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有1万多名我军战士突然收到了一条绝密的命令,立即向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边境集结。他们到了指定地点之后,换上巴军服装,秘密进入巴基斯坦,去执行一项特殊任务,走时还看到了为他们准备好的棺材。那么,1万多名战士到底要去执行什么特殊任务?怎么连棺材都准备上了?
1757年,巴基斯坦和印度相继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后来被英国人强行捆绑在了一起。在英国人被迫离开印度之后,印度、巴基斯坦一开始是被当作一个国家的,可是由于巴基斯坦的文化与印度不同,巴基斯坦就独立了出来。
由于这样的历史渊源,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就此而产生,他们相互之间的战争也就频繁不断地爆发。
按道理说,当时巴基斯坦、印度与美西方国家的关系相当的不错,他们也同时向西方请求援助,可是得到的待遇却完全不一样。
由于印度的人口规模太大了,而且还对我们有着不小的野心,所以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想把印度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来,使得印度可以在关键时刻作为他们的战略棋子。
相对而言,巴基斯坦的利用价值就小得多,他们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区区的巴基斯坦,而去得罪规模庞大的印度了。对此巴基斯坦可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后来印度对巴基斯坦连续发起多次印巴战争,并且总体上可谓是压着巴基斯坦打,在最为糟糕的时候,巴基斯坦甚至面临着亡国的危机,所以这个时候他们迫切需要一个强大而可靠的盟友,帮助自己打败这个烦人的邻居。
当时放眼整个世界,最合适的角色就是我们中国。一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都对于印度的野心勃勃十分不满。另一方面,中国这个靠山对于巴基斯坦足够硬,尽管我们比美苏确实要差了那么一点点,但对于巴基斯坦来说,他们主要就是想震慑印度,所以认为中国是最合适的。
因为不久前我们刚刚进行了对印自卫反击战,这次战斗当中,我们打得印军抱头鼠窜,甚至出现“三个我军战士穷追猛打,追着一群印度士兵到处跑”的场景,可以说把印度打出了中国人恐惧症。
巴基斯坦主动向我们发出了求援。
伟人又最是看不得这种倚强凌弱的脾气,所以我们决定援助巴基斯坦,把巴基斯坦从灭国的边缘线上拯救回来。当时我们给巴基斯坦做了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大量援助他们各种各样的武器,包括一些当时我们自己还在用的,相对来说,非常先进的武器装备也被我们抽调出来援助巴军。
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边境增兵,毕竟我们只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增兵,印度虽然心里12万分不满意,但是却也拿我们没有办法。
最重要的是伟人给印度人下了个最后通牒,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撤走在巴基斯坦的一切军事设施,否则任何后果印度自负。
这个通牒就比较可怕了,因为印度刚刚被我军打过一顿,而且还是他们自己主动上前去挑衅被打的,他们还没有好了伤疤,也没有忘了疼。
此时伟人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自己要出手,但是好像又确实是想要出手的意思,印度要是不自己给自己体面,到时候就怕解放军给他体面,因此他们很知趣地撤走了军事设施,巴基斯坦的亡国之危也就这么被挽救了回来。
经过这么一次惨重的教训,巴基斯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其他的朋友基本上都靠不上,但是中国人在关键时刻是真的可以依靠,所以在这次印巴战争结束之后,巴基斯坦派出了高级别官员前往中国访问。
这次访问既包括外交上的,更包括加强与中国贸易合作的内容,也就是要与我们做真心实意的朋友。
对此,我们中国当然是十分欢迎的,双方的会谈也谈得特别地成功,为此签订了大量的贸易订单,为双方的经济增长都带来了好处。
为了稳固我们双方的友谊,巴方还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为难的请求,他们希望我们帮助他们在巴基斯坦的北部,修建一条高级别的长距离公路,他们打算要修一条几百公里的公路。
巴基斯坦认为,虽然此次他们暂时解决了印度的威胁,但是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威胁,依然是巴基斯坦客观存在的威胁,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有一条贯穿北部的公路,方便他们随时输送兵力到克什米尔,这样他们打起仗来就会更加地具有优势。
在他们的北部修建这么一条贯通南北的公路,也能够帮助北部经济发展起来。
巴基斯坦北部与我们相邻,一旦这条公路修建起来,也便于我们两国之间的经贸交流。
不过巴基斯坦也非常清楚,这条路对他们的好处更大,对我们有好处,但不是特别大,而且他们北部的地形地貌特别复杂,他们自己曾经也尝试过在那里修公路,但是施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们才请求中国,只是不知道中国愿不愿意答应呢?
他们很快得到了我们肯定的答复,我们不仅答应帮助他们修建这条重要的公路,还表示既然是贯穿两国的重要公路,那么干脆修1000多公里,而不是短短的几百公里,我们出钱和工程设备,他们出一下工人就行了。
我们这么做既是出于与巴基斯坦的友谊,也是出于我们自己长远利益的考量。因为从历史的高度来看,世界的贸易主航道是大陆,最关键的就是“一带一路”,巴基斯坦显然有助于我们打开陆上贸易通道,避免在海上被海权国家制约我们的贸易。
而且巴基斯坦相距波斯湾也特别近,这里也方便我们之后大量进口石油,所以这件事情我们是当成了自己的大事来做。
这条公路最终设定长度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占了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占809公里,从中国到巴基斯坦的红其拉甫地区段,由我们中国负责进行施工建设任务,其他巴基斯坦境内的路段则由巴基斯坦进行施工。
这条公路修建任务非常艰巨,不是一般单位能够接得下的工程,因为光是高原反应就足以让所有人望而却步,更不要说当地地形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这些普通工人都是很难应付的。
所以我国干脆从军队当中抽调1万名精锐,加入了这场大规模的修路任务当中。但即便是这些精锐战士前去修,依然有很多人牺牲在修路中,为了能够连通这条重要的公路,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
但是等到我们修完了我们所负责的路段时,发现巴基斯坦那边的路段却进展很慢,他们809公里的路段只施工了500多公里地基,真正完成修建的地方仅仅只有25公里段。
这并不是因为巴基斯坦不努力,而是他们那边的条件太过于恶劣,不仅仅海拔几乎都在4500米以上,这里还不断地发生山洪雪崩。
看到巴基斯坦自己无力完成这些路段,我们主动提出由中国来帮助完成这些路段的施工。巴基斯坦眼看着自己确实干不动了,所以也愿意由我军战士进去修路。
1968年,有1万多名我军战士突然收到了一条绝密的命令,要求他们全部向我们与巴基斯坦的边境集结,他们到了指定目的地之后,被要求脱下自己身上的中国军队制服,换上巴基斯坦军队的制服,甚至还看到了为他们准备的棺材。
于是1万多名战士秘密进入巴基斯坦,修筑公路。
这次行动虽然并不是一次战争任务,但是对于战士们的考验不亚于战争,因为这里随时可能会牺牲生命,直到1971年才算是完成了这段施工任务。
之后巴基斯坦又请求我们帮助完成二期工程,于是我们的战士再次进入巴基斯坦,帮助他们修建更长的公路,直到1979年全部完工。
在这几年的修路时光当中,先后有168名烈士永远留在了当地,直到今天,他们的墓碑还在为祖国守护着中巴公墓。
现在,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然而,在建设祖国的征程上,有像这1万多名战士那样,为了国家而风餐露宿、甘于奉献,甚至有168名烈士牺牲在异国他乡,他们是共和国的脊梁,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