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一,全红婵家热闹过年例!十几桌酒席、十八道菜,场面超暖心

整点薯条去 2025-02-09 14:37:25

正月十一,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结束了年假回归工作,但在全红婵的家乡——迈合村,春节的热闹却才刚刚进入高潮。这一天是当地传统的年例,全村家家户户都要一起好好热闹一番,而全红婵一家今年更是办得比往年更加隆重,成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年例:比春节还热闹的盛宴

在广东一些地区,年例可谓是比春节还要看重的节日,全村人在这一天都会敞开家门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吃酒席。全红婵一家自然也不例外。去年摆了9围,今年直接升到十几围,把家里大院坐得满满当当。

全家上下忙得不亦乐乎,年例酒席上大多数家庭选择专业厨师承办,菜色精致、分量十足。一桌18道菜,十几个人围坐一桌,鸡鸭鱼肉、煎炸焖炒,样样齐全,还有满满的年味酒水和应节美食。全家的亲朋好友欢声笑语,盛宴之间氛围异常热闹。

更有趣的是,广东年例上的“标配”少不了各种大包小包——饮料、雪饼、水果……这些都是亲戚朋友来串门时的贴心礼物。

全红婵家门口一早便堆满了大箱大袋的饮料和零食,村里邻里互访时常用的“走心礼物”。

吃完年例,这些剩下的礼物,不是就地分给亲朋,就是被带回家。可以说,这一天不仅饭菜丰盛,还“吃得好,拿得多”,简直双丰收。

全爸爸成“主角”:忙得开心,热闹得幸福

今年的年例,全红婵本人依然缺席。作为中国跳水队的“顶梁柱”之一,她早已回归训练,没法在家热热闹闹一起过年例。不过,虽然全红婵不在家,家里依然张罗得红红火火,而她的爸爸全进华则是这场“节日大戏”的绝对主角。

曾经是厨师的全进华,这次没在厨房忙活,而是全程负责照顾客人。从亲戚朋友到左邻右舍,来一家就是一场热情交谈,招呼之间让人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幸福感。此时此刻,他不仅是这场酒席的主人,更像是一个村里的“知名人物”。

全进华自己还特意请了好几位老同学老朋友来家中聚会,大家一边吃一边聊,有说有笑。从报道中得知,全爸爸见到这么多熟人、亲友都到场,脸上满是笑容,那种从骨子里溢出的开心和满足,让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饮食丰盛又讲究,年例背后的小细节

全家的年例酒席统一由专业厨师团队承办,每道菜的摆盘和口味都堪称一绝。这样的标准化年例不仅让菜品质量高,而且减轻了家庭的负担,吃完后只需将菜碟、桌布放回指定的筐中,承包团队会统一收拾带走。不然像这样的年例场面,如果自己洗盘子、清理桌子,恐怕能忙到怀疑人生。

当然,有些细节更显趣味,比如在迈合村,酒席现场是没有垃圾桶的。客人吃过的零食袋、一次性筷套之类的垃圾直接扔地上,酒席结束后一起清扫,这样既显得自在又方便统一整理。这些天马行空的小习惯,构成了迈合村独特的年例文化。

全红婵缺席的遗憾,被热闹弥补

遗憾的是,全红婵本人已经是连续多次缺席家乡的年例了。作为职业运动员,她投入训练的时间远比任何人想象得多。在迈合村的村民心中,全红婵的成就已经成为村里的骄傲,她不能回来过年例,大家也都理解,甚至更以她为傲。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远在训练基地,但全红婵的身影依然有一种“不在场却存在”的温度。村里的邻居和亲戚们无一例外地在谈论她,家门口的客人堆里,或许少不了聊起“全红婵今年跳得怎样”,“她啥时候上场比赛”这样的话题。

不得不说,全红婵的爸爸全进华,因为女儿的成就,也成为了村里一“自豪标杆”,见人打招呼时满脸笑容,甚至还难掩自己的害羞。这种朴实而真挚的幸福,打动了每一个关注全家的眼睛。

大团圆的热闹,透着千百年来的年味儿

全红婵家的年例,无论是丰盛的菜肴、热闹的亲友聚会,还是广东乡村中特有的“村落狂欢”,都充满了传统年味。这种年例文化本身,就像是一种延续千百年的乡俗,承载着亲情与邻里情的浓浓纽带。

全红婵一家虽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但看得出,他们用心呵护每一年、每一场年例的欢聚时光。而这些场景正是中国千万村落普通年例的缩影:一桌菜、一群人、一些话,围绕的不仅是山珍海味,而是浓得化不开的年味和人情。

愿全家人每一年都平安顺遂,愿全红婵在下次合适的机会能回到家乡,和亲友一起围桌吃饭,感受那份属于迈合村的喜庆与温暖!

0 阅读:20

评论列表

芦苇

芦苇

1
2025-02-10 12:31

成名前她家有这么多人吗?

整点薯条去

整点薯条去

疯狂的薯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