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国7月154亿的芯片出口额,再看中国芯片出口,差距太大了

观史纪实体育 2024-09-13 18:04:34

2023年7月,全球芯片市场迎来了一条令人玩味的新闻:美国芯片销售额时隔五年再度超越中国,引发业界热议。有人欢呼雀跃,认为这是美国芯片霸权回归的信号;有人冷静分析,指出这不过是美国“吸血式增长”的短期效应;也有人将目光投向中国,期待着中国“芯”力量的强势回应。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科技战中,中美两国无疑是舞台上的主角。一面是美国试图凭借技术封锁和政治手段遏制中国崛起;一面是中国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突破技术壁垒。

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较量中,究竟谁才能笑到最后?

表面上看,美国芯片产业似乎在2023年7月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数据显示,美国当月芯片销售额达到了15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0.1%,而中国则为152亿美元,屈居第二。

但这看似亮眼的数据背后,却隐藏着美国芯片产业难以掩盖的焦虑和隐忧。

美国芯片销售额的短暂反超,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盟友的“吸血效应”。通过芯片法案,美国一方面巨额补贴本土芯片企业,吸引海外企业赴美建厂,另一方面则不断升级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之外。

然而,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芯片产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

**首先,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芯片制造能力不足。**长期以来,美国过度依赖海外代工,导致本土芯片制造能力萎缩,产业链条断裂。

以台积电为例,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在美国政府的“威逼利诱”下,于2020年开始赴美建厂,计划投资高达650亿美元。然而,四年过去了,该工厂至今未能生产出一颗高端芯片。高昂的生产成本、缺乏熟练工人、文化差异等因素,都成为制约台积电在美国发展的瓶颈。

**其次,美国芯片企业经营状况堪忧,创新能力下滑。**曾经风光无限的芯片巨头英特尔,如今却陷入困境,成为美国芯片产业衰落的缩影。

由于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技术更新缓慢,英特尔近年来业绩持续下滑,市值大幅缩水。2024年,英特尔股价一度暴跌26%,引发股东集体诉讼。为应对危机,英特尔不得不大规模裁员,并变卖资产以求生存,陷入“一步错,步步错”的恶性循环。

**最后,美国政府的芯片政策“治标不治本”,甚至适得其反。**芯片法案看似投入巨大,但390亿美元的补贴对于整个芯片产业的研发投入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且,政府的过度干预也扭曲了市场机制,不利于芯片产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与美国芯片产业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芯片产业在逆境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保持着稳步前进的态势。

尽管面临美国的打压和封锁,但中国芯片产业依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芯片出口额达到76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

中国芯片产业的逆势增长,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首先,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制造能力,**这是发展芯片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对芯片制造领域的投资,新建了一批先进的晶圆厂,芯片产能持续提升。

**其次,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这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对芯片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将为中国芯片企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

**最重要的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芯片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芯片产业发展,例如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税收优惠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等。

除了政策支持,中国芯片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寻求技术突破。近期,中国一家公司成功研发出了氢离子注入性能优化芯片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这项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将有力推动中国芯片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虽然在短期内给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也加速了中国“去美化”的进程,倒逼中国芯片产业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中国“去美化”战略,并非是要完全脱离美国技术,而是要构建自主可控的芯片产业链,降低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

**1、加大对芯片制造设备的投入。**2024年上半年,中国购买芯片设备超过250亿美元,位居全球前列。这些先进的制造设备将为中国芯片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扶持本土芯片企业发展。**中国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支持本土芯片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

**3、加强人才培养。**中国正在大力培养芯片产业人才,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去美化”战略的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以中芯国际为例,这家中国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其2024年上半年营收约为263亿元,同比增长约23%。

中芯国际的快速发展,表明中国芯片产业在“去美化”的道路上正在取得越来越多的成果。

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打压,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扰乱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稳定,最终将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

芯片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完成芯片的全产业链布局。美国试图通过“脱钩”和“封锁”来维护自身的科技霸权,只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面对当前全球芯片产业的复杂形势,合作共赢才是唯一出路。各国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加强对话与合作,共同维护全球芯片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一直主张开放合作,愿意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不仅将造福中国人民,也将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中国“芯”力量的崛起之路,充满机遇和挑战。但我们相信,只要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中国芯片产业一定能够突破技术壁垒,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成熟工艺和先进制程如同两条并行的轨道,承载着不同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路线。

美国长期以来专注于先进制程的研发,追求更高的芯片性能和更小的芯片尺寸,试图在高端芯片领域保持绝对优势。

然而,随着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先进制程的研发成本越来越高,技术难度越来越大,商业化周期也越来越长。

相比之下,中国则更加务实地选择了“两条腿走路”的技术路线,既重视先进制程的研发,也不放弃成熟工艺的迭代升级。

中国芯片企业在成熟工艺领域的积极布局,正在逐渐改变全球芯片产业的格局。

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的成熟工艺芯片市场需求。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成熟工艺芯片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中国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正在逐步蚕食着原本属于欧美企业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中国在成熟工艺领域的积累,也为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芯片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材料、设备、工艺等多个环节实现突破。中国企业在成熟工艺领域的经验积累,将有助于其在先进制程领域的技术攻关。

正如台积电研发处长所言:“中国大陆的成熟制程,迟早会依靠低成本横扫世界。”

面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美国的一些政客和媒体开始感到不安,试图渲染“中国威胁论”,鼓吹对中国进行更严厉的技术封锁。

然而,这种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只会加速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去美化”进程,最终损害美国的自身利益。

芯片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在芯片领域的先发优势,吸引了全球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也是其能够保持技术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芯片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海外芯片人才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

中国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创业,为他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平台。

例如,中国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专门用于支持芯片产业的发展,其中一部分资金就用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此外,中国还鼓励高校开设芯片相关专业,加强芯片人才的培养,为芯片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中国在芯片人才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越来越多的海外芯片人才选择回国发展,加入到中国“芯”力量的建设中来。

相信随着中国芯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必将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打造出一支强大的中国“芯”引擎,推动中国芯片产业走向世界领先水平。

当前,全球芯片产业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

一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物联网、5G通信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对芯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芯片产业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也为芯片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美国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抬头,扰乱了全球芯片产业链的稳定,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来,中国芯片产业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球芯片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芯片产业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掌握更多关键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同时,中国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芯片产业链,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共同推动全球芯片产业朝着更加开放、包容、共赢的方向发展。

中国“芯”力量的崛起,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在全球芯片产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创造芯片产业更加美好的未来。

信息来源:深圳电子商会——中国半导体进出口暴增的背后

中国网——美国的芯片扩张计划缘何失败?

电子技术应用ChinaAET——美国芯片销量,五年来首超中国

央视财经——3万亿美元巨头,股价暴跌!一周蒸发超4000亿美元!市场为何“芯”慌?

0 阅读:1

观史纪实体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