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这十年”看科技丨潮涌新时代创新赢未来

无限鹤壁 2022-10-12 12:20:35

10月11日上午,在“鹤壁这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科技局专场上,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志鹏作主发布。

过去十年,是市科技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不断突破跨越的十年。十年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统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奋力打造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区,为我市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十年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从1.26亿元增长至11.7亿元、增长8.3倍,年均增速达到28%,近3年年度平均增幅1.8亿元。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从0.2%增长到1.1%,提高将近1个百分点,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从0.7亿元增长至7.2亿元、增长9.3倍,占一般公共预算的比重由0.84%增长至4.23%;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从 31家增至130家、增长3.2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0家增加到90家、增长8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连续翻番增加到238家,增速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提升至3.01件、增长4.8倍,特别是2018年鹤壁科技大市场建成投用以来,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287.7%、99.2%和149.4%,连续3年实现翻番增长。我市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跃居全省前列,成为全省首个省辖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首批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地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6个省级以上创新园区。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总结会议上,我市被评为“落实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成效明显省辖市”。

这十年,坚持以完善顶层谋划为导向,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再提速。

市科技局践行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谋划,突出顶层设计,“如鸟归林、如鱼得水”的创新生态基本形成。顶层设计持续优化,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对科技管理机构进行重塑性改革,出台《关于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编制《鹤壁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和一流创新生态建设规划》,提出我市新时期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重要举措,绘就了建设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区的“规划图”“路线图”和“施工图”。政策支撑体系不断完善,印发《鹤壁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鹤壁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鹤壁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鹤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修订《鹤壁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管理暂行办法》、《鹤壁市揭榜挂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等。通过进一步加大精准化组合型创新政策供给,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从而全面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勇于突破体制机制藩篱,深入推进“揭榜挂帅”制改革,2021年在全省率先启动“揭榜挂帅”工作,第一时间发布11项重点攻关企业技术需求和4项科技成果,揭榜金额4300余万元,带动企业研发投入近7000万元。

鹤壁市“揭榜挂帅”直播活动现场

这十年,坚持以创新主体培育为引领,高新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市科技局坚持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全市创新型产业集群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创新活力持续激发。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7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河南省“瞪羚”企业,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全市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238家,提前一年在全省完成倍增计划,形成了科小、高企、瞪羚、创新龙头竞相发展的格局。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达到17.5%,开展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7.4%。今年1-8月份,全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15.1%,全省第一;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9.4%,全省第四。研发投入大幅提升,通过建立常态化督导服务机制,坚持“一企一案”“一需一策”,引导和帮助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开展研发活动。2021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35.66%,增速位居全省第三位,再创历史新高。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1%,全省排名12,较上年提升了3个位次。

这十年,坚持以构建平台体系为核心,创新平台能级大幅提升。

市科技局坚持把平台载体作为关键抓手,加快建设步伐,做强承载功能,形成有利于创新成果迸发的“场效应”。高能级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河南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河南数字城市安全研究院挂牌成立,汽车电子电器研究院落户鹤壁,与上海技术交易所合作的鹤壁科创服务中心已建成投用,与岳清瑞院士团队合作的河南卫星产业研究院、与王小云院士合作的河南密码产业研究院、与戴景瑞院士合作的国家玉米改良中心鹤壁研究院、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和省科学院共建的省集成光电子实验室、与平顶山市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建的省高性能尼龙纤维中试基地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正在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数量再创新高,目前,我市共有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16家,为2012年的5倍,其中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30家。去年,全市新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新增数量为历年之最;今年我市已认定市级中试基地二批共9家,其中仕佳光子、中维化纤、天海集团等5家首批中试基地已揭牌运营。其中,依托仕佳光子公司建设的“河南省光子集成芯片中试基地”成功入选河南省第二批中试基地名单,实现了我市省级中试基地零的突破。科技孵化平台高质量发展,为推动全市科技孵化载体高质量发展,我市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发展,同时全力做好企业孵化器培育的服务和引导工作,鼓励各类创新主体布局建设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2021年全市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总数达24家。其中,市级孵化器8家、省级1家;市级众创空间10家、省级以上5家,各类在用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

这十年,坚持以科技项目实施为带动,核心技术攻关实现新突破。

市科技局坚持把技术创新作为战略基点,聚焦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承担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牵引,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科技项目谋划量质齐升,近年来,全市共谋划实施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17项(国家级7项、省级58项),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转型升级“十百千”专项等连续实现零的突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专项获批项目数量位于全省前列。今年以来,已谋划各类科技创新项目82项,项目总投资325.56亿元。项目组织实施成效显著,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在鹤壁连续25次创造小麦夏玉米高产示范方国内同面积最高单产纪录;仕佳光子承担的省首批创新引领专项“高速数据中心光互连芯片研发与产业化”,突破了光互连芯片核心关键技术,在5G通信网络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被科技部评为“优秀”等级,研发的“PLC光分路器芯片”成为全省电子信息领域第一个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打破国外对三网融合光纤到户用光分路器芯片的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市农科院实施的市级重大科技专项“黄淮海耐密抗逆适宜机械化夏玉米新品种培育及应用”项目,育成国审品种4个、省审品种5个,为黄淮海地区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贡献了鹤壁力量。项目成果应用不断走向高端,近年来,我市共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60项,其中国家级4项。“浚单20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位列10项国家一等奖榜首,同时也是河南省第一个省辖市荣获该奖项;中维化纤公司成功研制出“细旦高强尼龙66纤维”,应用在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空中护旗梯队护卫的党旗和四面巨幅标语中;永达食品公司研发制造的近50种航天食品,和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一道升入太空。

