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青逐绿向美而行|清新区获清远市2022年度全面推行林长制考核“优秀”等次

南方+客户端 2023-06-09 12:04:35

推窗见绿,移步即景。

如今行走清新,公园、广场、绿道等城市中的“绿洲”星罗棋布;拉开窗帘、走出户外,清新人总能收获满满的绿意。

绿色已然成为清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这主要得益于清新区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四个清新”建设的有益探索和生动实践。

清新区持续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广东新一轮林业发展总体思路的部署,实施国土绿化,多措并举强绿责、扩绿量、增绿色,推动林长制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全区林业建设持续向好发展。

根据清远市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最新通报的2022年度林长制考核结果,清新区获评优秀等次,排名全市第一。这也是清新自2021年以来,连续两年此项工作考核获优秀等次。

以“制”促“治”护青山长青

进入6月以来,连日的高温天气给森林防护工作带来了不少的挑战。

在龙颈镇头巾村,成时辉有着双重身份:她既是村里的党总支部书记,也是一名村级林长。

把一枝一叶的“点滴小事”当成“心头大事”去干,为了推动做好林长制各项工作,成时辉想了不少办法。在山路显眼位置设立林长公示牌,向群众派发“林长制明白卡”,通过乡村大喇叭科普防火知识。头巾村下辖23个村小组,广阔的地缘也拦不住成时辉巡视的脚步,她坚持每月一巡,详细了解森林防火和护林员履职等情况。

成时辉并不是在孤军作战。在头巾村,共设有村级林长3名,护林员5名,监管员1名,执法员2名,村里护林员按管理网格实行“包片”巡林制度,护林员每天至少巡林一趟。

放眼清新区,辖内8个镇、1个省属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林场均已设立林长责任体系,共设各级林长852名,其中区级林长10名、镇级林长131名、村级林长711名。同时,已落实执法员67名、基层监管员187名,聘用护林员505名,清新区设置管理网格437个,实现全域覆盖,网格“一长三员”全落实。

清新拥有林地面积246.34万亩,森林蓄积量862.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0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县级自然保护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区级湿地公园、1个国有林场,绿色家底丰厚。

然而,山高林密的客观现实对林长制的落细落实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单靠护林员的“铁脚板”开展巡林,效率较低,酷暑寒冬等自然条件也会限制作业的开展。

为了打破一线护林的尴尬局面,清新区林业局和各镇场购置了多台小型无人机,通过在无人机上升级搭载飞控软件,对指定重点使用林地项目用地范围进行巡航,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动态监测管护和常态化无人机空中巡航。

“巡查赋智”只是该局以数字化护航生态清新建设的其中一环。

2022年以来,清新区林业局通过共享资源、开发软件、创建系统等方式,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平台,对森林资源进行全程实时智能管控,推动“数字赋林”工作实现质的飞跃,智慧森林管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管护赋智”,依托森林资源监测平台,在林木种植规划、生长培育、林地类变化监测、智慧分析与决策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管护,彻底补齐“人工”管林护林短板;

——以“审批赋智”,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实现林木采伐、林地使用许可等工作从申请、审批到发证的全流程可视化、易操作应用,为广东省林业行政“放管服”改革工作建设提供行业实施范例;

——以“执法赋智”,专门开发执法平台,实现执法人员现场掌握森林资源各种管理实时数据,执法和巡查时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报警及信息上传,快速处置。

清新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通过“林长制+科技”,实现科技领航、科技赋能,有力推动清新区林长制迈向高质量“林长治”,让森林生态系统更好地服务人民,以绿色涵养发展成色,打造共治共享的生态幸福家园。

“新”绿与“旧”绿互相辉映

今年是广东省“林长制推深做实年”,也是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开局之年,清新区充分发挥林长制“指挥棒”作用,压实各镇、各有关部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的主体责任。

在扩绿量方面,清新区坚持多措并举做“加法”,抢抓季节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加快推进绿化美化提质增效,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开展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超80场次、参与3.8万人次,植树2.6万株,苗木以优良乡土花色阔叶树种为主;全区造林种植16665亩,累计造林绿化类植树折算108万株。

按照规划,清新区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2125亩,其中林分优化20125亩、新造林抚育5000亩、森林抚育37000亩。其中,位于石潭镇的白湾作为全区唯一一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在推动造林抚育工作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

往前数二十个年头,白湾曾经是地表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生态脆弱的“石头山”。

为修复当地生态,白湾保护区管理处便开启了石漠化治理的探索之路。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合作开展项目,筛选出适合石灰岩地区生长的树种,利用栽培技术进行推广种植;通过设立林长,进一步明确“谁来干”“干什么”,不断加强生态保护。

