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71岁的梁秋实和73岁的妻子程季淑去商场逛街,两人并肩走的时候,妻子一个意外的举动,竟然让两人从此阴阳两隔。梁秋实悲痛无比,发誓不再娶,转头第二年的时候却迎娶了小他28岁的女明星。
01
梁秋实浙江省杭县人,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判家、翻译家。
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研究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而且他还是中国散文著作版保持的最高纪录者。仕途一帆风顺的他,在感情上却非常的不顺,梁秋实一生中经历过2个女人,一位是程季淑,一位是韩菁清。
18岁的梁秋实还在上清华大学的时候父母就给他安排了一门婚事,对方是一位中学老师叫程季淑。
原本梁秋实对这种包办婚姻是不屑一顾的,但是听姐姐说对方上过新式学堂,长相白净,温柔贤惠,这让他不免有点好奇,对方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女子。
经过几次书信的来往,梁秋实对程季淑更是好奇,他提议两人见一面,而程季淑碍于男友有别一直迟迟不肯见面。
最后在梁秋实大姐的引荐下,两人终于见了一面。
梁秋实渊博的学识让程季淑倾慕不已,程季淑优雅的谈吐也令梁秋实一见倾心。
很快两人迅速的陷入了热恋中。
好巧不巧的是梁秋实要去美国留学,走之前两人交换了信物,梁秋实给程季淑一块手表,程季淑则给梁秋实送了一幅自己绣的“平湖秋月图”,两人不舍的依依惜别。
三年中两人互相通信,诉说衷肠,梁秋实也在信中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毕业了一定回国迎娶她。
三年之后,梁秋实毕业回国,迎娶了程季淑。
婚后,贤惠能干的程季淑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还为梁秋实生下了三女一子。
两人相依相伴的52年中,梁秋实翻译了“莎士比亚全集”,妻子程季淑成了他的好帮手,帮忙装订成册。
然而这美好的爱情再一次意外中戈然而止。
1974年这天,71岁的梁秋实和73岁的程季淑去逛商场,两人并肩行走着,突然程季淑发现梁实秋的鞋带开了,于是便弯腰替他系上,谁知此时一个梯子不偏不倚地砸向了程季淑。
程季淑不治身亡,梁秋实悲痛欲绝写了一首悼念亡妻的诗:“我像一棵树,突然一声雷劈,树干只剩下半批,这辈子只有季淑一人,后半辈子不会再娶。
02
然而,一年后,梁秋实却迎来他的第二春。
她叫韩菁清,年方28岁,是位颇有才华的一名演员。
此时已经74岁的梁秋实对韩菁清展开了热烈的追求。
一个对爱情有信仰的人,应该珍惜每一次心动的时刻,然后勇敢追寻下一次在下一次然后再下一次。
热恋后的梁秋实犹如年轻人一般,每天都会给韩菁清写情书,有时候一天一封,有时候一天3.4封。有时候甚至会来到韩菁清楼下,两人牵手散步,一起去消夜。
梁秋实短短2个月就给韩菁清写了20万字的情书,对韩菁清的称呼也从“菁清”、到“清”、到“亲亲“、到“小娃”。
韩菁清也是经历过2段失败的感情,虽然她非常理性的来对待梁秋实的追求,但是梁秋实热情洋溢的求爱信还是打动了她,于是她抛开了世俗的眼光,决定嫁给梁秋实。
当梁秋实宣布两人结婚的消息时,台湾一片哗然,很多人并不看好这段婚姻。反对的原因大致是:“梁秋实原配妻子刚过世,扭头便娶一个戏子,而且两人身份悬殊太大?”
梁秋实的学生还专门组织了“护师团”,然而梁秋实娶韩菁清的决心非常的坚决。
梁秋实不顾众人的反对,坚持娶了小28岁的韩菁清,并且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梁秋实在给韩菁清情书中写道:“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
他们不被看好的婚姻,两人生活了13年,晚年的梁秋实听力不好,需要佩戴助听器,而且还患有糖尿病,韩菁清不仅没有一丝的抱怨,还对梁秋实照顾有佳。
1987年,梁秋实因病去世,享年84岁。
03
梁实秋曾经把婚姻比作“蛤蟆跳井”。蛤蟆可以跳水,却永远跳不出那口井。
而梁实秋却打破世俗的观念,勇敢追求自己的爱情,并没有在乎旁人的风言风语。
尽管他的决定受到了许多反对和质疑,但他仍然选择娶韩菁清,并举办了盛大的婚礼。
他坚守自己的感情,不愿成为圣贤也不想追求超凡脱俗,只愿与所爱的人相守,这展示了他对真爱的执着。
我们在追求幸福时应该坚守自己的选择,不被他人的评判和社会观念束缚。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伴侣,无论年龄、身份悬殊或他人的眼光如何,真爱与幸福是最重要的。
这段爱情故事提醒我们勇敢面对爱情,坚持自己的选择,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