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延安,在主席直接领导下工作八年之久,这是我一生革命经历中受主席教诲最经常、最深刻的一个时期。”
以上这句话是开国大将肖劲光写给毛主席的信中提到的。在全民族抗日的八年时间里,肖劲光在毛主席的直接领导下,负责起了陕甘宁边区的许多重要工作,这让他的个人工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1917年,肖劲光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长沙长郡中学的一名学生,与同班同学任弼时成为好友。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期间,肖劲光和任弼时积极参加这一运动,走上街头,进行游行示威。
1920年夏,肖劲光和任弼时即将迎来毕业,但此时的他们却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因为经济原因,家中已经无力支持他们继续读书的费用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长沙刚刚组织了一个俄罗斯研究会,计划送一批学生前往俄罗斯勤工俭学。当时这个研究会的书记干事正是毛泽东。
肖劲光等湖南学子对毛泽东的名字早已有所耳闻,在他们眼中,毛泽东等同志早已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了。但此时的他们并没有太多交集,肖劲光只是听过毛泽东讲课。
不久后,肖劲光便来到了俄罗斯继续深造学习。1924年,肖劲光回国参加了工人运动、北伐战争等。但在大革命失败后,他便又被派往苏联,直到1930年才再次回国。
回国后,肖劲光奉命来到闽西苏区参加工作,在军中担任重要职务。在之后的历次反“围剿”斗争中,肖劲光逐渐意识到毛泽东提出的作战思想和战略思想更符合我国实际国情,他开始执行毛泽东提出的战略战术,也因此成为了毛泽东军事路线的拥护者之一。肖劲光此举引起了博古、李德的强烈不满。
1933年,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国共双方将主要争夺的地点不约而同放在了黎川,这里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战略地位相当重要。
面对国民党军三个师的兵力,中共内部在战略战术上发生了严重分歧。博古、李德坚持要打阵地战,要求红军战士“死守黎川”。已经没有了红军指挥权的毛主席则主张诱敌深入。尽管肖劲光十分赞同毛主席的观点,但战前,他还是收到了“死守黎川”的命令。
更无语的是,就在敌军兵临城下的一周前,肖劲光的主力部队全被李德调走,只剩下了一支只有70多人的教导队,还有一些地方游击队。
在如此悬殊的敌我力量对比之下,肖劲光果断弃城撤退。黎川失守的消息让博古和李德大为恼火。但他们并没有立即“问罪”肖劲光,反而重新重用他,希望能够让他“感恩戴德”地冲锋陷阵,“戴罪立功”。
1933年10月,肖劲光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政委兼21师师长。11月,肖劲光奉命率部配合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攻打黎川外围的浒湾。但由于敌军飞机、装甲车等武器装备的强大攻势下,肖劲光、彭德怀分别率部撤退,收复黎川的计划未能实现。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李德、博古不愿接受频繁失利的现实,召来肖劲光,企图让他当“替罪羊”,同时还能借此打击军队中拥护毛泽东军事路线的人,可谓“一石二鸟”。
很快,肖劲光被关押了起来,“前总”随即召开会议,批判肖劲光,因此前已经做好了充分的舆论准备,会议一开始,肖劲光便成为了批判的重点。一夜之间,肖劲光便成为了我军军事失利的“罪魁祸首”。
1934年1月,“公审”大会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宣布了早已定好的“结果”:
“开除肖劲光的党籍和军籍, 判处5年徒刑,无上诉权。”
这件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有人认为这样的惩罚太轻,甚至要求杀掉肖劲光。消息传到毛主席耳朵里,他当即交代贺子珍替自己看望肖劲光,并转告他说:“没有做错。”
毛主席深知,他们针对的并不是肖劲光,不过是想“杀鸡”给自己看。
尽管“杀掉肖劲光”的声音使局面愈演愈烈,但毛主席、王稼祥等人坚决反对,并拒绝在判决书上签字。最终,肖劲光得以保住一命。
直到遵义会议后,肖劲光才得知恢复党籍、军籍,取消了过去的错误处分。肖劲光得知这一消息后,更是激动地一个劲儿掉眼泪。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进一步研究各项方针政策,党中央召开洛川会议。会上,毛主席指出要留下一支部队巩固陕甘宁根据地,保卫党中央。这一重任交给了肖劲光负责。
接到命令后,肖劲光随即投入到了建设留守兵团的工作中,这一时期,肖劲光每晚都要到毛主席那里汇报部队建设的情况。
1937年12月,在留守兵团的第一次首长会议上,毛主席还亲自出席并发表了讲话,极大鼓舞了留守兵团全体指战员的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和陕甘宁边区的信心。毛主席更是直言:
“我在延安,就是靠你们吃饭的。”
这一时期,肖劲光率领留守兵团不仅完成了保卫党中央的重要任务,而且还多次配合友军作战,同日军展开作战,极大挫败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新中国成立后,建设一支强大的空军、海军已经提上日程。空军司令员刘亚楼由毛主席亲自点名,海军司令员人选则令毛主席多日苦思冥想,最终,他将目光定格在了肖劲光身上。
当肖劲光得知毛主席想要让自己当海军司令员后,他坦白道:
“主席,我是个‘旱鸭子’,既不懂海军的事,还晕船,怎么能当海军司令呢。”
毛主席听后,笑着回答道:
“我看中的就是你这只‘旱鸭子’!空军司令刘亚楼晕飞机,你这个海军司令晕船,这就是我们的干部政策。”
肖劲光知道毛主席主意已定,便不再推托。毛主席看中他,并不是心血来潮。一方面,肖劲光是我军优秀将领,军事素质不需要担心,另一方面,肖劲光曾在苏联留学,是军中真正的“知识分子”,了解苏联军队,而我军建设海军自然要向苏联学习。由他负责最合适不过。
此后,在肖劲光的领导下,中国海军从无到有,迈向了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步。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肖劲光始终紧紧追随着毛主席,不曾远离。
1989年2月,肖劲光的身体状况已经变得十分糟糕,住院治疗期间,曾经的老战友多次前来探望他,其中便有张震将军的身影。
3月的一天,当张震来探望肖劲光时,便看到肖劲光的夫人和几个孩子神色紧张,面色惨白,张震急忙问道:“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他的情况更不好了。”
张震急忙看向躺在病床上的肖劲光,这时,他发现肖劲光的眼睛正死死地盯着墙上的毛主席像。
众人没有及时理解他的意思,张震急忙上前紧紧握着他的手,哽咽地说道:
“老肖,你是不是想说你还想要做毛主席的兵。”
肖劲光听后,笑着点了点头,众人听后,眼眶不由得红了。
1989年3月29日,萧劲光逝世,终年86岁。这位共产党的优秀将领就这样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参考资料:文史天地2011年9期、《党史纵横》2014年第四期、中新网、湖南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2015年09月17日、祖国2012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