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这几天,新闻频道特别节目《决战沙海》持续关注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固沙工程,工程有望在年底补齐最后的“缺口”,实现“合龙”。然而,完成“锁边”只是生态治理漫漫征程中的一步, 从防风固沙、保护家园到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防沙的同时治沙工作也迈入了新阶段。依托新时代治沙工作的成果,如今,沙漠里发展起了哪些产业?还在进行怎样的探索?总台记者蒋林在新疆和田地区进行了实地探访,一起来看。
新疆和田:给沙漠“锁边” 让荒滩变良田


记者来到和田地区最大的设施农业的现场,站在楼顶上,记者看到的都是设施农业的温室大棚。这个项目从2019年开始建设,到2022年的4月份建起了总共1000座大棚,现在这里的占地面积已经达到1万亩。当年,工作人员刚来到这儿的时候是什么样?我们找到了两张对比照片,2019年,我们看到的这面前就是植被非常稀疏的一整片的沙漠,在2020年一期110座大棚建成的时候,场景已经很壮观了。而现在,这里的1000座大棚每年可以出产大概7万吨的瓜果蔬菜,保障南疆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的蔬菜供应。同时,它还为周边12个乡镇提供2500个稳定的就业岗位,并且上下游关联,为和田提供了5000个就业机会。

在如此巨大的农业设施里,瓜果蔬菜就生长在原来的沙漠土地上吗?是否需要进行土壤改良?万亩沙漠设施农业,如果土壤改良怎么降低成本?接下来,记者将会带您前往前方的大棚,去看一看这里正在进行的沙漠土壤改良对比试验。在记者身处的大棚当中,正在进行的是同1个优质番茄品种在5个不同的生长介质当中的对比试验,这5种介质现在就摆在我的面前。第一盘里面放的是50%的椰糠、泥炭和珍珠岩;第二个介质当中是用一部分的生物炭对椰糠泥炭做少许的替代,也加入了50%当地青沙;而第三个介质就是当地沙地的沙粒。来看一个细节,如果多抓一点,把沙粒扬到空中,在它落下的时候,会发现沙粒非常的细腻,而且还会有一些像尘土一样的东西被吹开,这样的原生沙土遇水很容易出现板结,土壤透气性相对较差。第四个样品是当地的工业企业和冶炼企业剩下的炉渣,它的颗粒感最强。第五个也很值得一说,这是最具有新疆特色的一个测试样本,采用的是新疆的棉花打碎之后的秸秆,再加上了一定比例的牛粪。



在目前5个样本生长的对比实验当中,二号样本目前长势最好,植株最高、叶片最翠绿,挂果情况也相对较好。不过,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所的专家告诉记者,现在去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今年冬天的第一茬番茄就会正式亮相。专家会对比5种生产介质当中的番茄果实的营养比例和口感,再去进行比例的微调,挑出最适合塔克拉玛干沙漠农业的生长介质的配方比例。


其实,这也是现在的设施农业的一个科学管理的办法,要有好的种植介质、有科学的大棚光温的管理手段,更重要的是还要挑选出适合这个地方水土的特色品种,最终才能够稳高产。

在和田巨大的种植园区里,今年,沙漠水稻的快速繁育技术也在这里验证成功。中国农科院都市所的科研团队利用和田全年超过2800小时的优质光照,辅以适合水稻的人工光谱补光,实现了沙漠水稻快速繁育验证。在这里,大概75天就能够实现一季水稻成熟,且利用设施农业可以实现全年多季栽培,最多一年可以种五季水稻。这将缩短优质杂交水稻的选育时间,更好地守护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让现在的和田11月中旬可以吃到最新鲜的蔬菜,可以看到已经成片的防风林带色彩青翠,蕴含着来年丰收希望的冬小麦和刚刚收割完满眼金黄秸秆还田的沙漠水稻田,还有挂在枝头,颗粒饱满,正在丰收采摘的和田大枣等。当它们组合在一起,就是此时此刻和田的乡村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