箍咒”。关税的增加,使得制造业的成本大幅上升,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将生产环节转移到海外,这就导致了美国国内制造业空心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洋大人们,时代变了!二战之前,全球的经济贸易主要集中在欧洲的几大列强之间,其他地区负责供应原材料,环大西洋便能解决全球经济问题。二战之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协作体系逐步形成,美国先后向日本欧洲、韩国香港新加坡、最后是中国转移低附加值的工业体系,美国本以为一个国家承接一部分,核心工业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这个天下就翻不了天,可谁曾想有个工业体系齐备的国家不仅吃下所有外来转移的工业,并且自主创新把几乎所有的工业明珠都摘下,成为世界工业体系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避无可避!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其复杂程度、其原材料之多,单一国家想要完全吃透,非常难,所需要的资源也不是一个国家能够完全提供的,美国主导了全球工业协作体系,在技术进步、降低成本、协调全球资源上的确是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同时也在无形中拉高了美国想要进行关税战争的成本,因为你所需要原材料有可能正掌握在你所要发动关税战争的国家手中。

如今的美国,工业空心化,所以特朗普总统急着提振美国制造业,可重新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真的有那么容易吗?就拿美国的钢铁行业来说,曾经那可是美国工业的骄傲,像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在20世纪美国工业化过程中,那可是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为美国的桥梁、建筑以及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队提供了大量钢铁 。可如今呢?在关税保护下,美国钢铁行业并没有变得更强大,反而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曾经的 “美国工业实力象征”,如今却要被外国公司收购,这不得不让人感叹。

美国钢铁行业的衰落,也影响到了下游的汽车产业。汽车制造离不开钢铁,钢铁成本的上升,让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也跟着水涨船高。为了降低成本,美国的汽车企业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海外,比如墨西哥、中国等国家。这就导致美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就业岗位大量流失,很多汽车工人失去了工作。曾经热闹的汽车工厂,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只剩下那些生锈的机器,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想要恢复曾经的荣光,投入金钱是可以让机器焕然一新,可是一整套成熟的产业工人,便捷的交通物流体系,这一切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一届届政府持续不断的投入,以美国当前的政治生态,是否有能力办到?这里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还有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通货膨胀。关税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就拿墨西哥产的水果和蔬菜来说,美国约三分之二的蔬菜进口以及一半的水果和坚果进口来自墨西哥 。如果美国对墨西哥的农产品加征关税,墨西哥的农民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就会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这样一来,美国的消费者就要花更多的钱去买这些水果和蔬菜。不仅是农产品,汽车等商品也是如此。如果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汽车制造商为了维持利润,就会提高汽车的售价。消费者要么选择花更多的钱买进口汽车,要么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国产汽车。但国产汽车的价格也可能因为关税的影响而上涨,因为国产汽车的生产也需要进口一些零部件。

通货膨胀不仅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生活,也对美国的经济稳定造成了威胁。当物价不断上涨,人们的购买力就会下降,消费市场就会受到抑制。企业的生产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就会减少。为了应对通货膨胀,美国政府可能会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提高利率。但提高利率又会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抑制企业的投资和发展。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让美国的经济陷入了困境。

终章

殖民地经济模式下,各个国家只需要关注国家内部即可,能够整合国内市场的国家,便能够迅速崛起,英国本土市场过小,纵然是有着众多殖民地加持,可是在美国环太平洋铁路开通后,美国国内市场初步整合的情况下,工业产值便能迅速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个时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扶持国内市场,是能够对国家经济有着促进作用的,首先是国家内部的经济潜力还在爆发,其次那时候的国际贸易本身就不够活跃,国家之间的经济协作能力不强。

然而这一切在进入20世纪之后,开始发生变化了。1930年美国实施《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案》,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保护本国产业,结果引发了全球贸易战,导致全球贸易量大幅下降,美国的经济也陷入了更深的危机。这就像一个人在暴风雨中,试图用一块小木板来挡住所有的风雨,结果却发现自己被风雨吹得更加狼狈,此时单纯的贸易保护已不能够保护一国经济,反而拖累全球经济,为何?因为此时全球经济已然逐步形成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的雏形显现。

与贸易保护主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开放合作才是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网络,就像一个相互连接的齿轮,只有每个齿轮都正常运转,整个机器才能顺利运行。

开放合作能够让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资源、技术和劳动力优势,通过开放合作,各国可以将自己的优势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同时进口自己需要的产品。这样一来,资源就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有效的配置,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回顾美国的关税历史,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大戏。从因关税而建国,到凭借关税实现工业腾飞,再到如今肆意挥舞关税大棒,美国的关税政策见证了这个国家的兴衰变迁。曾经,关税是美国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帮助它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可如今,关税却成了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其他国家的同时,也让美国自身陷入了困境。

美国若是还想走历史老路,不断提高关税,大打关税战争、贸易战,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提振美国经济,我只想说:洋大人们,快醒醒吧,时代变了,大清都亡多少年了,还在做什么春秋大梦!

1 阅读:91

评论列表

吕苏平

吕苏平

4
2025-02-08 04:59

美国立国前是英属殖民地,英国收的税费,强盗,小偷的后代们想觉得收高了,反叛了!那不是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