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鸳鸯骂嫂的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5-03-24 14:31:20

第四十六回:“尴尬人难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偶”写了一段鸳鸯骂嫂的故事,金鸳鸯这番话中有一句“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

鸳鸯骂嫂为何骂出了宋徽宗、赵子昂,“宋徽宗的鹰”究竟是什么鹰,“赵子昂的马”又是什么马,这两句话是什么寓意呢?

“好画儿”隐藏红楼二由,暗点畸笏叟

鸳鸯嫂原本是“好话”,却谐音为“好画”,还用了儿化音,什么意思呢?我先说说“嫂”。嫂为“女叟”,“女”就不必再讲了,隐写的是大明,也就是“闺阁”,更着重于隐写永乐以后的大明。一僧一道来到青埂峰下化石为玉,先是“长谈”,长,便指的是金陵十二钗中的长陵,谈,言炎,也就是说严老爷。

严老爷便是炎老爷,盐课林老爷,“便是烟消火灭时”,隐写的是葫芦庙大火,火灭之后“回首相看已化灰”,隐写的是南明永历帝被吴三桂以柴薪之火焚化,也就是大明家事彻底消亡。鸳鸯骂嫂,就是这样的隐喻,尤其是本文要解读的这两句话。

好,即为女子。畵,“界也,象田四界”。秦可卿“画梁春尽落香尘”前托梦凤姐:“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隐写的是崇祯先安葬在田贵妃陵中,书中以秦氏“暂厝(寄灵)”铁槛寺隐写。

“畵”上之“聿”,是贾雨村“雨”的谐音,又谐音“禺”,禺即长尾猿猴,指的是建于戊申亡于甲申的大明。“聿”又指隆武帝朱聿键,石涛家事就消亡于他手,是“家事消亡首罪宁”之一隐喻,朱聿键是在福建建宁登基称帝的。

朱聿键生前以朱由榔为万历嫡派子孙,而以皇位相传。颜师古注《前汉·班固叙传》:“聿,通由也”,“聿”与“由”是通假字。

因此,“好画儿”就隐写了红楼二由(尤)。红楼二由隐写朱由检、朱由榔,我在很多文章中讲过,不再重复,必是铁证。

“好画儿”用儿化音,其实隐写的是倪二。大明朱姓出自邾国曹姓,春秋时,邾分三国,其中小邾国在郳,子孙便去邑以“兒”为姓,后来,“添作立人(《水浒传》语)”而为倪姓,倪姓是邾国第二大姓,因此是倪二。所以,“好画儿”中隐藏了“二由”。

叟,原写作“叜”,拆字法为“又灾”,意思是家中失火。《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朱元璋出生后“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而朱由榔则遭“烈火烹油”,也是“又向荒唐演大荒”之喻。

畵中有田,畸笏叟的“畸”则是残田,笏竹勿,谐音朱屋,叟即“叜”。所以,畸笏叟与脂砚斋、脂研斋以及吴玉峰、孔梅溪、曹雪芹一样,都是隐写的大明历史,其中,也隐写了作者。作者所说的“批书人”,書也有“聿”——“书中自有颜如玉。”他们都是朱明(璋为玉)的后人。

宋徽宗的鹰是什么“鹰”

鹰,鸷鸟,击杀鸟也。“凡鸟偏从末世来”,这句判词的凡鸟是个“鳳”字,隐写的就是大明中都凤阳。大明定都于朱雀之地,金陵皇城建在燕雀湖上,又是燕王迁都,所以,书中的鸡鸭、鹌鹑、鸳鸯等都是“凡鸟”,凡鸟遇鹰之击杀,就应了王熙凤的判词。

鹰“从隹”,隹逢“㛮”而为“焦”,也就是焦大之“焦”,焦,是火烤群鸟之意,也就照应了葫芦庙炸供、秦可卿“烈火烹油”,隐伏了夏金桂爱吃油炸焦骨头等等情节,隐写的就是朱由检、朱由榔的结局。朱由检称烈庙,朱由榔则是焚身于烈火。