这十年,坚持以增强协同创新为抓手,开放合作水平实现新提高。

市科技局大力实施开放式创新工程,积极推进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协同合作,切实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校市校企合作持续深入,截至目前,市政府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等30余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署合作协议,相关企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3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两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上,我市16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在大会上签约,签约金额达36.5亿元,其中和中科院合作项目3个。在省科学院鹤壁分院揭牌仪式上,我市分别与省科学院、360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省科学院与市级重点企业签订了3个合作协议。通过加大和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我市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持续提升。协同创新带动作用不断显现,通过协同创新,全市一大批科技型企业站在了创新链顶端,“中国天眼”三分之一的反射面板由鹤壁海能达公司生产;仕佳光子通过与中科院半导体所合作,突破了41项核心技术,PLC光分路器芯片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60%,成为我省第2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垂天科技公司的新型智慧城市5G新基建应用场景拓展走在全省前列。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翻番增长,2019年—2021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达到0.53、1.04和2.61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番增长。今年1—9月份,全市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2项,成交额3.95亿元,同比增长84.57%,已远超过去年全年总额。

这十年,坚持以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支撑,科技金融结合开创新局面。

市科技局紧紧围绕《鹤壁市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实施方案》及配套政策,不断加大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持续推进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了“政府+银行+保险+担保”的风险共担机制,科技金融结合综合绩效位居全省前列。创新金融产品赋能发展,积极拓展科技金融业务,目前全市“科技贷”签约银行已达6家,已为企业发放“科技贷”贷款45笔2.09亿元。近日与郑州银行鹤壁分行联合推出的科技型企业贷款新模式—“鹤科e贷”,打破了科技型、专精特新型等企业条件限制,使这类企业也享受到了科技贷款贴息政策,最大贷款额度至2000万元,并且最长贷款可至36个月,打破了以往“科技贷”贷款期限为一年的惯例,在全省属于首创。科技保险提升风险抵抗,我市积极探索科技保险业务,去年正式出台了《鹤壁市科技保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对全市科技型企业的三大类12个保险产品进行奖补,奖补金额为保费的40%至50%,奖补保险产品数量居全省首位。贴息政策助企盘活资金,出台《鹤壁市科技贷款贴息实施细则》,不断加大政策引导,对本息结清的“科技贷”企业实际产生利息的50%财政上进行补贴,对在河南省科技金融在线服务平台上登记备案的企业将再进行30%的财政资金奖补,综合贴息可达到65%,进一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风险,提升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和融资可获得性,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这十年,坚持以强化科技服务为保障,创新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市科技局持续汇聚科技服务资源,探索科技服务新模式,搭建服务对接桥梁,全力打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科技服务工作扎实有效,持续深入开展惠企政策宣讲活动,组织召开了科技创新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平台创建工作培训会、科技政策大讲堂等活动,从多方面解读河南省以及鹤壁市对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科技政策,现场发放惠企政策明白卡等,切实帮助企业纾困解难,确保政策宣传活动落在实处。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起步迅速,十年来,市科技局不断完善科技特派员支持政策和机制,组织选派和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一线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共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67人,组建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2个,法人科技特派员1个。据不完全统计,科技特派员直接引导、参与创办领办企业、合作社等300多个,服务当地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3800多家,服务各类基地300多个,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农民190多万人次,推广新技术600余项,辐射带动农户94万余人,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亿多元。鹤壁科技大市场平台作用凸显,自2018年成立以来,鹤壁科技大市场依托其“交易、共享、服务、交流、展示”等核心功能,共向企业挂牌技术项目800项、收集技术需求118项、收集可运营专利101个。组建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有效整合本地仪器设备资源,收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仪器设备1528台套,向企业和其他科研单位开放,全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设备共享难题。组织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对接活动35场次,举办各类讲座79场次,参训企业达到千余家,参训人数达到7000余人次。营造科技创新创业良好氛围,连续十年围绕不同主题举办“科技活动周”、创新举办“科普讲解大赛”等品牌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科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营造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连续高质量举办六届鹤壁市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得到了创新创业企业和团队的热烈响应,吸引了210多个项目参赛,共有2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9项获得省级奖项。通过大赛的导向性作用,进一步激发和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活力,全社会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氛围更加浓厚。

鹤壁市首届科普讲解大赛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奋楫争先、向高而攀,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华山一条路”,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奋力创建国家创新驱动示范区,在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主发布后,市科技局有关负责同志回答了媒体记者围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布局建设、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等方面进行的提问。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永军就鹤壁近年来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总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建立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不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规模,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取得新突破。目前,我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90家,较上年净增加23家,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无论申报数量、复审数量、通过数量、净增数量和高企总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38家,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

