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坎坷的过渡:苏二七飞机火控雷达(七)上一节介绍的是雷达的检测与定位模式,该模式可

坎坷的过渡:苏二七飞机火控雷达(七)

上一节介绍的是雷达的检测与定位模式,该模式可跟踪十个目标,如果要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则要转换到连续测向模式。连续测向模式只确定单个目标的精确坐标,与西方雷达常称的单目标跟踪(STT)相对应。

苏二七飞机配套中远距空战武器R-27R/ER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要求雷达连续跟踪目标,以无线电指令修正导弹飞行弹道,在导弹自动导引段照射目标。N001雷达对3平米RCS目标迎面探测距离约100千米,连续测向模式作用距离约探测距离的0.8倍,基本匹配R-27ER导弹高空空气动力学射程。苏俄空战指导要求在中距空空导弹最大有效射程处发射导弹抢攻,故雷达连续测向模式直接关系到攻击有效性。

连续测向模式进入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飞行员手动进入,也是最常用的方法。雷达发现目标、对十个以内目标威胁排序,飞行员根据自己的判断哪个目标为主攻目标,控制操纵杆上的KU-31按钮将平显上的波门标记套住目标标记,按下截获按钮。雷达计算机收到飞行员操作指令,命令雷达天线指向目标坐标,进行一个方位角±2.5度、俯仰角±1.5度的小区扫描,搜索到目标后立即转入单脉冲跟踪状态,对目标连续测向。

N001雷达使用单脉冲馈源、隐蔽波束调制测角技术,雷达顺序发射两次,分别形成方位差和俯仰差测量信号,这样就简化了雷达接收机和差通道设计,测角性能接近双通道时分单脉体制。连续测向模式仅使用高脉冲重复频率一个波形,R-27R/ER导弹仅能接受高脉冲重复频率照射才能产生目标角跟踪信号。高脉冲重复频率特性是迎面目标探测距离远,而低空后半球效果较差。连续测向模式使用脉冲调制测距,误差较大,故而SEI-31平显上没有给出数字标识的目标距离。

因为苏二七有地空、空空两种数据链,连续测向模式也可以通过接收地面、友机的目标指令进入。国土防空军军(师)级地面指挥控制系统光轮或金字塔指挥中心能处理300个目标轨迹,向战斗机团下达的截击指令通过数传系统地面站彩虹-75向苏二七传输,苏二七机载设备11G6接收目标坐标指令,控制雷达接通高压电源并指令天线、距离波门调整到目标坐标,作小区搜索进入连续测向模式,到达导弹射程自动发射导弹攻击目标。彩虹-75最多可服务三十架飞机截击目标。

空空数传系统通常由中队长、分队长或长机根据威胁排序向中队、分队、僚机分配目标,被分配目标飞机根据下显指示按下座舱右侧操纵面板上对应的目标数字键,雷达调整天线、距离波门到目标坐标,进入连续测向模式。我军苏二七飞机没有配套的苏俄原产地面指挥控制中心,所以无法使用原版数传系统受控作战。空空数传系统则正常配备亦能正常使用,使空军第一次接触到基于数据链的机群战术。

当然地空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局限性也是相当大的。地面大型战斗值班雷达探测远距离目标坐标精度有限,最大的不要确定性来自于同一空域存在多个目标,那么雷达按指令截获的目标不一定是想要攻击的那个目标。地空自动截击控制的意义是对付一些高空高速目标能更好的发挥飞机边界性能,计算机规划的截击路线比飞行员人工决策更接近最优路线,从而提高截击距离、优化截击包线,避免因操纵失误错过短暂的截击窗口。

为了给空空导弹提供无线电修正中继制导,雷达还设有断续连续测向模式。R-27R/ER空空导弹雷达位标器对战斗机截获跟踪距离十五千米左右,如果导弹高空发射距离五十千米,那么制导飞行大部分时间需要接收机载雷达修正指令,断续连续测向模式此时便是主模式。雷达基础工作模式还是连续测向,但每隔一小段时间转换到修正指令发射模式,雷达通过接口向挂架上的天线传输无线电修正指令,导弹尾部天线接收指令修正飞行误差,保证自动飞行段开始时能成功截获目标。

未完待续

图3和4为雷达连续测向模式平显画面,来自俄空天军苏二七真实飞机平显录像,是苏二七最珍贵的录像资料之一目前A站还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