又谐音“寅”,“虎兔相逢大梦归”,取代大明的是属虎(戊寅)的顺治,靖江王亡于庚寅,南明亡于壬寅——“彪拆虎字,寅字寓焉”,彪,正是三虎(寅)。

“鹰”是这样的寓意,问题是为何以“宋徽宗的鹰”来隐写大明之亡呢?宋徽宗是亡北宋之君,借以隐写大明之亡,然后又以南宋比喻南明。这是《水浒传》的寓意,施耐庵在书中预言,大明将如北宋那样亡于“金”,且将有南明。施耐庵认为,洪武封建诸子将是大明灭亡的“妖魔”,因此,把端王写成了九大王。

九大王指的是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年)“封建诸子”,封了九个儿子为藩王。其实,大明“开封”总共是十大藩王,施耐庵没有写靖江王。

“四大名著一脉相承”,《石头记》借用《水浒传》的这一寓意,也就把宋徽宗与“鹰”联系了起来。《礼记·月令》曰:“惊蛰之日,鹰化为鸠。”鸠,就是九鸟。

《石头记》的“鹰”是出自《礼记》中的这句话吗?肯定是。林黛玉所说的《时宪书》一句:“鸿雁来宾”,就出自《礼记·月令》。鸿雁也是鸟,依然是大明的隐喻。《时宪书》指的是历代皇帝颁发的历书,尤其到了明朝,《时宪书》必须是钦天监颁发,民间私刻盗刻是杀头之罪。

《水浒传》只是预言大明将有南明,石涛与八大山人却是见证了南明灭亡。宋徽宗封端王,其封爵地是端州。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在肇庆登基称帝,肇庆就是端州。

“宋徽宗的鹰”隐写的是康熙元年南明灭亡,在端州登基的朱由榔“回首相看已化灰”。这一年是壬寅年,鹰谐音的就是“寅”。

“赵子昂”的马隐写康熙元年

赵子昂名孟頫,号松雪道人,南宋遗民,做了大元的官,所处的时代与石涛、八大山人一样,都是经历了末世的宗室遗民。而且,宋徽宗、赵孟頫都是赵宋皇室的大画家、大书法家,《石头记》的两个作者也是宗室遗民,且其艺术成与赵子昂比较也不遑多让。

然而,石涛与八大山人不仅仅因为这样的原因以“赵子昂的马”入书,这一句是紧接着“宋徽宗的鹰”而形成互文,还是隐写的南明朱由榔的结局,这其中还归结了“曹雪芹”。

昂,“日升也,一曰明也”,昂,就是“明”。赵子昂名孟頫,这里也有讲。孟,是“梦”的谐音,是开始的意思,大明第一梦便是“天香梦”,是大明太祖出生之梦。“孟”,还隐写了石涛的家史,他们家本是仁祖的嫡长子,却被朱元璋说成是“孟兄”,也就是庶出的长兄,所以,书中就有个“假母”。

頫,“逃亡貌”,这个字有逃亡的意思。永历十五年(1659年)清明期间,朱由榔乘大船逃到“面店”阿瓦避难——“清明涕送江边望”写的就是这段历史。甄士隐、甄宝玉,“甄”中之“瓦”,以及“瓦灶绳床”,也都隐写了“頫”。

“赵子昂的马”,此马暗喻属马的康熙。焦大骂“爬灰”,被关进马圈,嘴里塞马粪,就是这一句话的情节解读,隐写的就是“赵子昂的马”。

马,还隐写了大明亡于属马的“闯”,冯渊之“冯”为二马,第六十五回“二马同槽”,写的就是大明、南明亡于“马”。

赵孟頫号松雪道人,其中的“雪”假语为曹雪芹的“雪”,在《石头记》中写的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朱由榔被吴三桂以弓弦缢杀于篦子坡金蝉寺,然后纵柴薪之火焚化——“回首相看已化灰”。因此,“贾家”的结局就是“爬灰”,哪里是什么贾珍与秦可卿的风流事?

《石头记》铁定隐写的是大明兴亡历史,在鸳鸯骂嫂这段话中,还有更深刻的隐喻,活脱地描写了大明太祖、康熙的状貌。这些事,咱们今后再讲。

0 阅读:123
绿野萍踪文化行

绿野萍踪文化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