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河南主会场活动开幕式在信阳博物馆举行。开幕式上,河南省文物局为荣获2022年度河南省优秀陈列展览、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以及2022年度河南省博物馆志愿服务典型案例的32家文博单位颁发荣誉证书,以此激励全省各级文博单位推出更多的精品陈展和更好地为社会公众服务。
今年世界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和福祉。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博物馆工作,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指出“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求“守护好、传承好、展示好中华文明优秀成果”。厚重河南,人杰地灵。在华夏文明的进步过程中,河南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建成了不少的博物馆,成为中华文明的历史宝藏。面对新时代,我们要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美”起来,展现博物馆独特的魅力。
让博物馆“活”起来,用她“讲述”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尽在博物馆。博物馆被称为“活化石”,她承载着历史,见证着文明。“我们要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泱泱华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每一段历史过往都能从历史博物馆里寻找到她的痕迹。中华文明星河灿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只有让博物馆“活”起来,我们才能做到古为今用——用于家国情怀教育,用于文化传承,用于探寻人类古代文明。博物馆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探寻文化根脉的最佳场所。没有博物馆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只有让博物馆“活”起来,我们才能找到寻根问祖的最佳路径,进而丰富中华文化。
让博物馆“火”起来,成为促销费、扩内需的经济增长点。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最美人间五月天,外出旅游正当时。一个时期以来,由于疫情原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博物馆也曾经一度门可罗雀。眼下随着疫情防控平衡转段,久违的烟火气开始升腾,人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博物馆人潮涌动,人们怀着敬畏之心来到博物馆参观游览,尽情地享受着现代生活。博物馆不仅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的场所,还是促销费、扩内需的消费打卡地。人们游览博物馆之后,常常会在博物馆附近就餐消费、住宿、游玩,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载体。因此,博物馆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让博物馆“美”起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前,河南省文物博物馆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已建成各类博物馆、纪念馆395座,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使文物保护成果进一步惠及广大公众。今年博物馆日除主会场活动外,全省各地的博物馆、纪念馆也将推出一批面向公众、惠及全民的高品质文化服务,全省各博物馆在线上、线下,通过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主题讲座、票价减免、文物鉴定、文创发布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系列公益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件件文物,不但见证着有史以来的人类文明,同时还昭示着史前文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保护中华文化功在当今,利在千秋。我们要在发展中保护中华文化,在保护中发展中华文化。只有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历史文化藏品,做到人与博物馆美美与共,才能让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美好。
一座博物馆,承载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一座博物馆,诠释着过往历史沧桑。党的二十大擘画出我国到本世纪中叶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目标宏阔,令人期待。眼下,我们正前进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以史鉴往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我们要让博物馆“活”起来、“火”起来、“美”起来。我们要从博物馆中汲取知识,汲取营养,凝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大河网河声评论员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