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抗日战争收官之战——高邮战役,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争议过程。曾一度形成了中央

抗日战争收官之战——高邮战役,经历了一个极其曲折复杂的争议过程。曾一度形成了中央和陈毅不同意打,而粟裕抗命也要打,甚至出现了粟裕“先斩后奏”的现象。最终经过粟裕的“斗胆直陈”,终于说服了中央和陈毅同意打这场战役。不过,仗最终虽然打成了,却也留下了历史性的遗憾。至少王必成本人和他的六纵就非常不满,张震的九纵也有不少怨言。 基于高邮战役这一揽子的事事非非,帅克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深度的解读分析:①为何发起高邮战役?粟裕等华中军区领导人主要出于哪些战略性的考量?②为何中央军委改变主意?陈毅反对打高邮战役出于什么考虑?③为何粟裕手捧电令心急如焚,他是怎样说服中央军委和陈毅的?④为何说粟裕不仅只是“斗胆直陈”?他又是怎样在未得令前便“先斩后奏”的?⑤为何说高邮战役战略意义重大?该役不打后来的七战七捷便很难打得成?⑥为何说高邮战役王必成极为不满?张震的九纵为何也有不少怨言? 该篇文章较长,也是帅克应头条平台邀约,推出的第二篇付费文章(定价一元)。感谢条友们的鼎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