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怕长期卧床?医生:你可能忽视的并发症,正在悄悄危害健康

绿夏聊养护 2025-01-29 03:52:22

引言:

对于很多人来说,卧床休息可能是因为伤病或手术后的必需。然而,长期卧床的危害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你是否知道,仅仅是几天的卧床不动,就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的“隐形杀手”?更糟糕的是,这些并发症常常在患者恢复期间悄然发生,往往直到症状明显时才被发现,而此时,许多问题已经变得复杂,甚至不可逆。

当你看到身边的人因为疾病或伤痛需要长时间卧床时,你也许会想:“休息是最好的治疗方法”。但事实上,过度的卧床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松和休息,它往往是一个健康隐患的“温床”。本文将带你了解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并探讨如何避免这些问题。



1.血栓:静脉血栓的“无声杀手”

长期卧床最直接的影响之一就是血液循环的缓慢。当身体处于静止状态时,血液的流动速度会降低,特别是在下肢,容易导致静脉血液滞留,从而形成血栓。这种血栓如果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部,就可能引发致命的肺栓塞。

“血栓通常会在静脉中形成,尤其是在下肢。长期卧床的人,尤其是老年患者、手术后患者、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最容易发生。”医生指出,除了卧床,肥胖、吸烟、心脏病等因素也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如何预防:为了防止血栓形成,患者应定期进行下肢活动,哪怕是小范围的脚踝转动,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此外,穿戴弹力袜、使用抗血栓药物或进行机械性腿部压迫治疗,也是常见的预防措施。

2.褥疮:“卧”出来的痛苦

长期卧床可能导致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到压迫,导致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形成褥疮。褥疮通常发生在臀部、背部和脚跟等部位,常见于身体长期处于同一姿势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和严重虚弱的病人。

危害性:褥疮不仅仅是皮肤表面的伤口,它可能引起深层感染,甚至进入血液系统,导致败血症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而且,褥疮一旦形成,很难完全治愈,且需要长期护理和治疗。

如何预防:定期更换卧姿,每两小时一次,避免局部压力的长期作用;使用专业的防褥疮床垫;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营养支持也非常关键,增强免疫力能帮助皮肤自我修复。

3.肌肉萎缩与骨质疏松:久卧不动的“沉默摧残”

肌肉是人体维持运动和姿势的关键,当我们长期卧床不动时,肌肉会因为缺乏活动而萎缩。同时,骨骼由于缺乏负重和运动,也会逐渐丧失密度,导致骨质疏松。尤其对于老年人,长期卧床很容易造成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甚至造成严重的骨折风险。

“长期卧床会使人体的代谢水平下降,肌肉逐渐消耗,而骨骼中的钙质也会流失,增加骨折的风险。”医生指出,卧床久了,关节也会因为缺乏活动而变得僵硬,这时的恢复往往比想象中更困难。

如何预防:定期进行被动或主动的关节活动,即便是在床上也可以做一些小范围的伸展运动;加强营养摄入,尤其是蛋白质和钙的补充,以保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如果可能,进行一些负重训练或物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4.肺部感染:卧床导致的呼吸障碍

长期卧床的另一大并发症就是肺部感染,尤其是肺炎。由于长期保持卧姿,肺部的排痰功能下降,呼吸道分泌物容易积聚,成为细菌感染的温床。特别是老年人、免疫力较低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

症状表现:患者可能会出现持续咳嗽、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病情一旦加重,可能迅速发展为重度肺炎,甚至需要住院治疗。

如何预防:鼓励卧床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和定时翻身,帮助肺部排痰;适当进行体位变换,避免分泌物聚集;保持卧室空气流通;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必要时可以通过吸氧等手段来改善呼吸功能。

5.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的“心灵之痛”

长期卧床不仅影响身体,还对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对于长期面临疾病的患者,孤独、无助、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逐渐显现,甚至可能导致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

“长时间的卧床和身体机能的丧失感往往会让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别是老年人,他们的社交圈子往往有限,缺乏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心理专家表示,长期卧床的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失眠、易怒等症状。

如何应对: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保持积极的沟通,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情感陪伴;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增加社交互动,帮助其保持良好的心态。

6.总结:卧床并非“安静的康复”

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不容忽视,尽管患者可能因伤病需要短暂休息,但过度的卧床往往会带来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负面影响。对于患者及其家属而言,理解这些隐性风险,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健康损害。正如一句话所说:“健康不等于没有病”,它是一个身体各系统协调工作的结果。卧床固然是治疗和恢复的一部分,但恢复的过程不能止步于床上,适当的活动、早期的康复干预以及心理支持同样重要。通过正确的护理和科学的管理,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0 阅读:5
绿夏聊养护

绿夏聊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