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的第一枪,血染江桥,击落日军历史上第一架战机

八方镜 2024-06-09 21:16:29

1931年的秋天,东北的寒风凛冽,黑龙江省的江桥附近,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正在酝酿。

这不是小打小闹,这是一场硬仗,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向世界宣告:我们不屈不挠,我们抵抗到底!

江桥战役,这个名字,就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了中国东北的历史长卷上。

战事起

那一年,国内政治风云变幻,经济陷入困境,社会在动荡中寻求变革,左翼文化运动蓬勃兴起。

也是在这这一年,天灾亦无情地降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吞噬了无数生命,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9月18日,更是一个令中华民族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日本军国主义者在沈阳柳条湖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并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

短短数月,辽宁、吉林两省相继沦陷,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了黑龙江省,拉开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的序幕。

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成为了日本侵略者的帮凶。这一政策的失败,引发了民众的广泛不满和强烈的抗日情绪。

民众的愤怒如同火山爆发,抗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汇聚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

当时的国际社会对日本在华北的侵略活动采取了相对被动的态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美国在东北亚的政策经历了由“模糊”到“明确”的变化,从“追随”到“独立”的转变。

美国的政策出发点和利益考量,也经历了由侧重经济考量到侧重政治考量的演变,从简单商业利益考量到符合战略利益考量的变化。

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当时身在北京,省政府陷入了无人领导的混乱状态。在这危急关头,张学良电报南京国民政府寻求指示,并于10月16日任命马占山将军为黑龙江省代理主席兼军事总司令。

马占山将军临危受命,于10月19日抵达省会齐齐哈尔,并于次日正式上任。

马占山将军上任后,立即召开军事会议,亲自检查防御位置。面对希望投降的各方势力,他坚定地表示:“我被任命为省主席,我有责任保卫省份,我绝不会成为投降的将军。”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激励着黑龙江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

然而黑龙江省的形势依然严峻。日本侵略者不断增兵,黑龙江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马占山将军深知,单靠黑龙江省的力量,难以抵挡日军的铁蹄。他多次向南京国民政府求援,但得到的回应却令人失望。

在这种情况下,马占山将军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继续抵抗,还是选择妥协?

战事惨烈

1931年11月,马占山将军在民族危难之际,作出了一个勇敢而重大的决定。面对国民政府禁止进一步抵抗日本侵略的命令,他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他决定阻止日军通过江桥附近的嫩江桥进入黑龙江省,这座桥在之前的战斗中已被马占山的部队炸毁,以延缓日军的进攻步伐。

11月4日,东北的江桥上空,阴霾密布,战云压顶。日军滨本大佐指挥下的4000余士兵,携带着7架飞机、4辆坦克和40门重炮,向江桥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然而,中国守军在马占山将军的率领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心。他们不仅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更在敌军撤退时,巧妙地利用地形,预伏在芦苇丛中,对日军进行了致命的截击。

日军虽然派出了援军,但在立足未稳之际,又遭到了中国守军骑兵的夹击,一部被迫退回,一部则被围歼。

5日,不甘失败的日军再次组织了进攻,但马占山将军亲自指挥战斗,士气大振的中国军队再次击退了敌人。

战斗至6日,由于弹药告罄、工事损坏严重,中国军队不得不放弃江桥、大兴阵地,撤至三间房一带,布置第二道防线。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马占山将军发出了震撼人心的通电:“大难当前,国将不国,惟有淬厉所部,誓死力抗,一切牺牲,在所不惜!”

这不仅是对守军的鼓舞,更是向全国发出的抗战宣言。

11月7日,日军在飞机的掩护下,对三间房、南汤池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中国守军再次展现出了不屈的斗志,成功击退了日伪军,造成了敌军1600余人的伤亡,而中国守军则付出了300余人的牺牲。

日军在久攻不下的焦灼中,不断加大兵力投入,企图以压倒性的力量迅速结束战斗。

然而中国军队并没有被吓倒,他们在弹药告急、工事被毁的情况下,依然拼命冲杀,白刃格斗,喊杀之声震天动地,几次夺回失去的阵地。

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中,东北军虽然缺乏防空武器,面对日机的狂轰滥炸,但他们并没有放弃。

卫队团连长张德新少校在战斗中英勇牺牲,成为了江桥抗战中第一个牺牲的中国军官。

他的牺牲,激发了将士们的愤怒与斗志。他们发明了一种独特的打飞机方法,用140支步枪同时开火,成功击落了一架日机。

这是日本军队侵略中国以来被击落的第一架战机,也是日本军队历史上被击落的第一架飞机,这一壮举,无疑给了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

11月7日,《天津益世报》报道了这一喜讯,并配发了照片。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国,让那些在“不抵抗”政策下压抑已久的国人精神为之一振。

江桥一战,成为了中国抗日战争最早的一大亮点,激发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和抗战意志。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1月15日,东北的齐齐哈尔,寒风凛冽,战云密布。日本军队的威胁逼近,马占山将军的总部岌岌可危。

面对投降的选择,这位铁骨铮铮的将军毅然拒绝了,他的选择,是对民族尊严的坚守,也是对国家领土的捍卫。

11月17日,3500名日本第二师团的军队在田门二郎将军的指挥下,对齐齐哈尔的8000名防御者发起了攻击。

沿着唐池南部的三间房高地五英里的前线,中国军队奋力抵抗,但夜幕降临前,日军最终还是突破了中国的防线。

11月18日,马占山开始撤离齐齐哈尔,到11月19日,他在东部的拜泉和海伦重新建立了防御,继续与敌人周旋。

马占山将军的抵抗,虽然未能改变最终的结局,但他的勇敢和坚持,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响亮的号角。

他的行为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抗日情绪,也为后来的全面抗战奠定了精神基础。

江桥之战的硝烟散去,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面临着日本侵略者的军事威胁和政治诱惑的双重考验。

1932年2月,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降日并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随后又担任了伪满洲国军政部长。

然而马占山并未放弃自己的信仰,他在担任伪职期间,尽量避免在卖国文件上签字,心中始终燃烧着抗日的火焰。

终于在1932年4月,马占山通电反正,再次举起了抗日的旗帜。

他联合吉林的李杜、丁超和海拉尔的苏炳文,组成了东北救国抗日联军,设总司令部于哈尔滨,自任总司令。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转战东北大地,虽然孤军无援,伤亡惨重,但马占山的抗日决心从未动摇。直至1932年12月,他不得不退入苏联境内,暂时退出了抗日的前线。

在苏联逗留一段时间后,1933年6月,马占山返回上海。1936年,他参与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为国家的和平统一做出了贡献。

"七七事变"后,马占山再次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展现了他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解放战争期间,马占山的角色转变为和平的促进者。1948年,当平津战役的硝烟弥漫,马占山虽身患重病,但他的心却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他积极奔走斡旋,与邓宝珊将军等人一道,力促傅作义及其部下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并宣布起义。

在和平解放北平的过程中,马占山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不仅自己支持和平解放,还劝说傅作义放弃抵抗,接受和平改编。

马占山还向傅作义建议,派邓宝珊作为谈判代表,这一建议被采纳,从而促进了和谈的顺利进行。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享年65岁。

马占山的一生,是为国家和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而奋斗的一生。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是一曲激励后人的壮歌。

在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不禁要问: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我们能否像马占山将军那样,坚守信仰,勇敢站出来,为正义而战?

0 阅读:2

八方镜

简介: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