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晚清三杰的科举之路,有悲有喜。李鸿章是宠儿,是意气风发的,而曾国藩曾被批评“文理

晚清三杰的科举之路,有悲有喜。李鸿章是宠儿,是意气风发的,而曾国藩曾被批评“文理欠通”,左宗棠的文章也被说“欠通顺”。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和他父亲一样,都不顺利。他的父亲曾麟书43岁才考上秀才,还考了17次,当曾麟书考中后,整个老曾家都一片喜气盈盈。当时20岁的曾国藩随父亲考试,他落榜了,他也已经考6次了,曾国藩垂头丧气、被家人安抚鼓励着。23岁时,曾国藩终于考中了秀才,虽然是倒数第二,他的文章还被考官说是“文理欠通”。但秀才之后,曾国藩第二年便中了举人,4年后又中了进士,算是开窍了。 左宗棠的秀才之路也很艰难,他考秀才之前,父母接连去世,他只能在家守丧。时间被耽误了太多,左宗棠用银子捐了一个秀才。接着他考举人,其文章先被批评为“欠通顺”,之后又被说是“人情卷”,因为湖南巡抚吴荣光的欣赏,左宗棠才上榜。接着参加会试,他6年里3次落榜,家财耗尽,只能告别科举路。李鸿章,就像蜜罐里泡大的,其父是京官,李鸿章20岁便中了举人,曾国藩这个年纪还在为秀才奋斗呢!3年后,李鸿章便高中进士,之后进入翰林院。 科举之路,折射出了他们天赋、家庭、性格,但不影响他们日后叱咤风云、为国效力。 参考资料:《“晚清三杰”的悲喜人生》 冯俊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