加强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建设

围绕全市重点产业,结合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标准,指导县区科技管理部门建立后备库,根据企业情况分类入库,列出培育计划,提供针对性指导,尽快达到申报条件。针对入库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完善“创新团队(项目)—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龙头企业”的发展链条和梯队发展格局,提供相应的创新服务。通过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转移中心、产业技术研发平台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企业培训辅导方式

在各县区配备科技政策宣传员,对企业进行“点对点”式政策宣讲。开展科技企业大调研活动,全面摸清企业的科技需求;针对企业需求,按照产业划分,定期进行服务指导。通过召开“夏送清凉—科技政策宣传月”等系列动员培训活动,对我市科技型企业就申报条件、申报流程、科技政策进行培训指导,提高企业申报积极性。通过“鹤壁科技”微信公众号、鹤壁科技网等平台,及时推送科技动态,发布消息,深度解读科技政策,让企业更加及时、便捷地了解科技政策。

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各项扶持政策

对新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10万元资金奖励,省科技厅给予1:1配套奖励,我市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20万元奖励;复审的高新技术企业可获得10万元奖励。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15%征收(一般企业按25%),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研发费用补助最高200万元。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林瑞就鹤壁市优化完善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工作回答了媒体记者提问。

鹤壁市坚持把培育、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规划布局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并出台了系列奖励扶持政策,平台数量和质量逐年显著提升。这十年来,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30家。从当初仅有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逐渐补充完善平台门类,一批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创新城拔地而起。PLC分路器芯片、AWG 芯片、智能终端、特种尼龙纤维、玉米新品种等一批高新技术成果由各类创新平台孕育而生。

完善制度体系,优化平台布局。

这十年来,鹤壁市已出台了10余项政策文件,今年出台了《鹤壁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统筹各部门创新资源,围绕三个聚焦、六项重点任务,对各类创新平台建设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同时完善财政支撑创新发展的政策体系,出台《鹤壁市支持科技创新发展若干财政政策措施》,对新建的高能级创新平台,最高可以资助500万元,充分发挥政府引导资金杠杆效用,进一步激发市场创新活力。

注重平台培育,构建战略力量体系。

加快建设以省科学院鹤壁分院、省光子实验室为引领,省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产业研究院、省实验室鹤壁基地、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为重点,以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骨干,以市级创新平台为桥梁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优化顶层设计,明确各平台在创新链中的重点任务,实现平台链与创新链的精准匹配,使之既能支撑重点产业领域发展需求,也能支撑战略新兴技术的持续突破。

健立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证。

成立工作专班,定期组织召开工作推进会,听取了各县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平台项目谋划、下步工作重点、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等情况汇报。实行市、县两级领导的分包联动机制,制定了省级以上拟建科技创新平台清单,分别由各县区领导分包。充分运用考核机制。树立目标,压实责任,强化县区考核,将平台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考核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政策措施,整合鹤壁市各类创新资源,集中布局、择优建设一批有鹤壁特色的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鹤壁市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郝永军就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工作回答了媒体记者的提问。

市科技局把推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作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把做好研发投入归集统计工作作为贯穿全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根据9月规上工业企业月度数据显示,全市规上工业企业455家,填报研发费用的企业261家,覆盖率达到57.4%。

全力指导,不断完善政策“软环境”。

在行动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推动研发投入统计工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增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两个指标分别列入省对市、市对县(区)高质量考核,市科技局针对两个考核指标,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为做好研发投入填报,摸清规上工业企业底数,成立四个服务指导小组,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县区,对接企业,既传导压力,也提供助力;为提高填报质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相关专家为8个县区的400多家规上工业企业进行讲解培训,提高了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工作水平,保证了数据填报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实行常态化工作调度,建立统计日报制度,实时掌握企业研发投入统计填报最新进展情况,确保企业按时填报,应统尽统。对统计系统填报存在疑问企业进行上门指导服务和集中培训指导,针对企业研发投入统计相对滞后的企业进行再指导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应享尽享,推进落实政策奖励工作。

在政策层面打好“组合拳”,充分落实各项奖补措施。严格兑现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等各类科技创新政策。2021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7.2亿元,同比增长38.44%,占财政支出比重为4.23%,其中共拨付科技奖励及配套专项资金7020.65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7694.8万元,加计扣除优惠9056.9万元,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创造的积极性。

走访调研,实现政企交流常态化。

聚焦企业关切,主动面向鹤壁市科技型企业开展科技帮扶,在服务上下功夫,在精准上出实招。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零距离、面对面协调解决企业困难问题,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以稳企助企惠企暖企推动全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今年以来共走访调研50余家企业,召开8次企业座谈会,已办结问题73个,问题化解率91%,其中,梳理要素保障问题63个,已办结61个,要素保障率97%,有效解决了一批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十年间,鹤壁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统领,以增强协同创新为抓手,以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支撑,以科技项目实施为带动,以强化科技服务为保障,持续增强创新发展第一动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