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寒宫温差利用,高原种植数据,商场绿植需谨慎
在养殖领域,有许多独特的方面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就像标题里提到的看似不相干的内容,其实都蕴含着养殖的智慧。
先说说温差利用。在养殖中,温差是个很关键的因素,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养殖环境下。比如说在我国的新疆地区,这里的昼夜温差非常大。有位养殖户老李,他养的是一种冷门的绿植——玉露。玉露这个品种和普通的绿萝、吊兰不太一样,它喜欢凉爽的环境,尤其是在夜晚温度较低的时候,它的生长会更好。在新疆,白天温度能达到30度左右,夜晚却能降到15度以下。这种20多度的温差,对于玉露来说是非常适宜的生长条件。玉露在这样的环境下,3个月左右,它的叶片就会变得更加晶莹剔透,而且会冒出更多的新叶。
再来说说高原种植数据。西藏有一片高原地区,海拔在3000米以上。当地的一位农场主小王尝试在那里种植人参果。人参果这种水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比较特殊,它需要充足的阳光,但又不能有太高的温度。西藏高原地区的昼夜温差大得惊人,白天能达到25度左右,晚上可能只有10度。而且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小王根据这些数据,发现人参果在这里种植,生长周期大概需要1年左右。相比在云南的低海拔地区,那里人参果3 - 4个月就能收获,虽然这里的产量没有云南那么高,但是果实的质量非常好,口感更甜,营养价值也更高。这就说明了不同地域的环境数据对于种植的影响非常大。
然后讲讲商场绿植需谨慎这个点。商场里很多人喜欢养绿植来美化环境。我一个网友小赵,他在自己家楼下的商场租了个小店面卖饰品。他在商场里摆了几盆散尾葵,想着可以净化空气,还能让店面看起来更有生机。刚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散尾葵这种绿植,在普通的室内温度下,只要一个月浇一次水就可以长得很好。但是随着季节的变化,商场里的空调温度忽高忽低的,而且通风也不是很好。大概过了2个月左右,散尾葵就开始出现叶片发黄的情况。小赵咨询了一些植物爱好者才知道,散尾葵比较适合在温度相对稳定,空气流通的环境下生长。商场里这种环境其实很不适合它。
这时候再回头看看这些养殖的情况,会发现有很多可以互相借鉴的地方。就像刚刚提到的玉露在新疆的养殖,在养殖场里要特别注意夜间的温度控制。如果是在南方的养殖场,比如广东地区,昼夜温差小,晚上温度降不下来,那么就不能像在新疆那样种植玉露了。南方的气候比较湿热,这个时候或许可以种植一些耐热的品种,像金心吊兰。金心吊兰在25 - 30度的环境下生长得很好,而且半个月的浇一次水就可以。它和玉露的养殖条件差异就很大。
还有北方干冷的养殖场,比如河北北部的一些养殖场,如果种植人参果可能就需要采用特殊的温室大棚技术,来模拟西藏高原那种昼夜温差大,但是又能控制好温度的环境。毕竟河北北部冬季很冷,夏天虽然热但是降水也比较集中。这种环境下种植人参果就和西藏高原的方式完全不同。
再说说商场绿植。如果是在北方的商场,像哈尔滨的商场,冬季室内有暖气,温度比较高,湿度低。这时候适合种一些比较耐旱,适应高温环境的绿植,比如虎皮兰。虎皮兰一个月浇一次水就够了,而且它能适应比较干燥的环境。但是如果在南方的商场,像厦门的商场,湿度比较大,温度也比较恒定。就可以选择散尾葵或者绿萝之类的绿植。不过就像前面小赵遇到的问题,在商场这种特殊环境下,哪怕是适合的绿植也需要谨慎养护。
像有一种比较冷门的绿植叫佛珠吊兰,它和玉露比起来,佛珠吊兰更耐干旱,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更广一些。玉露需要比较湿润的环境,在温度低于10度或者高于25度的时候,生长就会受到抑制。而佛珠吊兰在5 - 30度都能正常生长,而且如果缺水一段时间,它的珠子也不会轻易干枯。再看看文竹,文竹在室内养殖的时候,对光照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它不像仙人掌那样耐旱,一个月不浇水就可能枯萎。文竹比较适合在稍微阴凉一点的环境下生长,和佛珠吊兰那种对强光有一定耐受能力的情况不一样。
我听说在东北的一个小镇上,有个养殖户尝试在自家的院子里种植一种叫弹簧草的绿植。弹簧草是球根花卉,喜欢阳光,在湿度不是很大的环境生长较好。它和前面提到的几种室内绿植又完全不同。它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大概3年左右才能长出比较成熟的球根。在南方的一些地区,由于湿度大,温度高,弹簧草可能会容易腐烂。而在东北这样气候比较寒冷干燥的地区,如果养护得当,弹簧草可以健康生长并且在春天开出淡红色的小花。
这里还有个关于养殖时间和品种选择相关的事情。比如说在南方的海南,那里阳光充足,温度常年较高。有个养殖户养殖蝴蝶兰,蝴蝶兰这个品种对光照和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它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但是不能暴晒。在海南,养殖蝴蝶兰需要在温室里控制好温度和光照。一般从种下球根到开花,大概需要6 - 9个月的时间。如果是在北方的一些大型花卉养殖场,要养殖蝴蝶兰就需要更加精细的调控。冬天要把温度控制在15 - 25度之间,而且要避免强风。这是因为南北地域差异导致的植物生长环境的不同。
回到商场绿植的话题,在一些大型综合商场里,由于人流量大,绿植的损耗也比较快。我有个朋友在重庆的一家大型商场工作,他们商场里养了很多大型的散尾葵。本来是想营造一个绿意盎然的购物环境,但是由于商场里人多,有时候搬运货物也不小心会碰到绿植。而且商场里空调温度不稳定,半年到1年左右,那些散尾葵就变得很难看了。后来他们只能定期更换,这其实也造成了成本的增加。
从这些养殖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无论是动植物的养殖,还是养殖环境的打造,都需要充分考虑地域、温度、湿度、光照等诸多因素。每一个因素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养殖场景和养殖品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特点。那我想问大家,在未来的养殖发展中,我们如何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自然环境,无论是温差、海拔还是其他因素,来提高养殖的效益,降低养殖的风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