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孔子时代,吴越地区出土过一巨型骨头。 《史记·孔子世家》:吴伐越,堕会稽,得骨

孔子时代,吴越地区出土过一巨型骨头。 《史记·孔子世家》:吴伐越,堕会稽,得骨节专车。吴使问仲尼: “骨何者最大?”仲尼曰:“禹致群神于会稽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节专车,此为大矣。”吴客曰:“谁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神足以纲纪天下,其守为神,社稷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釐姓。在虞、夏、商为汪罔,于周为长翟,今谓之大人。”客曰:“人长几何?”仲尼曰:“僬侥氏三尺,短之至也。长者不过十之,数之极也。”于是吴客曰:“善哉圣人!”   孔子把这骨头当成了大禹时期防风氏的遗骨。 防风氏,中国上古时期神话传说中人物,他是巨人族,有三丈三尺高。他是远古防风国(今浙江德清县)的创始人,又称汪芒氏,传说为今天汪姓的始祖。 防风氏生活在夏商之前的尧舜禹时代,当时,他是一个部落的首领,这个部落叫做防风,因为他们生活的地点是一片沼泽地。   现在知道世界上确实有小个子侏儒种族。孔子对防风氏的解释,言之凿凿,司马迁一般对那些“其文不雅训,荐绅先生难言之”(《五帝本纪》)的传言不予录载,对孔子识防风氏大骨不但录载,还通过吴客之口盛赞“善哉圣人”。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与考察来分析,几乎可以说这样的人种与民族是绝无可能的。 那么,这防风氏大骨是什么遗骨?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的话,估计是块恐龙之类的化石,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 中国过去的古籍中常有“龙骨”的记载,把“鬣蜥的牙齿”这类动物译成恐龙一类,多少是与中国人对“龙骨”的认识是相关联的。据学者研究,中国最早提到“龙骨”的书籍是《华阳国志》。《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是一部专门记述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地方(巴蜀地区)历史、地理、人物等的地方志著作,由东晋常璩撰写于晋穆帝永和四年至永和十年(348~354年)。 中国人发现“龙骨”的历史自然远远在此之前,不过,中国人所说的“龙骨”实际是不单单是恐龙,还包括远古时代的其他动物。现代科学意义上,我国最早的恐龙化石发现于1902年(黑龙江),以后又陆续在全国许多地方发掘出大量的恐龙化石,其中包括云南禄丰、山东莱阳、四川自贡、西藏、内蒙古等较为著名的恐龙化石埋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