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国产技术真争气,时隔14年的两场奥运会,这样的转变让人欣慰!   2022年北京

国产技术真争气,时隔14年的两场奥运会,这样的转变让人欣慰!   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在举行,而北京也有幸成为了世界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也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两届奥运会时隔十四年,而这十四年也间,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非凡的进步。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穿着的装备还是国外品牌。而本次冬奥会,中国运动员穿着的装备已经是国产品牌,2008年,我们的技术难题是在奥运会上通信业务能否适应国外发布的3G标准,而本次冬奥会上,国产5G通信技术已经处于全球领先位置,而我们的国产阿里云,更是成为了奥运会全球指定云服务商。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核心数据100%运行在阿里云上,这也使得本次冬奥会成为了历史上的首届“云上奥运”。以此次冬奥会中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为例,依托云计算,这里的智慧集成和数字孪生平台接入36个系统,近10万点数据,再加上智能算法,能够自动调节场馆内的空气、照明设施,对于比赛冰面的温差更是能够控制在0.5度之内,大大超过国际奥委会1.5度误差的标准。   而使用阿里云对赛事进行全程转播,也是此次冬奥会的一大亮点。云转播技术,借助阿里云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合作开发的奥运转播云OBS Cloud。本次冬奥会超过6000分钟的精彩内容全程采用4K的超高分辨率,部分比赛和开幕式还提供了8K的极清分辨率。不仅如此,多路摄像机提供的信号还能在云端自动合成360度AR视频,能够随时暂停和调整视角,这种类似于科幻电影中“子弹时间”的观赛体验让人印象深刻。   不仅如此,云计算还在节能减排上有着非常大的优势,借助云转播平台,本次赛事转播被拆分成了前端的信号采集、云端的编辑处理,最后的导播制作三大环节,海外转播方能够直接在云端建立自己的内容创作、管理和分发系统,大大降低了转播成本,提高了效率。   以往的奥运会都要搭建临时机房,用完就会遭到拆除,但这次冬奥会上,云数据中心代替了传统机房,避免了浪费,位于张北的冬奥数据中心更是实现了100%无机械制冷,年能耗比低于1.2,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总的来说,本次冬奥会上,国产技术大量替代了过去的进口技术,这样的转变让人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