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曹玲娟
“我们兴奋地看到水晶吊灯升起,上次在上海大剧院看到这一场景还是2004年的英文版。”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音乐剧《剧院魅影》中文版总制作人马晨骋说。
2023年4月19日,《剧院魅影》中文版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升灯仪式”直播,作为剧目标志性符号的水晶吊灯缓缓升起——至此,长达20天的技术装台工作完成,一座原汁原味的“巴黎歌剧院”落成,剧组进入演员的舞台合成。
《剧院魅影》中文版水晶吊灯在上海大剧院升起
这部世界级经典巨作的首个中文版本,即将于5月2日在上海大剧院开始首场预演。
《剧院魅影》中文版制作人赵晨琳介绍,本次全套使用了世界巡演版的制作和班底。为了保障演出质量,从3月31日晚开始,剧目将“绝无仅有”地在上海大剧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装台及合成。
装台涉及复杂的机械装置安装、悬吊点位、庞大的舞美道具进场等,技术团队需要对剧场进行至少3次技术考察,包括图纸检测、现场结构勘察、承重计算等等。演出所有设备,需要22辆40尺集装箱的货车运输,单卸货就要花整整三晚。
为了中文版技术合成,40多名国际制作班底由世界各地飞抵上海,参与整个演出的搭建和调整。机械、灯光、音响、假发、服装、特效化妆等各部门,都由曾负责《剧院魅影》在全球多个版本的原班团队亲自上阵。巡演期间,中方巡演团队将超过120人,其中技术团队人数多达40余人。
舞美场景的复杂程度,单从“地下湖”这一场景就略见一斑。为了营造湖面烟雾缭绕、如梦似幻的效果,剧组将使用280余支蜡烛、250公斤干冰和10台烟雾机。
水晶吊灯是《剧院魅影》的标志,由6000颗珠子组成,每串有35颗珠子,3米宽,重达1吨。整个剧场舞台景框被镶以厚重的浮雕金边,“巴黎歌剧院”跃然眼前。而每场演出的自动化舞台指令高达120个,共有22次布景变化,平均每5分钟就会更换一次置景,为观众呈现一出视觉盛宴。
从剧目创排、到服装假发,每一个环节都遵循着从西区、百老汇延承而来的工业化流程。服装全部忠于1986年魅影首演时,传奇的服装设计师玛丽亚•伯约森的设计手稿,并由经验丰富的服装制作者手工制作。为了还原19世纪巴黎歌剧院的辉煌背景,全剧打造了230余套华美戏服。此次来上海演出,服装共装了35个大木箱。
服装洗护也大有讲究。剧组随行设备中,洗衣机、烘干机、熨烫机、干洗机一应俱全,妥善照顾所有戏服,保障每场演出都光彩依旧。
记者在上海大剧院后台看到,剧中大批服装华丽炫目,遍布蕾丝、钉珠等装饰,这类戏服只能人工手洗。所有角色的假发,根据演员头围纯手工打造,制作一顶假发需要40小时至70小时。整个服装假发团队就有9人,此外每场演出还需要11位换装员协助演员快速换装。
上演35年后,音乐剧《剧院魅影》4月16日在美国纽约市美琪剧院的掌声中落幕,告别百老汇舞台。在百老汇《剧院魅影》转入“休眠”,同时,其中文版在上海被“唤醒”——《剧院魅影》中文版首演正在倒计时,观众即将听到用中文呈现的夜之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