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齐梁两朝皇帝共同先祖萧整葬地在今丹阳彭山

齐梁帝陵石兽 2024-12-17 12:55:16

西晋司马衷执政期间,政治腐败,八王争权。“永嘉之乱”后,民不聊生,朝廷动荡,造成了中原大乱,大批的北方人民和士族,纷纷渡江南迁。

西汉开国功臣、丞相萧何第20世孙、时任淮阴令的萧整,为了考虑家族的长远利益,也想寻找一块安宁之地躲避战乱。萧整率领萧氏宗族、部曲、宾客数百人,从东海郡(今山东)兰陵出发向南迁徙。渡过江后辗转多处,在曲阿(今丹阳)彭山找到栖息地,后再向南发展,定居东城里(今丹阳开放区张巷东城村)。

西晋时期地图

萧氏始迁祖萧整在此开枝散叶后,经过几代族人的共同努力,开创了南兰陵萧氏宗族的帝王基业,由布衣素族之家到帝王之家。公元479年到557年,在南朝先后有15位萧氏皇帝轮流登场,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武帝萧衍分别开创了齐、梁两个王朝。

大家知道萧道成、萧衍不忘中华民族“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的传统习俗,死后归葬于故里(今丹阳金牛山南麓及今丹阳开发区三城巷)。那么,他们始迁南兰陵(今丹阳)的共同先祖萧整,卒后是葬到山东?还是葬在曲阿?如葬在曲阿,是葬在何处?这更是广大萧氏宗亲,到丹阳来考察齐梁帝陵后,急于想知道而询问的一件事。

1、史料记载

清代乾隆版《镇江府志》和明代《隆庆丹阳县志》都记载:彭山,在县东三十五里,下有龙池,甚灵应。山趾有显济庙。

丹阳县志

清代《光绪丹阳县志》记载:龙眠山,在县东北四十里。

清代《光绪丹阳县志》记载:白龙寺,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之彭山显济庙也。

清代《光绪丹阳县志》记载:毛桃凹,在县东北四十里,彭山之西,四围皆高峰。相传昔有毛隐君筑室于此,遍植桃林,有古桃源意,因名。

丹阳市档案馆收藏的清光绪二年(1876)“师俭堂”木活字本《兰陵萧氏家谱》电子谱上,在卷二的“世表”里,可看到对萧整的表述相当简单,记载如下:第二十世整,字公齐,晋淮阴令。因避乱自东海兰陵徙居武进,是为南兰陵,即今萧巷是也。卒葬丹阳彭山。齐梁之业,实基于此。

兰陵萧氏宗谱

兰陵萧氏宗谱

以上史料,都说到“彭山”,还有“显济庙”“龙眠山”“白龙寺”。现在彭山离丹阳县城18公里,位置就在经山北麓,通港公路和丹泰高速公路从彭山南部通过。

史料记载和采访得知,彭山和龙眠山(凤凰山)与萧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彭山周围的历史文化

笔者早年曾对“彭山”作过多次调查和采访,彭山周围有许多古遗址、古地名,也有许多历史传说。

彭山地域是古代就有人类居住的地方。1937年的《佛教日报》上,发表《丹阳白龙寺发现龙形骨》文章。龙形骨就是古代的哺乳动物化石。著名现代考古学家、“北京人”第一个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裴文中(1904-1982)教授,曾在1937年到过丹阳,并在1940年发表了研究彭山洞穴哺乳动物化石的论文,并且记录了在洞穴内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距今约1万年前、属第四纪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还涉及两栖类动物至少有十三种之多。(《发现“龙骨”经过》文章另发)

丹阳白龙寺

在彭山东部,有梁代大同年间建的“显济庙”(人们又称白龙寺);有白素贞与法海和尚搏斗后,避走杭州时途经彭山出来透气的“白龙洞”;有战国时期的“炼铜山”遗址。在彭山南部,有家喻户晓的老地名“卧龙岗”,此岗通往东城里(萧道成旧居)、塘头村(萧衍祖居)等地,且山岗上的土壤是黄中带红的奇怪颜色。在彭山西部,人们称此为“龙眠山”“凤凰山”,山上有一段上坡不吃力的“龙子坂”、有相传祭祀北方大官(萧整)葬处而建的“青龙寺”(1949年时只剩残桓断壁)。在彭山东北,更有春秋吴国国家级青铜冷兵器及生活器皿的冶铸工厂遗址——孙家村遗址。

3、推断证实

可以想见,1700年前,萧整带领着萧氏宗族、部曲、宾客数百人,从东海郡兰陵出发向南迁徙,在长江南侧辗转多地。萧整听人说,往东边有大海变桑田的新增地,于是又带众人到了长江边的朱方县城(时为武进)地域。萧整在靠近长江的京口城内外,也没有寻找到栖息地,到处住满了从北方来的侨置民。

根据逻辑推理,萧整为什么沿着长江在寻找暂住地?因为是求得一时的安宁,当时局稳定下来,萧整还是想要回到老家山东的。

在这种情况下,萧整一行如果向东,向东是茫茫的大海,已没有路可走,所以只得向南寻找暂住地。

天无绝人之路,萧整一行由京口向南行走,到了朱方县和曲阿县的交界之处——彭山区域。这里是两个县都不管的地方,山间林木苍翠,郁郁葱葱。萧整看到这里有毛隐君筑室于此遗迹,山上有零星的桃树,周围有多处遗迹遗存,也可安排众人在一起。萧整心想,这可是陶渊明想要的“桃源园”啊!我何不于此先定居下来,以后再作打算。萧整还对众人说:今后我百年后,将我葬在此。这里回老家也方便,跨过长江就行。假如时局长期不稳,还可以向南发展。

当萧整栖息下来,有一天他爬上金牛山,注目向四周望去,北部是京口要地,万里长江逶迤向东流入大海;西部是一马平川的开阔丘陵地;南部有一条山岗伸向前方。他认准眼前的这块地方,就是他理想中的风水宝地。

萧整看到向南伸展的山岗,像一条龙脉通到宁镇山脉的彭山,地形、地势极象山东故地一样山清水秀,确实符合龙脉的特征——有始有终,有根有源,内部生气贯通。于是萧整就再一次进行迁涉,侨住在东城里这块地方。

萧氏家族在萧整的带领下,靠自强不息的精神,艰苦创业,繁衍生息。当时统治集团为了缓和矛盾,巩固政权,就在南方侨置北方人地名前加上“南”字,形成了南兰陵东城里村落。

4、结论

萧整有两个儿子:萧隽、萧辖,在曲阿东城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绵延不息。萧整病逝后,是选择将他的灵魂运回到故乡的祖坟下葬?还是就地掩埋?

当时战乱,过江将萧整安息在祖先身旁,是不可能的。而葬在彭山,是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这样可以保留萧整对故乡的眷恋,既是对江北祖先的敬仰,也是圆了萧整的夙愿。

为了缅怀萧整的功绩,后人在彭山西麓的萧整葬地边,建了“青龙寺”。

图片

图片

地图

地图

地图

沧海桑田,千百年来,尚且能记得齐、梁王朝的,似乎还有齐、梁帝王陵墓前默默守护的瑞兽。而萧氏宗族的宗亲们,不仅记住了东城里是齐、梁两代帝王的发源地、发祥地,还记得彭山和金牛山是南兰陵萧氏共同先祖萧整的归葬地。

0 阅读:18

齐梁帝陵石兽

简介:我们来自齐梁帝王故里江苏丹阳,我们以实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