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中国器官捐献日。据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超过626万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累计完成45800多例,捐献器官13.9万多个,挽救了10多万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
2021年,北京一位27岁的医生意外去世,捐献器官挽救5人生命。图据本端
“捐献是因为我尊重和爱惜生命,觉得哪天我意外离开,眼角膜、心脏、骨髓能捐给有需要的人。他们健康后,走在大街上,与我的父母擦肩而过,他们会不会有一瞬间觉得,他或她的眼睛和我女儿的好像,就是生命在用另一种方式延续”……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发自肺腑的言语令人动容。这是一种对生命更高级的理解,对善意更真诚的传递。每一例器官移植手术背后都有至少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有很多人强烈的、关于失去和获得的情感撞击,更渗透着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对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管理体系的信任。
人们常说死生之外无大事,而器官移植手术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的起死回生。据报道,就在6月2日,一位在福建泉州工作的江西小伙因车祸意外导致脑死亡。心存大爱的父母主动提出捐献其全部器官。数小时内江西小伙捐献的一个心脏、两个肾脏、一对眼角膜,成功挽救了3名器官衰竭患者的生命,帮助2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他的生命在五位陌生人身上得到了延续。一个月前,一位57岁的湖南大叔在河南遭遇车祸后,其家人决定捐献大叔的肝脏和两个肾脏,为三个家庭带去了希望。5月23日,24岁的研究生隆星宇突发疾病后被确认为脑死亡,家人决定捐献他的心脏、一肝两肾和一对角膜,让4人重获新生。2020年,更有一位江西退伍军人不幸因车祸离世,他的家人悲痛之余捐献了他的器官,一下救了8个人……本来毫无交集的陌生人,因为一方对捐献器官的承诺,结下生死与之、生死相托的缘分。
感动的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器官捐献数量在世界排名第二、器官移植数量居世界第二、心脏肾脏移植术后生存率居国际前列,但相比我国每年约30万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
要使更多的人加入器官捐献志愿登记的行列,除了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对器官移植的信心,还必须法治先行。毕竟事关生死,一边不能辜负捐献人的重托,一边要更公开公正透明地面对患者的期待。根据《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今年将审议《人体器官移植条例》修订草案。强化对器官捐献的褒扬和引导,坚持自愿、无偿原则,依据民法典完善器官捐献的条件和程序;也将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违规开展器官移植工作的行政处罚力度,加大对无资质擅自开展器官移植的医疗机构打击力度。
器官捐献与移植事关每个人的健康权益以及司法的公平正义,考验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有法律保障,有观念转变,未来器官捐献管理必将更完善,会有更多生命在阳光下接力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