数据显示,自2012年以来,保护区造林2000多亩,人工抚育生态林650亩,记录维管植物1010种,记录野生脊椎动物206种。2022年新记录到的植物有中华叉柱兰、石仙桃、丹霞梧桐、风筝果、离瓣寄生、红花青藤,其中,丹霞梧桐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极小种群,属于“十四五”期间国家规划专项拯救的极度濒危物种。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也应当是种树人。为了推动绿色版图不断扩大,清新区双管齐下,在种下新绿、做大增量的同时,也积极地守护旧绿、做好存量,让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一棵高15米、树龄已过千年的红豆杉,正屹立于浸潭镇三村村委会岗咀村之中。清新区将千年红豆杉列入一级古树名木管理,安装实时摄像,全天24小时照料,并对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定时清理杂草,为古树生长营造良好环境。

珍爱古树的行动在清新区内比比皆是。在浸潭镇的大陂头村,通过村委会组织和热心人士的支持,一百多棵樟树被保护起来,建成的樟树公园成为群众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清新区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古树科普宣教,普及古树保护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的群众也积极参与到古树保护的队伍中来,全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日益浓厚。

当前,清新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绿美清新生态建设的实施方案》,提出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等“七大行动”为抓手,高标准深入推进绿美清新生态建设,全力打造绿美广东的清新样板。

绿色群山成为百姓幸福“靠山”

走进清新区的“国家森林乡村”之一——太和洞笔架山上的坑尾村,夏木阴阴、流水潺潺。

据悉,坑尾村位于高山林区,传统产业以经营茶叶和竹笋为主,村民收入来源相对单一。

近年来,坑尾村在党委、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队、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引导和帮助下,再次立足自身,分析优势,找准定位,在全面实施林长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村庄环境。

山涧小筑民宿的成功打造正是坑尾村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林平正是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坑尾村作投资考察,“一走进村子,觉得被绿色包围了。”被坑尾村的自然环境所吸引,林平决心联合当地村委会整合村内闲置资源,将村委会办公楼和2栋闲置房屋翻建统一发展成民宿,由此打造了坑尾村第一间民宿——山涧小筑。

“通过租赁,项目每年为我们村集体带来增收8万元。”坑尾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有了山涧小筑这个先例,村民流转闲置房屋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不仅有租金收,还可以在民宿里上班,在家门口销售农副产品,一举多得,收入大幅度提高。”

当前,坑尾村正着手推进剩余闲置房屋的流转,将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优化盘活利用农村闲置房屋,吸引更多的游客玩在林中、住在林中,带动村里的产业发展,推动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丰富的森林资源除了有利于旅游业态的发展,也为清新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今年以来,清远市清新区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有序推进,建设进度超52%,为清新区全面实施“2420”战略提供坚强助力。林中宝蔬菜基地入围广东省“菜篮子”基地名单。该基地以种植食(药)用菌为主,通过“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民”模式,积极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浸潭镇腾龙药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涵盖中药材种植,果树育苗、种植、销售以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等领域,获评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清新已有国家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发展基地1个。

“含绿量”的不断提升,还吸引滋养了康养行业在清新区的扎根生长。

去年以来,来自清新的广东世纪家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太和镇缘舍农庄以及广东玄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先后获评第一、第二批南粤森林人家。今年,玄真古洞被认定为清新首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试点),近年该基地不断探索“康养+”模式,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生态旅游产品,常年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真实写照还在清新区的各地书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动林长制做深做细实现“全面见效”,把“绿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大胆探索“森林+N”的多元发展模式,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清新正在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双赢的生态富民路。

一线实践

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收储工作

一期项目完成意向签约林地8500亩

日前,在清新区林业局和清新区龙颈镇人民政府的见证下,清远市清新区德恒农村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德恒农投”)与头巾村签订了《集体林地承包合同》,流转当地491.63亩林地20年,完成意向签约林地8500多亩,完成野外调查评估近2万亩。

此次签约,标志着清新区积极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清新区生态优良、环境优越,建设国家储备林优势得天独厚。为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清新区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谋划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并将其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取得积极成效。

当前,清新区国家储备林一期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总体规划获得省林业部门备案审批通过,已获得首期4亿银行授信额度,于今年正式启动建设。根据有关方案,该一期项目建设范围为龙颈镇,投资金额12.59亿元,主要围绕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林下经济产业建设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三方面开展。

此次德恒农投与头巾村成功“牵手”,意味着一期项目启动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有关协议,双方将在生态资源修复、木料经营建设、林下经济种植、林业碳汇和综合康养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全力做好绿色发展的大文章。

龙颈镇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进一步开拓思路、勇走新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谋划好产业布局,健全“国储林项目公司+村集体”“国储林项目公司+经营主体”“国储林项目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持续推进林下经济建设,打造一批林业示范亮点项目,不断加强政策宣传,奋力为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新路、树标杆。

目前,清新区国家储备林二期项目总规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等各项工作已在有序推进,预计明年进入落地建设阶段。

下一步,清新区将持续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国家储备林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林业走上走好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林城相依、林人相融”的高品质生态环境,努力实现森林增量、生态增效、产业增值、农民增收、经济增速的美好图景。

[统筹]贺欢

[见习记者]江绮雯

[作者]贺欢;江绮雯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