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请聆听 ▾
散文:高峰乡坪湾村的“三有”
文:鹏 飞
大西北我的家乡,高峰乡地处今天定西市的安定区的最南部,这里平均海拔2577米,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乡。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通往外面唯一的路就是高峰乡政府至“内官营”的一条土公路,偶尔能看到一辆路过的绿色老“吉普”小车车通过,那便是乡政府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书记和乡长的公车。
近几年来,迎着“开发大西北”的号角,高峰乡县乡公路,已经硬化拓宽。甚至极个别的村村土路,也得到了硬化、拓宽和完善。基本上都结束了“用脚步丈量”“靠人背马驮”是当时的出行和运输方式。在七八十年代,山里群众,要卖农副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必须步行到20公里外的内官营或15多公里外的临洮漫洼集市上赶集,那个年代,逢集也是有时间的,内官营逢集“1、4、7”,漫洼集是“3、6、9”。出门赶集经常天不亮就出门,天黑后才能回到家,村民戏称“两头摸黑”。如果要到县城或出远门,则需要步行到内官营座车班车或到县城乘座火车。座车的人常常天不亮,就必须在内官客车前等候,等驾驶员一开门,大家就蜂拥而上。遇到下雨天,客车在泥泞坑洼的路上颠簸前行,途中还需乘客下车推车,由“车载人”变成“人推车”,到站后几乎变成了“泥人”。
过去的高峰乡,没有今天的:深秋时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山遍野五彩斑斓,缤纷色彩深浅交错,片片落叶把秋色渲染到了极致。迎着秋日暖阳,伴着习习秋风,踏叶而行,奏响秋天独有的“交响乐”。更没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可观云海雪景…...银装素裹,冰雪包裹的枝条仿佛玉树银花,更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美丽妖娆……
在七八十年代的高峰乡,“山是和尚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麻地三湾和尚泉,多见烟雾少见天”,是高峰乡的真实写照。
今天高峰乡绿树成荫的变迁,论功行赏应该归“张恒”书记。听说今天的高峰乡,原来叫“高峰公社”,有一个有名的造林书记“张恒”,他任职高峰期间,号召“人要富,多栽树”。鼓励每户农家人,房前屋后、荒地多栽树,发明了山底穿靴子(沟沟岔岔)、山腰系(ji)带子(公路林带)、山顶戴帽子(大面积荒山造林)的造林新创举,有力地推动了高峰的绿化发展。并让每户农家人解放思想,学本事、长见识;想法子,谋出路;靠勤奋、来致富的思想理念。也在他的带领下,要资金、找树苗,组织全“高峰公社”全公社社员、学生、机关干部,植树造林,建成了规模最大的“七眼泉”林场。“人留名、树留根”。“张恒”书记人走了,可种下的树,是给高峰人民一笔宝贵的物质财富。今天已经长成了一人抱不住的参天大树。
我的家乡高峰乡“坪湾村”,也是位于东西与定西渭源相接;西南与临洮漫洼乡只有一山之隔;北属于定西。是典型的“三不管地带”。
过去任职的“高峰公社”的张恒书记,也不知道是何许人也?今天也不知道何处去向?但给当地人留下的深刻印记,代代口头相传,是对他政绩,高峰人民,给与了口牌的最高评价。也是树立了好官“一心为民”的做出贡献的肯定和认可。
下面就听听当地人说坪湾“三有”勤劳致富的故事吧!今天的这“三有”老人,早已经和黄土融为一体,但他们的创业史,永远留在一代人的记忆中。
挖破荒山“杨修有”
“杨修有”是何许人也?他是今天高峰乡坪湾村“回回寺”人也。在70年代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虽然生在旧社会,却长在党的红旗下。饱尝了旧社会国民党腐败无能的政府,带给劳动人民的灾难,受尽了地主阶级的剥削压榨,和久经磨难。在有生之年,终于盼来了新社会、和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他虽然年过花甲,却不忘党恩,用自己一双磨起老茧的双手,起早贪黑,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头、干沟清水流。”,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八十年代,虽然全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党中央政策,人们的物质基础和生活条件,超前发展了一大步,可我的家乡,依旧是那么贫困和落后,吃不饱、穿不暖,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家常便饭。就连做饭用的柴禾也是问题。年过花甲的样“杨修有”,看着眼里、急在心里,每天起早贪黑,在我家乡“姬家湾”的“阳山沟”“阴山沟”,经过几年的努力,种下了从山底到山顶的一棵棵“白杨树”苗,他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的呵护,今天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不但绿化了下山村的环境,而且在过去那个年代,解决了小山村的烧柴做饭问题。当时任“高峰公社”的“张恒”书记给于了“植树造林、挖破荒山‘愚公精神’杨修有”最高荣誉评价,也对于他“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做出贡献、一名老百姓的肯定。
“精明能干”的“黄金有”
“黄金有”是何许人也?他是今天高峰乡坪湾村“黄家湾”人。他是一个精明能干得的人。看到相邻几个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到20、30、公里的“内官营”和“漫洼”集市山购买。因为在当时的交通环境下,一旦遇到刮风下雨,生活必须日用品购买都成问题。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全国迎来了“市场开放”、国家的好政策,依旧没有吹到我大西北的家乡。“共产党万岁、买茶叶排队,冻着清涕两淌,称茶叶二两。”是当时“购物难”的真实写照。
“黄金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开始四处筹资金,在村里开了一家“日用商品”“小卖部”。那时候没有今天的交通工具,用自家的小毛驴,套上农用“架子车”,起鸡叫、睡半夜,在“内官营”供销部,求情下话,想尽一切办法,购买多种农村人常用的如“火柴、、油、烟、酱、醋、茶”。还利用家住“高峰红堡学校”的便利条件,也购买了学生用品的“笔、墨、纸、......”等学生必需用品。本着“薄利多销”的诚信经营,方便了农村人购卖难的缺陷。在他的带领下,坪湾村也出现了靠着诚信经营,赶集搞买卖的第一个八十年代的万元户“杨树义”等致富能手。也得到了事任高峰书记“张恒”的评价:“精明能干的黄金有”高度评价。
“打破石磨”的“曹得有”
曹得有是何许人也?也是坪湾村黄家湾阳坡社人。说来话长,曹得有年过半百,人比较呆板。也知道日做而出,日落而息。整天忙于自己的“国家联产承包责任”一亩三分地里。也是一个想上进的人。看到别人利用改革开放带来的大好政策,谋出路,求发展。年轻人学木匠的、瓦工的,他也坐卧不安,开始琢磨干一项事业。
在当时时代背景的条件下,大西北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和设备。吃的面粉 ,都靠自己的“石磨”磨粉面。也没有今天的“电磨”。石磨一旦用的时间长了,必须请石匠进行重新锤打,磨出的面粉才足够细腻。
“曹得有”看到这一情况,开始在自己的石磨上,在无师的条件下,开始琢磨去学石匠,不小心将自己的“石磨“,一铁锤打下去,打成两瓣。结束了石磨的历史。时任职“高峰公社”的“张恒”书记,给予了“打破石磨”的“曹得有”,评价,虽然打破了自己家的“石磨”,但求知若渴的精神可嘉。
“三有”过去,早已经成为历史。时代随变迁,永远不会倒退。今天改革开放、开发大西北的春风,早已经吹绿大西北我家乡黄土地广袤的乡村田野,揭开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划时代的新篇章;“守住青山、绿水,就守住了金山银山”。“植树造林、改善环境”又踏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征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由贫穷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回顾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展望新农村发展未来,激情满怀。二十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描绘的一项项具体目标和举措,正在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