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原石在开采出来的时候,通常会有一层风化皮壳包裹着,里面的翠肉究竟如何,神仙也难知晓。
这就需要我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以规避一些大坑,从而找到高品质的原石。
而以下这几种翡翠原石,大家最好不要碰!
第1种:皮松的原石
根据原石皮壳的表现,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内部翡翠的老嫩。
如果皮壳摸起来砂粒感不明显并且表面疏松粗糙,还容易掉落的话,多为种嫩的翡翠。
如果皮壳摸起来砂粒颗颗分明且均匀坚硬并且表面致密细润,多为种老的翡翠。
像白岩沙新场料,便是皮松的典型代表。
表面是肉眼可见的粗糙、不光滑,上手触摸的同时伴随着砂粒的掉落。
因此白岩沙虽然易出春色,却大多种嫩,品质普遍不高。
第2种:裂多的原石
通常来说,原石表面能看到多少条裂纹,切进去就有多少条裂。
如果一块翡翠原石的表面布满裂纹,不管多便宜,大家最好不要买!
像这种原石就算切出来也是裂纹交错斑驳,做不了什么东西,没什么价值。
类似于上面这件翡翠原石,都不用切开,已经可以看到内部四仰八叉的裂痕了。
那么多裂就连技艺高超的玉雕师看见都头疼,最后往往只能丢在库房里积灰。
第3种:带死藓的原石
在翡翠行业中,一直流传着“藓下有绿”这句话。
所谓的藓是指翡翠原石表面黑色或黑灰色的斑块、条带,通常会藏着一团鲜艳的绿色。
但并不是所有的藓之下,都有“绿”的存在。
因此藓与绿的关系虽然密切,却不是必然关系,有藓无绿、有绿无藓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单论藓,也有着“活藓”和“死藓”之分。
活藓:用手电筒打灯观察,能看到鲜艳的绿色;
死藓:用灯贴近观察时,基本不透且藓深入进翡翠内部,不具备市场价值。
第4种:隶属公斤料的原石
便宜又量大的公斤料,被网友们戏称“寄托着普通人的发财梦”。
在十几年前,我们也许还能听到类似于“百元购入的公斤料中切出冰阳绿”这样的新闻。
但在如今已经成熟的翡翠市场中,这种“大漏”出现的几率不亚于中头等彩票。
目前我们能买到的公斤料,基本上都是翡翠场口开采出来的垃圾料。
为了把它们运出场口,还得专门雇人,可见其价值之低,基本上是百切百垮。
第5种:开流氓窗的原石
弯弯曲曲的流氓窗,打灯一看剧有满绿的效果,让人心动不已。
但只要仔细看的话就会发现,其实根本看不清种水如何,也看不清颜色的具体分布。
这种流氓窗,基本上都是开在种水色最好的地方,最终形成了障眼法。
让翠友们以为自己捡了“大漏”,买到了品质超高的翡翠原石。
但实际上,原石内部情况不容乐观。
以上这5种翡翠原石,容易入手即垮,大家如果遇到了,千万要捂住自己的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